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于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调查研究
2020-07-16肖湘愚
肖湘愚,胡 舜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作了一系列与劳动教育密切相关的重要论述,倡导弘扬劳模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教育的有关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凸显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高校在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长期以来,全国各地区和各类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看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虽然被重新提升到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列的地位,但仍是目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和明显“短板”。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更大范围的深化和推进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大力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素养、劳动技能,是高校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一)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为了解和掌握高校劳动教育现状,为科学构建地方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提供参考依据,课题组对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和访谈。本次调查以学院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于2019年9月底开始设计,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实地了解学生情况,编制了《在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情况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023份,回收有效问卷1023份,有效问卷率为100%。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对劳动和劳动课的态度、劳动习惯和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建议等四个方面。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大学生共1023名。其中,男生有333人,占比为32.55%;女生有690人,占比为67.45%。调查对象年级划分中,大一学生377人,大二学生376人,大三学生153人,大四学生117人,覆盖面较为广泛;同时,从学科方面选取了学校7个学院(该校共12个学院)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学科专业涵盖面较广,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的重点内容是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及对开设劳动课的态度、意见、建议等。
1.对“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调查数据分析
大学生在劳动价值观方面的情况(见图1):(1)在回答“您认为当前还需要弘扬热爱劳动的精神吗?”问题时,有56.89%和19.16%的同学选择了“非常需要”和“比较需要”,还有21.7%的同学选择“需要”,这三项认为需要弘扬劳动精神的同学总计达到97.75%,只有1.96%和0.29%的同学选择了“比较不需要”和“非常不需要”,总体来看绝大多数的同学认为在新时代是需要弘扬劳动精神的。(2)在回答“您认为目前大学生的劳动观念状况如何?”问题时,认为现在学生劳动观念很强的仅有5.18%,有59.82%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还有16.91%和3.03%的同学认为学生的劳动的观念是“淡薄”和“非常淡薄”的,这表明大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教育是需要加强的。(3)在回答“您认为现在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是什么?”(多选题)问题时,排前三的选项是“劳动实现自己个人价值”(86.31%)、“劳动奉献社会”(78.01%)、“劳动帮助他人”(79.47%),同时也有45.75%的同学认为“劳动是为满足自己的需要”、39.1%的同学认为“是为了获取报酬”、12.02%的同学认为“达到目的就行不一定要通过劳动”。这表明大多数的同学在劳动价值观养成上是比较正确的,但也有部分同学还需要正确引导,强化集体意识、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总体来说,绝大多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是积极的,但也有极个别大学生对劳动价值观存在偏差。
图1
2.对“大学生对劳动、劳动课的态度和个人劳动习惯”的调查数据分析
在大学生劳动态度方面的情况(见图2):(1)在回答“您认为大学生参加劳动有没有必要吗?”问题时,只有5.77%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参加劳动,大多数同学对于劳动的态度是希望参加的、积极的。(2)在回答“您喜欢劳动课?”的问题时,选择非常喜欢劳动课的占比13.88%、比较喜欢的占比32.55%、喜欢的占比35.87%,总占比达到82.31%。(3)在回答“您认为大学开设劳动课的意义是什么?”(多选题)的问题时,占比最高的三项为“有助于学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83.19%)、“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82.11%)、“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77.22%),而认为劳动课具有负面意义的所占比例都比较低,其中最高的认为“主要是搞形式,起不到什么作用”占到总数的10.36%。总体来看,该校学生大多数对于开展劳动教育和开设劳动课持有积极的态度,同时也认为劳动课对于个人全方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图2
大学生在劳动习惯方面的情况(见图3):(1)在回答“您打扫个人区域卫生的频率?”问题时,有45.94%的同学每天都打扫个人区域卫生,44.28%的同学选择了3-5打扫一次,“一周以上打扫一次”的仅为0.98%,由此可见,绝大数同学重视自己的个人卫生,具有劳动的基本观念和能力。(2)在回答“您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劳动吗?”问题时,选择了“经常”的同学占比24.24%,选择了“偶尔”的同学占比69.89%,选择“从不”的同学占比5.87%,由此分析来看额外参加劳动的同学不占多数,大部分的同学参与劳动较少。(3)在回答“您参加过的劳动实践活动形式有哪些?”(多选题)问题时,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劳动的同学最多,占到62.95%,选择“校外兼职”的同学占到53.47%,通过比例来看大多数都是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劳动,自愿参加的校外公益活动不多,类型不够丰富。总体来说,该校学生具有基本的劳动观念和能力,但是参加劳动的同学较少,需要进一步的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形式也需要丰富。
图3
3.大学生对劳动课开展的要求和建议
课题组对如何更好地开设劳动课,通过问卷向学生征求意见和建议(见图4)。在回答“您认为大学劳动课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什么?”(多选题)问题时,学生认为劳动课应该具备前五项的条件为:“丰富劳动的形式”(88.27%)、“丰富劳动课的内容”(72.92%)、“规范劳动课的管理”(74%)、“劳动工具充足且完备”(68.72%)、“适当调整劳动课的时间”(63.44%),只有1.37%的同学认为“无所谓”,证明大学生不仅对于劳动课有所期望并且有自己的诉求,希望劳动课形式多样、课程制度完善、能够在劳动课上有所得。该校学生对于劳动课的建议主要有:一是对于提升个人素质有实际效果;二是希望学校系统对劳动价值观和劳动能力进行培养和教育;三是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四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他课程、家庭、社会等);五是形式多样,不拘泥于课程教育和打扫卫生等。
图4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未形成
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大学生努力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使他们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各方面责任,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正确途径,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从学校的调查数据及其他有关劳动教育的文献资料看,许多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尚处于启动阶段,各方面准备不足,导致了学生在思想上没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似乎劳动教育是他人的事情,与己无关。有些大学生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思想影响较深,劳动观念比较淡薄,长期脱离或很少参与劳动实践;有些大学生盲目攀比、热衷追星、透支消费,不珍惜和尊重父母和他人的劳动成果,轻视体力劳动职业,鄙视普通体力劳动者。
2.良好劳动习惯未养成
贯彻知行合一原则是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在内心深刻的认同劳动对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实践,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当前大部分高校并未重视大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在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形式较为单一,覆盖面较窄,劳动时间不足、不规律等问题;另外,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家庭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没有对学生的劳动做出硬性要求,或者形式上走走过场,口头上要求多劳动,这些教育方式导致了大学生很难养成好的劳动习惯,甚至出现了一部分好逸恶劳的学生,作业不做、卫生不打扫、衣服不洗、一股脑地全部交给洗衣机或者打包带回家给家长洗,行李不靠拿、全靠寄,自己“来也空空,去也空空”;假期就是刷剧、玩游戏、睡觉,父母不仅要工作还要照顾二十岁左右的“巨婴”。
3.劳动实践形式不丰富
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多数高校的劳动教育没有利用好课堂这一主战场和校园文化的隐性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在课堂学习方面,一部分高校还没有开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一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专门课程,但是并未形成完整且科学的劳动教育理论体系,对于劳动教育理论课知识的讲授较为零散和片面;另一方面,校园活动中关于劳动实践的主题活动较少,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和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这也导致了大学生对于劳动认识的片面和劳动技能的缺乏,使得大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出现做事不踏实、浮躁,创业就业时怕苦怕累的情况。
(二)原因分析
1.社会重智育轻劳动教育思想影响
一方面,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社会单纯强调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具有功利性。另一方面,当前我们社会还存在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社会、家庭教育一味地强调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追求,对名校、名利的追求,“重智育轻劳动教育”的思想普遍存在。大学生从小就受到这种“功利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自身的劳动行为标准都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有在个人利益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会从事劳动。与此同时,随着自媒体普及,社会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一些“网红”“明星”为赚取流量,抢占头条,刻意夸大事实,大肆宣传各种投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以此博得大众的关注,实现自身的利益。然而,大学生仍然处于价值观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这种金钱至上、娱乐至上等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不愿脚踏实地的劳动,缺乏艰苦奋斗和砥砺前行的精神。
2.大学生劳动主动性缺失
在生活上,部分大学生丧失了作为劳动主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缺乏劳动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社会劳动实践的积极性不强,大多时候是被动的、附加的参与到劳动活动中去;还有些大学生甚至厌恶劳动,怕苦怕累,期望天上掉馅饼,不劳而获,有投机心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大学生没有理解劳动的本质,对于劳动实践的认识片面,并不理解劳动是人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途径,割断了劳动与自身发展的联系,从而轻视正确劳动观的建设和劳动习惯的养成,这也导致了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不能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出现个人期望和就业岗位要求脱节的情况,形成错误的就业观,认为只要大学毕业,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学会了专业知识就能够胜任工作,从而忽视劳动技能和劳动能力的培养。
3.家庭劳动教育不重视
家庭教育中对于劳动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父母对于劳动的忽视或者错误的导向在“言传身教下”会让孩子形成与父母一样的观念。现在很多的家庭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生会在潜意识中认为体力劳动是低级的,从而鄙视体力劳动工作者,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会缺乏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现代家庭中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四个老人和父母都以孩子为中心,家长们的“爱”都体现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学前教育、文化知识补习班接踵而至,父母告诉孩子只需要一心一意读书,从而忽视教育的规律,学生也因此丧失了很多的兴趣和积极性,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没有机会去参与劳动、了解劳动,造就了一批毫无劳动意识的学生,任何事情都依赖他人,养成惰性,认为父母为他们劳动付出是应该的,从而难以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4.劳动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不完善
上世纪80年代,劳动教育课程的课时是有保障的,教育体系也是相对完整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丰富,劳动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高校劳动教育课也逐渐消失。直到现在中央提出全面加强劳动教育,而高校已经缺失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开展各类劳动实践的方式也相当短缺。高校在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劳动教育的实施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劳动教育课程教师的配备和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考核方式也没有达到其他课程的标准;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处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的短板,没有得到高校的重视和教学资源的倾斜,劳动教育的激励措施未完全建立起来。
三、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更新劳动教育理念
一是要加强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理论体系研究。目前关于劳动教育理论的研究较少,尚未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甚至有些高校教师对劳动教育概念理解有偏差,因此要加强劳动教育理论性研究和开展劳动教育的广泛宣传。新时代要求补齐劳动教育短板,构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2]。
二是要树立劳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劳动教育对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必须摒弃轻视劳动的旧观念和错误观念,多措并举开展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因为,新时代劳动教育不能再局限于单纯的体力劳动教育,重点要放在引导知识的生产应用,尊重知识和人才上[3]。
三是确立人的全面发展的劳动教育目标。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生活自动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完善;劳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促进人的劳动能力的充分发展意味着劳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具有完整性、丰富性和可变动性[4]。因而,大学生劳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标。
(二)健全劳动教育管理体制
一是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管理制度。高校要成立劳动教育课领导小组,制定总体规划、实施细则、培养目标,加强劳动教育的考核与督查,保障高校劳动教育的落实、落细。
二是制定安全、科学的劳动操作规范和流程。要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和流程,便于大学生实施和操作。
三是健全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意见》明确规定,学校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对高校来说,也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考评机制,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劳动教育宣传
一是利用校园媒体进行广泛的劳动教育宣传,积极宣传校内外提供劳动教育服务的先进事迹,挖掘在重大事件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大力宣传不畏艰难、百折不挠、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大力宣传具有优秀劳动品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反对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在校园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
二是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与劳动教育理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监督学生在家里保质保量完成学校安排的劳动任务,推动全社会都来关注、参与学校劳动教育。因为,劳动教育是提升人们适应新时代要求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造就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的现实途径[5]。
三是校内日常运行管理对劳动教育进行渗透。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日常的劳动活动中来,如帮助清洁员、食堂助厨、宿舍楼助管等方式进行劳动;开展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四)优化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设置
一是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在理论课堂上,高校专业课教师可以挖掘专业课程中劳动教育的因素并渗透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在实践课程中,学校可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加强学生在劳动技能和劳动能力上的提升。《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且在校劳动教育不少于32学时。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也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为此,高校可以开设一些劳动教育通论课程及劳动教育特色思政课程,对大学生强化专业劳动伦理教育和专业未来劳动发展趋势教育,还可以开设劳动实践选修课,打造一些品牌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索出一套系统化的,具有示范性、实践意义和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
二是加强大学生的劳动观教育。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就业指导渗透劳动观教育,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劳动与自身发展、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能力,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牢坚实的基础。
三是加强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担任劳动教育课程的老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基本理论,自身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外,也要拥有较好的劳动素质和能力。同时,高校还要大量引进劳动教育相关专业的人才,配齐、配强师资队伍,大力开展劳动理论教育和实践探索。
(五)丰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形式
一是积极开发创造性的劳动形式。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性劳动理论”指出用足够的知识、充实的智慧和精炼的才干去丰富劳动教育内容[3]。因此,高校开展劳动教育需要结合时代发展对劳动教育的内涵、意义、功能和作用进行细致解读,要让大学生自愿开展并参与到劳动教育活动中来,自愿通过体力和脑力的结合展现创造性劳动的潜能,感受劳动带来的愉悦感、价值感和存在感。
二是重点加强大学生日常的自我服务劳动。劳动的基本内容体现为自我服务劳动、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性劳动。日常的自我服务劳动是贯彻劳动教育持续性原则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生自我服务劳动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加强自我服务劳动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开始,当学生将自我服务劳动变成了一种习惯和素养,则学生今后不管从事何种劳动,都可找到劳动的价值感,能够尊重劳动,更能通过劳动满足个人需要和实现人生目标。
三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应与社会和家庭联合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劳动教育的家校协同机制对学校、教师、家长的劳动教育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多方协同配合,否则劳动教育的效果将大打折扣;要通过家庭和社会配合使劳动教育观念和意识以及劳动教育技术得以运用和巩固。如:学校开展一些适当的体力劳动、探索性的创新劳动、艺术性的审美劳动等实践形式;家庭劳动教育中要让孩子多参与家务劳动,学会一些劳动技巧等;社会尽可能提供一些让学生参与实践的劳动岗位,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体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艰巨性。因而,高校劳动教育必须通过丰富的劳动实践形式培养学生对劳动过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生存资料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