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武汉某社区居民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0-07-17杨婷屈晓玲汪晖

护理学杂志 2020年13期
关键词:亲属医护人员程度

杨婷,屈晓玲,汪晖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称新冠肺炎)传染性较强,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1]。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武汉市对居民小区实行全面封闭式管理,通过减少人口流动来遏制疫情发展。武汉居民的工作及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发生改变,对其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2020年2月对武汉市某社区居民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心理干预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武汉市某社区的4个小区居民进行调查。纳入标准:年龄≥16岁;目前居住在本社区;能够熟练运用智能手机或计算机;知情同意,自愿参加调查。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由调查者在文献回顾基础上拟定,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是否有亲属是医护人员及是否在一线抗疫、身边是否有亲属确诊或疑似。②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PHQ-9用于抑郁自评[2],由9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答案由4个选项构成,分别为完全不会、好几天、超过1周、几乎每天,依次赋0、1、2、3分,总分0~27分。0~4分为没有抑郁,5~9分轻度抑郁,10~14分中度抑郁,15~27分重度抑郁。③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GAD-7可用于广泛性焦虑筛查及症状严重度评估[3],由7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答案由4个选项构成,分别为完全不会、好几天、超过1周、几乎每天,依次赋0、1、2、3分,总分0~21分。0~4分为没有焦虑,5~9分轻度焦虑,10~14分中度焦虑,15~21分重度焦虑。PHQ-9、GAD-7自评量表被证实有良好的信效度[4-5]。

1.2.2调查方法 以问卷星方式进行调查。调查者本人为该社区居民,首先取得社区负责人联系方式,与负责人沟通,向其介绍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征得其同意后,联络该社区各小区负责人,取得其同意及配合,并加入各小区微信群。将问卷星链接发送至各小区微信群,邀请社区居民参加调查。详细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每个选项均设置为必答选项,相同IP地址只能作答1次,对于答题时长低于90 s的问卷给予剔除。问卷星开放时间为2020年2月13~15日,共提交问卷346份,有效问卷333份。

2 结果

2.1社区居民抑郁、焦虑情况 社区居民抑郁评分为3~24(6.89±2.12)分,焦虑评分为3~20(7.10±2.14)分。社区居民抑郁、焦虑程度,见表1。201人(60.36%)同时存在抑郁、焦虑情绪。

表1 社区居民抑郁、焦虑程度(n=333) 人(%)

2.2社区居民抑郁、焦虑的单因素分析 见表2。

表2 社区居民抑郁、焦虑的单因素分析 分,M(P25,P75)

2.3社区居民抑郁、焦虑的多因素分析 分别以抑郁、焦虑总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经检验自变量的容差均>0.9,方差膨胀因子(VIF)均<10,特征值>0.01,自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赋值:男=1,女=2)、文化程度(赋值:硕士以上=1,大专及本科=2,高中=3,初中以下=4)、有亲属为医护人员(赋值:否=1,是=2)是影响社区居民抑郁、焦虑情绪的因素,结果见表3。

表3 社区居民抑郁、焦虑的多因素分析(n=333)

3 讨论

3.1新冠肺炎流行期社区居民的心理现状 焦虑及抑郁都属于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它是机体在遇到突如其来的困境和危机时,适应环境过程中的一种正常反应[6],也是最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7]。新冠肺炎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传染性强,暂无特效药治疗,且对其传播及流行的规律尚认识不足,人们感觉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容易产生紧张、恐惧、抑郁、焦虑、悲伤等负性情绪。本次调查显示,社区居民抑郁、焦虑得分总体处于轻度水平,共有201人(60.36%)同时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其中同时伴有中重度抑郁和焦虑的社区居民有58人(17.42%)。居民担心自己或家人被传染、担心疫情会持续。同时因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居民取消各种聚会和外出,只能居家活动,难免出现孤独无聊的情绪,作息紊乱,甚至出现入睡困难和失眠等问题,而睡眠也是影响抑郁的因素[8-10]。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11]指出,疫区公众是进行心理干预的第四级目标人群,提示社区应关注居民心理健康状况,满足居民需求。一方面,社区应尽力做好居民生活及防护物资供应保障工作,实行统一采购及分配,确保生活物资品种丰富、价格实惠、配送快捷。另一方面,对于出现失眠、情绪低落、焦虑的居民鼓励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进行线上心理咨询服务,严重者社区可安排进行面对面心理危机干预。

3.2新冠肺炎流行期影响社区居民抑郁、焦虑的因素

3.2.1性别 本研究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是影响社区居民抑郁情绪的重要因素(P<0.05),女性比男性的抑郁程度更严重,这与相关研究结果[12-13]一致。可能因为女性较男性细腻、敏感,在面对突发疫情时比较担忧家庭生活的保障问题,并因入睡困难、失眠而致情绪不稳。提示应在保障居民生活的同时,做好居民健康宣教,指导其积极应对,鼓励居家办公、学习、锻炼身体、亲子活动等,丰富居家生活,保持作息规律、营养饮食,分散对疫情的注意力,减少抑郁情绪。

3.2.2文化程度 多因素及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是居民焦虑的影响因素(P<0.01),初中以下学历的居民焦虑程度较重,与相关研究[14-15]的结果一致。受教育程度越低,焦虑程度越严重,可能与文化程度较低者在认知水平、自我应对等方面欠缺,更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再加上各种信息来源不同,文化程度低的居民无法甄别,部分居民陷入盲目恐慌中。公众对传染病的认知越高,其采取健康行为的正确性与及时性越高[16]。社区应加强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宣教,通过微信群、QQ群、短信群发、广播等方式,指导居民积极应对、科学防控,以降低其负性情绪。

3.2.3有亲属为医护人员 多因素分析及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亲属为医护人员的社区居民抑郁程度更严重,与何宏灵等[17]调查结果一致。在SARS流行期间,医护人员亲属发生强迫、焦虑、疑病、抑郁程度明显高于非医护人员亲属,可能与担心亲属在医院工作被感染风险大有关。本研究中有亲属在一线抗疫的居民抑郁、焦虑得分无差异,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因此,社区宣传部门应加大医护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力度,传播正能量,增强医护人员家属的荣誉感。同时,应加强对此类居民心理健康状态的关注,尤其是亲属在一线抗疫的居民,应遵照《关于全力做好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保障工作的通知》[18]的指示,安排志愿者或专门人员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并为其提供生活物资保障。

4 小结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60.36%社区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情绪,总体处于轻度水平。其中女性、初中以下学历、有亲属为医护人员的居民抑郁或焦虑程度相对较重。早期、主动对该类社区居民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筛查,有效实施心理疏导,引导居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保障生活供应,有利于缓解疫情所致的心理问题。此次调查为基于网络邀请的非随机抽样,且不会使用智能机的老年居民没有参与调查,导致样本的代表性不足,因此研究结果有一定偏倚。

猜你喜欢

亲属医护人员程度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English Abstracts
狗也怕醉汉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
幸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