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强大生命力
——以《共产党宣言》为例

2020-07-16

观察与思考 2020年1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学说资产阶级

姜 志 成 卢 继 元

提 要: 马克思恩格斯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深刻论证了共产主义运动的性质、目的和进程,科学指明了无产阶级及全人类解放的方向、道路、条件和力量。《共产党宣言》以其科学丰富的思想体系、严谨周密的历史逻辑、鲜明执着的革命实践创立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启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程。《共产党宣言》的主题就是无产阶级解放学说,它有力指导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其所阐述的无产阶级解放学说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共产党宣言》是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为1847年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的一部周详的科学的革命的纲领,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国际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诞生。

一、《共产党宣言》阐发的无产阶级解放学说

在论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上,在阐述世界历史的宽阔视野中,《共产党宣言》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科学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全面论证了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这一学说博大精深,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来源说。从总体上否定剥削、压迫的空想社会主义包含了无产阶级解放思想的萌芽,成为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最初时期出现的,因而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虽然它们思想本身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但仍具有历史进步性。然而到了19世纪初特别是30、40年代的时候,现代无产阶级形成并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诉诸政治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的无产阶级解放学说进行理论武装时,“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还醉心于空想而拒斥革命行动,所以它们的意义就同历史发展成了反比。

第二,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背景说。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压迫剥削的斗争,起初是自发的,到19世纪30、40年代,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开始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且把它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改造正义者同盟,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使工人运动进入自为阶段,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依据说。无产阶级解放的客观依据,就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也就是《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两个不可避免”规律。“两个不可避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共产党宣言》是如何揭示这一规律的?首先,从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揭示。《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虽然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但由于受私有制的束缚,它丧失了革命性,成了落后生产关系的代表。封建制度被推翻极大地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资产阶级私有制所不能适应的地步,这个关系“已经太狭窄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了,经济危机这个“荒唐现象”就不可思议地周期性爆发了,资本主义陷入“社会瘟疫”的“野蛮状态”。“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4、43页。其次,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来揭示。无产阶级是大工业的产儿,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是真正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导致“两个不可避免”的直接动力。随着大工业的发展, 资产阶级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无产阶级。再次,在揭露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中来揭示。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残酷剥削压迫,使“工人变成赤贫者”,“工人仅仅为增殖资本而活着”②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4、43页。。最后,在阐述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步性中来揭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这样的运动是人心所向,所向披靡。

第四,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目的说。《共产党宣言》围绕“探究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主线”③牛先锋:《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逻辑生成和逻辑体系》,《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探讨了未来美好社会问题。这一问题包括:人类靠什么阶级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便与一定的落后的生产关系产生矛盾,这一矛盾最终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是阶级斗争的主力军。人类靠什么道路走向自由人联合体?这条道路包括:一是暴力革命。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最终会发展成为暴力革命。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二是无产阶级专政。通过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采取一切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措施,为向自由人联合体迈进创造条件。三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才能最终消灭阶级,实现自由人联合体。人类建立什么样的自由人联合体?《共产党宣言》指出,当生产力高度发展了,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在阶级对立和差别消失从而阶级本身也消灭之后,在国家消亡,从而公共权力也失去政治性质之后,自由人联合体就实现了。高放教授认为“这才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①高放:《〈共产党宣言〉当代解读》,《理论探讨》,2008年第6期。。

第五,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手段说。一是阶级斗争原理。阶级斗争是推翻剥削阶级、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二是无产阶级革命原理。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历史渊源。数百年的阶级斗争必定要发展到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具有经济根源。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使无产阶级革命不可避免。三是无产阶级专政原理。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打碎旧国家机器的基础上必定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对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而言,无产阶级专政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要为最终实现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而无阶级社会的实现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因此发展生产、搞好经济建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只能是一句空话。

第六,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保证说。一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原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只有它才能担负起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解放的事业必须依靠无产阶级并由无产阶级来充当领导阶级。二是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先进性原理。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起来的,是实践中革命性最强最坚定的部分。三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理。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更是一种国际力量。资产阶级为了对付无产阶级革命早就联合起来了。因此全世界无产者要坚持“工人没有祖国”②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7、64页。原则切实联合起来。四是无产阶级战略策略原理。首先要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共产党人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③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7、64页。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旧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但无论何时何地,共产党都不能忘记消灭私有制、阶级、国家,实现自由人联合体这一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各国共产党领导本国人民走向理想社会的具体道路必然是不同的,应根据本国经济发展、阶级斗争、历史传统等状况,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具体策略,把当前目标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其次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保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独立性,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统一起来。

二、《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

《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多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这种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方面,无产阶级解放的事业不断推进,不仅进行了巴黎公社的伟大试验,而且建立了苏维埃国家政权,不仅在欧亚拉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而且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传播,无产阶级解放学说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无产阶级解放事业遭受到一些挫折,这些挫折反过来对无产阶级解放学说又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第一,对无产阶级解放依据说的挑战。一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而垄断资本主义也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既是全球化的表征,更是全球化的动因。国际垄断使生产和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更大集中。资本主义国家在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面前被迫采用更加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剖析的股份公司、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分析的托拉斯及国有化等、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阐释的辛迪加和康采恩等,以及二战结束以来,资本主义垄断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并使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趋于缓和。那么,以国际垄断为表现形式的更加社会化的生产方式是否能解决《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导致资本主义灭亡的基本矛盾?

第二,对无产阶级解放目的说的挑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前进中经受了许多曲折。1848年欧洲革命以失败收场,巴黎公社被反动势力残酷镇压下去。《共产主义原理》首倡的共同胜利没有在欧美国家得到实践,相反,社会主义首先在东方取得了胜利,接连诞生了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并不顺利,挫折不断,走了不少弯路,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剧变和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陷入谷底。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也由此转入低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暂无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势。《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两个不可避免”规律是不是不灵了?

第三,对无产阶级解放手段说的挑战。一方面,《共产党宣言》产生于蒸汽化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经过电气化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当代信息化的社会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家的社会职能日益增强,阶级矛盾得以缓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还有相当强的生命力,暴力革命的条件逐渐丧失。今天如果还把夺取政权的基点放在暴力革命上,是不切合欧美实际情况的。在当今时代通过和平方式取得政权是有可能的。①高放:《〈共产党宣言〉当代解读》,《理论探讨》,2008年第6期。另一方面,时代及时代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分析判断,认为“我们的时代”就是“资产阶级时代”。《共产党宣言》所说的“资产阶级时代”是什么意思呢?笔者认为它有两层意思,一个意思是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资产阶级时代”是指处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另一个意思是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来看,“资产阶级时代”是指处于英法德等西欧国家“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斗争时代的资产阶级还处于优势地位。无论从哪个意思来看,自20世纪初以来,“资产阶级时代”已经被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所取代了,无产阶级革命高歌猛进。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主题已经由革命与战争转换为和平与发展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合作、共赢日益成为时代潮流,自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自新时代起,中国积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共产党宣言》所论证的暴力革命的必要性还合时宜吗?

第四,对无产阶级解放保证说的挑战。二战后,欧美国家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物质生产部门的产业工人所占比重越来越低,中产阶层不断扩大,“工人没有祖国”的意识愈益淡化,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有所抬头,“工人运动出现右翼化。”②熊光清:《西欧极右翼思潮的发展与影响》,《人民论坛》,2018年第3期(中)。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作为在野党对无产阶级解放的手段和目的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基本倾向于议会斗争、普选上台、和平过渡。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腐化堕落、丧失政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认识《共产党宣言》关于无产阶级、共产党先进性的论述?

三、《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无产阶级解放学说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无产阶级解放学说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诉求,根本代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性质、要求和趋势,因而不会过时,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正如《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所指出的:“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3页。,但是“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至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②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3页。。

第一,从这一学说的理论属性来看,它是“四性统一”,即革命性、科学性、先进性、真理性的统一。表现在,必须以革命的立场、科学的态度、先进的思想指导实践、开展实践,为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崇高理想而奋斗。关于革命性,无产阶级解放依据说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无产阶级解放依据规律的揭示和反映。无产阶级解放依据规律就是无产阶级的先进性规律和革命性规律。无产阶级的先进性规律就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无产阶级的革命性规律就是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历史从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这一规律具体到资本主义阶段,就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必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虽然170多年过去了,资本主义社会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但这一基本矛盾始终没变。关于科学性,无产阶级解放学说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实现了主观和客观的高度统一,是彻底的掌握群众的理论,是能转化为物质力量的理论,无产阶级只有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胜利。关于先进性,无产阶级解放学说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群众,使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了解无产阶级解放的性质、进程和一般结果,并在实践上成为最坚定的部分。这一学说的先进性也体现在其开放性和与时俱进性上。关于真理性,无产阶级解放学说主张,无产阶级只有实行“两个决裂”,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使国家自行消亡,自由人联合体才会变成现实。同时,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就告诉我们,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二者是一致的。

第二,从这一学说的阶级性质来看,它也是“四性统一”,即党性、人民性、阶级性、人类性的统一。表现在,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共产党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它要为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奋斗,为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奋斗。关于党性,它主张,共产党没有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不同的利益,它不仅理论上最先进实践上最坚定,不仅代表本国和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而且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共产党的最近目的是团结和带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消灭私有制,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的最终目的是消灭一切阶级,消灭一切国家,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关于人民性,它主张,共产主义运动是绝大多数人参加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关于阶级性,它主张,无产阶级是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是最有前途的阶级,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负起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其他阶级都将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因为无产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关于人类性,它主张,人类社会有其发展规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上,人类一定会获得解放,人类社会一定会进入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得到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三,从这一学说的使命任务来看,它是对资本主义“四大支柱”的深刻剖析和彻底否定。《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四大支柱”即私有制、生产方式、雇佣劳动、资本主义国家作了系统而又深刻的分析。关于资产阶级私有制,《共产党宣言》指出,私有制是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基石,它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资产阶级在历史上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但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在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创造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后,它就变得日益狭窄了,再也难以容纳庞大的生产力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产生了剧烈冲突,“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3、32、40、29页。。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共产党宣言》指出,资本家“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②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3、32、40、29页。,它使生产资料和生产集中起来,使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里。因此,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关于雇佣劳动,《共产党宣言》指出:“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③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3、32、40、29页。雇佣劳动的平均价格是最低限度的工资,即工人为维持其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额,雇佣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够勉强维持其生命的再生产,工人仅仅为增殖资本而活着。关于资产阶级国家,《共产党宣言》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④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3、32、40、29页。面对日益严重的基本矛盾,面对频频爆发的经济危机,资产阶级被迫对生产关系等进行改良、实行调节。主要是在生产方式上采用了股份公司、国有化等垄断形式,以缓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统治方式上采用了扩大民主、增加福利、培植工人贵族等社会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但是不管资产阶级采用何种形式和措施,都改变不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因为,这些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四大支柱”。直至今天,这“四大支柱”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无论向股份公司和托拉斯的转变,还是向国家财产的转变,都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而资产阶级国家也“只是资产阶级社会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外部条件使之不受工人和个别资本家的侵犯而建立的组织”,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9、560页。“工人仍然是雇佣劳动者,无产者”,“资本关系并没有被消灭,反而被推到了顶点。但是在顶点上是要发生变革的。”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9、560页。而这“四大支柱”只要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命运就不会改变,因而《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就不会过时!

第四,从这一学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已被“四大实践”即传播实践、危机实践、革命实践、建设实践所证明。

一是被传播实践所证明。《共产党宣言》的开头写道,这个共产党宣言将“用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佛拉芒文和丹麦文公布于世”。到 1888 年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写英文版序言时,《共产党宣言》“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到 1895 年恩格斯离世,《共产党宣言》至少已经有 20 多个文种,130 多个版本,版次数以百计,发行量数以万计。如果算上手抄本,版本更多。德国学者格姆科夫在1988年作过统计,单是在苏联,“从十月革命胜利到1987年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版本共计约有400个。”②张亮、乔茂林:《〈共产党宣言〉传播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01、146-147页。《共产党宣言》的传播愈来愈广,影响愈来愈大,至今已翻译成200多种语言,版本达数千个,“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社会政治和人文社会科学著作”,2015 年,英国人经过网上投票,“选出了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学术著作: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高居榜首,位列第二的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莎士比亚、柏拉图、康德的著作依次位列其后。”③杨金海:《〈共产党宣言〉在世界的翻译传播及其影响——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 170 周年》,《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2期。二是被危机实践所证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各种危机的最深厚的根源。基本矛盾导致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自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每隔十年左右,就会周期性爆发一次。比较大的经济危机有,1857年经济危机,1929—1933年最大规模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1973年中东石油涨价引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是最新的一次严重经济危机,这次源于美国的危机最终演变成世界性的大危机,其影响甚至不输30年代的大萧条。它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运动,如占领华尔街运动,对资本主义是一次沉重打击。国际著名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者哈维指出,2008年资本主义金融危机是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的危机,也是一个评估《共产党宣言》当代价值的契机。④张亮、乔茂林:《〈共产党宣言〉传播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01、146-147页。三是被革命实践所证明。《共产党宣言》是革命的策源地,无产阶级解放学说是革命的发动机。失败的革命,其教训是深刻的。19世纪30、40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已经告诉我们,工人阶级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其政治诉求就是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欧洲革命中的巴黎工人起义被镇压在血泊之中,证明剥削阶级是不允许工人阶级触动他们的政治经济秩序的。巴黎公社也再一次证明了《共产党宣言》关于暴力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理的正确性。成功的革命,其经验是宝贵的。十月革命、中国革命、朝鲜革命、越南革命、古巴革命等无不证明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正确性。四是被建设实践所证明。无产阶级解放学说在当代中国获得了验证,获得了成功,具有强有力的实践经验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生产力发展迅猛,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巨变,在世界社会主义中,中国一枝独秀,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推进,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春勃发,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学说资产阶级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
《共产党宣言》预见到了今天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的创建者——克伦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