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血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2020-07-16孔德岩宗南李鹏
孔德岩 宗南 李鹏
【摘要】目的 对生化检测指数在糖尿病肾病前期听诊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解析和观察,希望能在促进病人病症前期听诊价值的前提下,为各病院探讨有关于糖尿病肾病前期听诊的实验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方法 调研人员在进行数据收集的过程当中,主要选择病院在某一阶段进行了糖尿病肾病医治的多例病人进行探讨。与此同时还选取了在该阶段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常规组,而患有糖尿病肾病的病人则为病症组,最终通过对两组实验人员的各项生化指数水平以及病症组病人的单一生化检测指数与协同鉴定指数的阳性率情况,解析不同鉴定方式和生化检测指数对临床价值产生的影响。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病症组病人的各项生化检测指数水平相对较高,而且在使用单一生化检测以及协同鉴定方式对病症组病人的阳性率进行解析,可以发现协同生化检测的阳性率相对较高。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医治之前,使用生化检测指数作为听诊的参考,能够为医疗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而且协同生化检测的成效占有更大的优势。
【关键词】生化检测指数;糖尿病肾病前期听诊;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6..01
糖尿病腎病的前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它属于一种微血管并发症,如果不进行准确的生化检测将很难得到正确的听诊结果,最终医疗工作者也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听诊计划,使得病人的病情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所以加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确诊率能够将病人预后成效进行提高,并改善其生存质量。本篇文章主要以病人的各项生化检测指数水平为切入点,探究各项生化检测指数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听诊价值,并且对相关指数的临床应用意义以及对病人实际生活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探索,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实际病例库为研究范本,自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本院共进行早期糖尿病病患诊断40例。院内对相关病患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对相关指标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为在统计过程中形成比对信息数据,我院还选择在病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名人员作为常规组。为将对比数据更精准化,排除其他指标的影响因素,在对比试验过程之前,调研人员首先将病患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和阐述,内容包含年龄、身高、居住地、性别等内容,根据对比结果可得知,病人的上述因素对观察数据并没有直接必然的因果联系。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选取病例前,首先需要确认病人在患有糖尿病肾病之外,没有同时患肝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高血压,其他肾脏病症等。一旦出现病症的重叠都不能参与到本次课题的探讨过程当中。除此之外,处于妊娠期的妇女和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因为病症的特殊性会对课题的数据指标产生干扰。在逐一确认选取的病例全部符合本次课题观察对象的要求后,我院告知了相关病患观测课题内容,且病患都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参与对比观察的两组人员,在进入我院诊治后已经接受了相关的基础项目检查和诊疗,主要的内容包含药物前期听诊基本诊治手段,分别使用全自动生化解析仪,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透射比浊法的方式对实验人员的尿蛋白、C-反应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血胱抑素C进行鉴定。
1.4 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主要是针对生化检测指数在糖尿病肾病前期听诊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所以调研人员需要对所有参与探讨的病人的生化指数水平进行记录和解析,同时对糖尿病肾病病人使用的不同生化检测方式阳性率比较。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探讨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均真实有效,而且为了能够让信息解析的结果更具有明确性,探讨人员使用了病院特用的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具体的信息解析操作。
2 结 果
从实验人员的各项生化指数水平进行解析,可以发现患有糖尿病肾病病人在病症前期的各项生化指数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的实验人员。从生化检测的方式进行解析,糖尿病肾病病人分别使用一个单一生化检测方式以及协同生活鉴定方式来对各项生化指数进行鉴定,最终两种鉴定结果呈现出的阳性率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协同生化检测的指数阳性率相对较高,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 论
在本次探讨当中,我们对生化检测指数的内容进行了拓展,通过对结果进行解析,可以发现病症组病人的各项生化检测指数明显高于常规组。而且就病症组病人使用的两种生化检测方式进行解析,单一生化检测的阳性率低于协同鉴定。所以在临床医治过程当中,病院可以通过协同各种生化检测指数来进行听诊。
参考文献
[1] 钮丽萍.2型糖尿病肾病人者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生化指标关系的探究[J].安徽医药,2014(12):2279-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