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做中学”实践研究

2020-07-16吴立明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做中学实践活动核心素养

吴立明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应注重学生课堂实践能力的提高。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应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相应教学基础上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力争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做到相应实践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任务相对来说比较轻松,老师应当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带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必要的实践活动,改善过去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新形势下,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有利于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需要找到适合学生自身的教学方法,教会不等于引导,主要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完成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贴近生活,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注重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实际应用的能力。在目前的教育改革形势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需要老师深刻研究数学教学活动的推广,应用于数学理论知识,既要做到不脱离小学数学教材,又要做到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数学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比较复杂,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开展一部分课堂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的范畴不仅仅指学生学会简单的数学知识,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只有学生有独立的思维能力,才有可能产生对问题的应用,简单说就是将能力转移到自身,并且应用于自己的生活。目前教学的目标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放在第一位。老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面对学生的共性难题,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有助于学生在难题交流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思想。一个学生解决不了的难题,也许多个学生凑到一起就能很好地解决。老師把课堂还给学生,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有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

例如,在学习“元、角、分”这一部分内容时,在课堂上可以模拟超市买东西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文具和零钱,让学生结合平常和家长购物的情况,对学习文具进行标价,把一部分零钱分给学生,让学生一同模拟买东西的场景,同时去判断商品的价格。对于这样的教学活动,商品肯定会涉及“元、角、分”。通过学生动手学习,在做好一件事的同时也学到了相应的数学知识,同时训练了基本生活技能。在学习数学的思维方面、心理方面打消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抵触心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老师需要多和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实践活动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为了更好地拉近学生与数学的关系,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引导,符合相应的教材内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实践活动至关重要,所以需要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可以带到课堂上大家一同进行探讨。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改善课堂环境。良好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离不开对课堂氛围的改造,利用数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和老师共同合作完成,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例如在学习“圆柱的体积”时,小学生在接触立体图形时会觉得思维转换跟不上,这就需要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利用多媒体找到一些圆柱体的实物,比如生活中小朋友经常吃的蛋糕,这样做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对圆柱体的兴趣,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老师也可以开展往圆柱体水杯里倒水的活动,带领学生自己去完成,有利于学生对圆柱体形成新的认识,方便老师开展关于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源于生活,生活化教学模式打破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有利于转换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思维方式,同时也促进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重大改变和社会的进步。

三、小学数学活动实践分析与认知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到一定积极作用,还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所有数学问题不能总结成一类,老师需要对小学数学活动的实践分析产生一定的认知,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不同的分析。从实际教学的理念出发,回归课堂,通过实践解决数学问题。通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实践分析,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模式更新,容易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新的认知,从而使得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完整。

首先,在数学教学方面,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而不是一味追求传授知识。有时候复杂的教学实践活动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问题产生麻木,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全体学生,注重把握整体的课堂氛围,一步一步地实施引导,避免学生迷失学习方向,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这就需要数学老师进行必要的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并且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在教学方法上,老师一定要注意活动的逻辑性、准确性,避免考虑不周,对学生的教学产生错误。完成以上两个层次后,相应的课堂教学也进入总结分析层次。教科书上都有课后习题,方便小学生通过做题来巩固学到的相应知识。在教育新形势下,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一些学生适用的题型,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完成后进行分组讨论,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也可以对教学知识进行延伸学习。

综上所述,无论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还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在“听中学”,而应该在“做中学”。相信通过小学数学老师不断的探索,改变过去的教学环境,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去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涂贤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3).

[2]方晓云.加强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

猜你喜欢

做中学实践活动核心素养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关于幼师立体几何教学与幼儿园教育衔接的教学案例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