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化教学理念下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2020-07-16郑慧龙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精准化数学教学初中

郑慧龙

【摘 要】 初中数学涉及面广,知识点比较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必须提炼其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由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不尽相同,因此,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也需要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进行思考,实施精准化教学。

【关键词】 精准化;初中;数学教学

在精准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与分析,在课堂上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从重难点下手,实现高效学习。同时,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需要学生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因此,精准化教学也需要教师思考各种教育艺术与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小组合作交流形式引导学生精准突破重难点

重难点毫无疑问是教学中需要精准突破的地方,在考试过程中,重难点也是时常会出现的考试内容,而小组合作教学是引导学生动脑思考、积极调动知识结构,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将知识的重难点作为精准化教学的主要突破点,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来思考问题、突破问题、内化知识和方法。

在讲授“一次函数”的知识时,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是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生活中的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在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上,因此笔者将图像和性质作为精准化教学的知识突破口,将小组合作形式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对重难点进行思考。首先展示了一个教学情境:某山区地面的温度为6℃,每离开地面升高1千米,气温就会下降5℃。假设某登山爱好者爬至离地面x千米的山上时,请写出此刻的温度y与x之间的一次函数解析式,并作出函数图像,并从自变量增减角度说出函数图像的性质。本题是典型的涉及函数图像和性质的题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进行分工。比如:A同学指出其中的变量和自变量,变量为山离地面的高度,自变量为温度;B同学列出函数关系式y=6-5x(x的取值范围大于0);C同学列出相关数据来进行分析,并作出变量和自变量的函数关系表;D同学根据C同学做出的数据表格来制作函数图像,并根据函数图像分析递增和递减的关系。不同的组员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最终突破对图像性质的理解。

通过设置教学情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对情境和问题进行思考,最终实现重难点的突破,不仅完成了精准化教学的目标,还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趣味情境创设精准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所有科目当中难度较大、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科目,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因为知识点枯燥,计算和思考程序过于复杂,从而产生放弃的念头。所以教师对于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层次需要认真地思考,创设趣味性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兴趣的激发作为精准化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切入点。

欧洲有一位心理学家针对两部分学生做了一个实验,要求这两部分学生分别都吃下一勺食盐,其中一组学生只是尝了几口后便将盐倒了,不再食用。针对另一组学生,这位心理学家将食盐溶解在饮用水中,发现这组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将盐水完全喝干净。迁移教学的重点不是知识有多难、有多复杂,而是在于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知识是如何进行包装的等等。例如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这一节的知识时,教师展示一个方程:x+4y=16(x为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首先,男同学给出x值,让女同学给出y值;接着反过来,看一看是男生算得快还是女生算得快,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习兴趣。随后切入题目主题,要求学生用含y的代数式来表示x,用含x的代数式来表示y,当x为多少时,计算y值的过程最简便,当y为多少时,计算x值最简便。

通过设置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性情境,将具有探索价值的内容展现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思考分析,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精准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标。

三、联系生活情境精准化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

学生不能仅仅依靠课堂的45分钟,课堂只是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学习情境,是教师引导学生学習,对学生的问题和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的过程。学过不应用,学生会慢慢地遗忘,因此在精准化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对知识展开应用,让学生在每一次学习之后都会主动地应用知识。

例如在讲授完“全等三角形”时,笔者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带到室外,要求学生在校园内寻找哪些物体的结构应用到了全等三角形的知识,为了证明三角形全等,进一步要求学生用工具测量出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和三个角的大小。很快,有学生在学校的铁门上发现了两个三角形的铁框,具有全等三角形的特征,于是学生开始测量两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和角的大小,发现最后的结果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原理,同学们都很高兴,继续寻找符合要求的物品,这样不仅加深了同学们的理解,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感受生活实践,体验到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实用价值。

通过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体验到知识的应用价值,是对传统教学中一味地重视学生听讲和做题现象的抨击。从精准化角度来讲,是将学生的实践应用作为精准化教学的主要切入点,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精准化教学具有导向性强、针对性强以及教学方法精准、目的明确的特点。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知识重难点、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这几个角度来展开精准化教学研究。让教学更加具有目标性,让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适用于不同形式的教学,同时教师也需要改进教学方式,更好地适应精准化教学。

【参考文献】

[1]刘长青.基于数据的初中数学精准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23):50-51.

[2]王蕾.混合式教学促进初中数学精准教学探究——以智慧课堂平台为例[J].试题与研究,2019(24):168.

[3]黄文翠.移动学习环境下初中数学精准化教学探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7):61-62.

猜你喜欢

精准化数学教学初中
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思考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化研究
我国公租房政策的福利分配和福利输送分析
我国公租房政策的福利分配和福利输送分析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