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对女性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和负性认知的影响

2020-07-17鲍丽萍沈棫华吴秀梅程万良黄书才梁可美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病区常规情绪

鲍丽萍,沈棫华,吴秀梅,丁 宁,汪 琳,程万良,黄书才,梁可美,沈 曦

(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1.门诊部;2.护理部;3.十二病区;4.十一病区;5.七病区,安徽 芜湖 241000)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全球有超过3亿病患,是全球疾病负担的重大因素。患病女性多于男性[1]。其核心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观念和行为。女性患者内心尤为脆弱敏感,情感细腻且情绪相对不稳,存在较多心理社会问题及不良认知[2]。集束化护理是一种针对某特定问题所制定的联合护理措施,并具有循证依据[3]。本研究以集束化护理对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女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和负性认知进行研究,显示该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5月在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开放式管理病房的女性抑郁症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的抑郁症诊断标准[4];②抑郁程度为中度以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首次评分>30分);③年龄18~60岁;④具有小学以上的文化程度;⑤住院天数≥42 d;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患有脑器质性疾病;②伴有严重躯体疾病;③精神发育迟滞患者;④有物质滥用史者;⑤不愿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33例女性抑郁症患者为常规组,2018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32例女性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常规组平均年龄(39.2±13.8)岁;文化程度:小学12例,初中 10例,高中及以上11例。观察组平均年龄(38.7±13.1)岁;文化程度:小学9例,初中9例,高中及以上1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项目前期对病区护士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研究意义、疾病知识、量表评定标准、集束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等。由高年资护士在患者入院时、住院3周、住院6周进行HAMD-24项、病人健康问卷-9(PHQ-9)量表测评。

1.2.1 常规组和观察组均给予饮食、睡眠、安全、日常生活、健康宣教、支持性心理护理等精神科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

1.2.2.1 心理认知护理 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对其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②鼓励患者正确面对自身疾病,详细讲解抑郁症的病因、治疗方式及护理措施。③帮助患者对既往日常生活事件中歪曲的认知模式进行分析,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

1.2.2.2 共情护理 ①认真倾听,不对患者进行价值判断,不提忠告,不打断;②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感受患者的内心痛苦;③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对患者情感和意图进行理解;④观察患者动作、言语及表情等,留意反馈信息,让其感到自己被理解。

1.2.2.3 放松训练 ①让患者舒适、放松地靠在沙发上,双臂自然下垂或搁置在沙发扶手上,两腿稍分开,双目轻闭;②护士用轻柔的声调引导患者依次放松前臂、头面部、颈、肩、背、胸、腹及下肢;③慢而深的吸气-自然舒适屏气-舒畅自然的深呼气。训练时间:每天上下午各1次,每次10~15 min。

1.2.2.4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①鼓励患者亲属、朋友、同事等来院探望;②让患者与不能陪伴的依恋亲属建立微信联系,协助患者录制在医院治疗过程中积极进步表现的视频,通过微信平台发送给亲属,患者亲属在微信平台给予积极回复;③鼓励患者和亲属在相互空闲的情况下,进行微信视频聊天。

1.2.3 评价工具 ①PHQ-9量表[5]:评估研究对象过去2周内的情况,共有9个条目,由9个抑郁症状组成,采用4级评分,从“完全不会”到“几乎每天”分别计分为0~3分,总分27分。PHQ-9得分5、10、15、20分及以上分别代表轻度、中度、中重度和重度抑郁。②HAMD-24项[6]:用于评定抑郁症严重程度,共24项,采用0~4分及0~2分的评分法。总分<8分:没有抑郁症状;总分>20分:可能是轻度或中度抑郁;总分>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它可归纳为7个因子分:焦虑/躯体化、体质量、认知障碍、日夜变化、迟缓、睡眠障碍和绝望感;其中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及绝望感因子分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有很好的评价作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PHQ-9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入院时两组患者的PHQ-9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常规组入院时、3周、6周PHQ-9总评分均依次下降(P<0.05);且实施集束化护理3周、6周后观察组PHQ-9总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PHQ-9评分比较

表2 两组PHQ-9抑郁程度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HAMD-24项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入院时两组患者的HAMD-24项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常规组入院时、3周、6周HAMD-24项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依次下降(P<0.05);且实施集束化护理3周、6周后观察组HAMD-24项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现代女性因受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易诱发抑郁症。谭菜军等研究证明,对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可有效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以积极心态应对疾病,减少自伤自杀风险[7]。王娟、李华英等通过对共情护理模式研究表明,可有效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8-10]。褚洪伟等通过对抑郁症患者放松训练,使患者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紧张焦虑情绪和躯体症状,从而减轻抑郁症状[11]。杨大梅等研究认为良好家庭功能是重要支持力量,能缓冲患者的压力[12]。

集束化干预中的每项护理都是经过临床实践证明能更好改善病人结局的干预措施[13]。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抑郁症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3周、6周后,观察组PHQ-9的评分及抑郁程度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明显,自伤自杀念头减轻或消失,饮食、睡眠好转,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参与病区组织的工娱疗活动。研究还显示,对抑郁症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3周、6周后,观察组的HAMD-24项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躯体化症状、绝望感和自卑感明显减轻,抑郁情绪缓解显著。自罪感、自杀、激越及偏执等纬度的症状评分改善显著,表明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使之从被动治疗及护理模式转变为积极主动模式;学会放松训练,能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减压,减轻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以积极心态应对疾病;社会支持系统也能使患者得到爱与归属感,有效缓解抑郁情绪,降低自杀风险,提高生活质量[7-12]。

表3 两组HAMD-24项评分比较

综上所述,对住院女性抑郁症患者在精神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等强化措施,能帮助其树立正确认知,释缓情绪压力,提高应对生活中不良事件的能力,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负性认知,促进其精神康复。

猜你喜欢

病区常规情绪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常规之外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