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预见到了今天
2012-08-01
李形
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编写的伟大著作———《共产党宣言》已发表164年,这部杰作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观最为简洁睿智的表述。如今这本小册子极少有人再去翻看,或许只能在一些旧书店里才能找到。然而,重读此书,就会惊讶地发现这部杰作可以穿越时空且让我们在新的时代仍能从中受益,得到启迪。
任何角度而言,《共产党宣言》对今天资本主义发展和全球性扩张分析的正确性甚至比在1848年它问世时更为显著。当今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真正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性体系。其普遍性在于几乎每一个经济体在大多数时候都要按照资本主义的逻辑———资本积累、商品化、最大限度利润、自由竞争和市场化来运作。
如今,大多数国家将伴随现代科技而带来的经济扩张和市场竞争视为解决其自身社会问题的唯一可行之策。“高生活水平”和“物质富足”不再仅仅被视为是西方的生活方式,而是成为普世性的价值。
与此相对应,我们看到的是世界市场、技术、金融和文化的全球化:飞速的经济整合与标准统一化使快餐、快节奏音乐、高速计算机将整个世界连为一体。民族国家被迫成为商业化全球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且“民族国家”的概念在全球化时代好像已过时。在世界的诸多地区,民族认同与主权已遭受侵蚀并导致了全球性实体———跨国公司的进入。创造一个跨国共同市场的理想之动力,即在于要求统一的信仰、共同的语言、一致的政策和相同的汇率。而这些进程不早已被《共产党宣言》所预见了吗?
早在164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对今天的经济“全球化”这一流行语做了这样的预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一个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论。而马克思从未提供任何政治或经济上的“蓝图”来教导后人如何用社会主义的方式实现工业革命,也未对将来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如何运作给出建议。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马克思主义曾经展示了其巨大影响力,社会主义的主张在二战后非常流行,中国的社会主义以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发展策略,被广泛看作是第三世界国家一个富有启示性的榜样,以及西方现代意识形态的一个挑战。
因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历史上并非是过眼烟云。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如贫困、不平等、能源、环境、生态、粮食安全方面的争端及难题实际上都回归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最核心要素———社会基础的物质性。这一唯物史观并非是福山“历史的终结”就能否定了的。
目前,金融危机笼罩全球,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又流行起阅读马克思的著作。马克思总结性地概括资本主义的弊病所在———规律性的贪婪和无止境的扩张最终导致自取灭亡。即使有朝一日金融危机最终结束,但马克思预示资本主义危机倾向的幽灵依然回荡。▲(作者是丹麦奥尔堡大学发展和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