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学院学生的媒介素养训练研究
2020-07-14李志方
摘 要:信息社会改变了人们使用媒介的习惯,以往人们只需掌握单一媒介就能适应生活,现在却要通过对多元媒介的学习强化信息生存基础。如今,新闻学院学生成长在数字时代,亟需完善自身媒介素养,提升信息品味。本文旨在探讨新闻学院学生媒介素养训练的相关问题,为高校新闻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其中研究内容包括媒介素养理论基础、训练原则、训练方案、当代价值四个方面。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学;教育;媒介素养
一、新闻学院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理论基础
知识鸿沟论的基本观点认为,随着媒介技术不断发展,使用媒介的受众由于贫富差距,会在知识结构上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实际上,媒介融合的兴起正是知识鸿沟进一步扩大的标志。在工业社会中,电视和报纸能够为穷人带来必要的信息,而在信息社会,电视和报纸已然落后于时代,依靠这类信息难以在职涯中获得成就。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信息获取方面亦处于弱势地位。从宏观角度看,知识鸿沟有两类,分别为媒介接近鸿沟、媒介使用鸿沟。所谓“媒介接近鸿沟”,指的是信息弱势群体甚至无法接近基础媒介生态,从而在社会竞争中失去竞争能力;而所谓“媒介使用鸿沟”,指虽然信息弱势群体有接触到基础媒介生态的机会,但其因媒介使用不当而致使获取信息效率低下。
两者最后发展的结果是相似的,不过确实存在一定区别。譬如现在政府“信息扶贫”策略已经帮助贫困人口接近基础媒介生态,那么剩下问题就是“媒介使用”能力的培养了[1]。贫困地区不仅应该配备基本硬件保障信息权利,更应该配备教育资源为贫困人口提供“媒介使用”基础教学服务。只有全面普及媒介使用教育,社会才能更好摆脱知识上的两极分化。笔者认为,知识鸿沟论对新闻学院学生媒介素养训练有所启发。高校在培养新闻学生时,务必既注重其对信息的敏感度,也注重其对信息工具使用技巧的熟练度。
二、新闻学院学生媒介素养教学训练原则
(一)主动原则
从教育角度讲,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所谓主动原则,指在培养新闻学院学生媒介素养之时,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观意愿。媒介素养的培养通常比一般课程更耗时、更困难,训练媒介素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教师、学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学生感到在媒介环境中的安全和舒适,就会随之生出对新事物探索的欲望,从而主动接近媒介,构建“媒介之我”。由于媒介素养是与人性密切相连的,影响学生的媒介素养形成,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在影响学生的人性。提高媒介素养可以使学生依据主观能动性判断环境,主动塑造自身人格,赋予自己高贵的精神品质。然而,我国的媒介教育通常都忽略了媒介素养的培养,致使学生虽然能够学习课堂内的知识,但无法构成批判思考力。因此在需要创新之时,他们往往显出疲态,这对我国新闻行业发展无疑是不利的。于是笔者认为,高校理应深刻认识并切实执行媒介素养教学训练的主动原则,帮助学生更加完善自我,而不是仅停留在消化现有知识的层面。
(二)互动原则
尽管媒介素养的培养很大程度要依赖学生自身领悟能力,但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一方面,教师可以接触到比较前沿的传播学知识,学识水平在学生之上,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信息选择上的建议;另一方面,教师也比学生年长,因此更能体会到过滤信息以及分析信息的重要性。毕竟,学生得到知识也仅是培养媒介素养的第一步,实际而言,学生能够主动分析知识,才能在新闻传播领域更快地成长。“从本质上来说,大学媒介素养教学是一种培养思维能力和素养的教学,讲求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和激发,所以教学带有强烈的互动效果”[2]。需要注意,此类互动必须注重教学的真实效果,不能是内容空泛的形式主义。教师既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设计适合他们学习的教案,又要努力激发学生训练媒介素养的热情,引导他们主动提高自己的信息水平、信息品味。
三、新闻学院学生媒介素养训练实践方案
(一)由具备高媒介素养的教师带领
一般而言,导师的学术水平、认知水平都在學生之上,但如今随着信息社会的加速发展,不少导师也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产生“水土不服”的反应。一些年纪较大的导师没有充分意愿学习、接触新型媒介,因此,他们也自然成为知识鸿沟中被淘汰的一端。由这些教师来教授媒介素养课程显然是不合适的,笔者认为,新闻学院学生媒介素养训练的实践方案必须由年轻的、具有新思想和高媒介素养的教师带领执行。在教学设计方面,高媒介素养教师无疑能够提供更加具有使用价值的实操课程;而在与学生的互动方面,高媒介素养教师也可以适应学生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从而以一个亲切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甚至于高媒介素养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教授学生获取信息的技巧,这些通常是传统导师无法提供的。当然,笔者无意否认传统新闻专业导师在研究传统媒介时的学术地位,这些传统教师亦可以在其他方面给学生带来帮助,其仅不适用于媒介素养培养课程。
(二)开设适应媒介融合的前沿课程
媒介素养之所以重要,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媒介融合的发展。现今媒介融合的速度已经大大超越人们学习的速度。因此,只有提高媒介素养,才能筛选掉那些必遭淘汰的知识,抓住时代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高校针对新闻专业学生开设适应媒介融合的前沿课程,显然是必要的举措。毕竟尽管多数学生已经具备较高媒介素养,但是他们并没有掌握丰富的教学资源,于是也无法相对及时地接受最新媒介信息。开设适应媒介融合的前沿课程不仅着眼于现在,更着眼于将来。也许新闻专业学生在应对当前媒介时还游刃有余,但当他们踏入未来以后,极有可能不适应纷繁的媒介现象,进而被信息社会所排斥。不妨说,原本高校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经世致用的应用型新闻人才,开设相关前沿课程有助于学生提高在职业生涯中的竞争优势。
四、新闻学院学生训练媒介素养当代价值
(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闻应用人才
什么是创新?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创新是伦理和社会的创新,但随着中国逐步走向现代化,创新已经有了新的内涵。首先,创新指发明创造。对新闻专业学生来说,运用所学的技术知识和理论知识发明一样新闻产品,这就是发明上的创新。其次,创新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3]。具有创新精神的新闻应用人才将新鲜的思想用以改造社会经济,从而使社会经济在融合了旧元素的前提下,有了全新的改观,这是新闻生产形式上的创新。最后,创新也可以指制度、观念层面的创新。国家制度、市场制度一般不被认为是可以创新的领域,但如今技术创新已经渗透到社会的诸多方面,制度创新也不再遥不可及。
实际上,具备创新精神且心怀远大志向的新闻应用人才必定会将创新延伸至制度领域,只有新闻制度改变了,才意味着新闻生产形态的彻底改变。笔者认为,高校培养新闻学院学生媒介素养,和其创新精神的产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一,高媒介素养新闻系学生能够掌握更多使用媒介的技巧,也就更能了解不同媒介的不同特性,从而制造新的新闻产品;其二,高媒介素养新闻学生拥有更强的媒介内容生产能力,因此,他们可以在新闻经济业态中占据一席之地,随后以全新面目逐渐改变社会经济的运作模式;其三,高媒介素养学生具备更高的信息品味,以及捍卫高质量信息的责任感,由此,他们有志改变整个新闻制度,让更多的人在信息社会的发展中获益。总而言之,新闻应用人才如果仅仅听命于指令行事,那么这个国家的新闻前途是没有希望的。我国高校务必重视新闻应用人才的创新精神培养,以期他们将来能够在新闻技术领域、新闻经济领域、新闻制度领域有所成就。
(二)培养具有批判精神的新闻管理人才
如果说培养新闻应用人才媒介素养需要着重于创新精神的话,那么培养新闻管理人才就需要批判精神了。所谓创新精神,指对社会旧有元素的再加利用,改革新风;而所谓批判精神,指对社会现有运作模式的批判,剔除现有新闻运作模式的缺陷。一个拥有创新精神的新闻学生或许会只专注于新闻技术领域,但一个有批判精神的新闻学生会具备更多人文关怀,以“人”的角度看待融合媒介的变化。笔者认为,媒介素养的提高一方面可以指代媒介技术使用的熟练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指代思考媒介方法的提高,也即学生能够学会使用批判方法解决实际的新闻生产问题。在如今的新闻管理岗位,并不需要太多精通技術的专业人才,相反,能够进行人文思考的批判型人才更加受用。因为管理新闻运作是一项需要综合判断力的任务,具备批判思考能力的新闻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现有新闻体系的缺陷,从而调动各方资源弥补漏洞,完善新闻运作模式。他们往往能在更加宏观的领域作出贡献,并不只局限于自己学习的专业。综合以上,不得不说对新闻学院媒介素养训练有着重大的意义。笔者所探讨媒介素养的“软性价值”,在将来便或许成为必须的“硬性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婷婷.“弱势群体”与大众的知识鸿沟[J].东南传播,2007(12):43.
[2]魏薇.大学媒介素养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建构[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7:23.
[3]毛良升.哲学视域中的创新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2:20.
作者简介:李志方(1985—),男,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影视文学,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