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策略初探

2020-07-14邵夫林

科教导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高职生职业素养

邵夫林

摘 要 职业院校是我国现代化人才建设和培养的重要阵地,为社会经济建设输送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人才。企业与院校联合培养人才已经成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也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要趋势。我国当前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时期,高校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新的环境和问题,因此,要重视校企联动培育人才,重视从多角度、多渠道探索,提升高职生的整体职业素养。本文主要结合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现状,探讨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高职生职业素养提升的策略。

关键詞 校企协同 高职生 职业素养 培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5.081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an important posi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training of modern talents in China, and provide skilled and applied tal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economy. The joint training of enterprises and colleg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talent training in the new era, and it is also the necessary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in the perio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lso facing new environment and problems. Therefore,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s of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pay attention to the exploration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channels,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motion under the mod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Keywords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cultivation

1 高职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分析

从理论上分析,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了职业意识、道德水平、能力建设、实践水平等多方面的内容,是职业人自身职业行为、价值取向和行为的重要体现。研究显示,大多数企业在人才选择中,最关心的是求职人的爱岗敬业精神、道德水平、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职业道德水平较差、缺乏爱岗敬业精神、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员工,企业会存在很大的担忧,担心其在后期的工作岗位上做不好、做不长远,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这些都是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具体要求的体现。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也要重视高职生的职业素养问题,培育满足企业职业素养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分析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主要以90后、00后为主,他们生长在网络发展时代,从小接受到的思想较多,且物质条件较为丰厚,很多学生的成长环境较为好,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同时,很多学生在高职院校的学习过程中,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忽视了对专业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科学定位,影响到职业素养的培育,最终出现发展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影响到后期的就业状况。因此,在学生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才能更好地促进高职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培育更多符合现代发展的人才,在人才培育中,要坚持以生为本、质量优先、特色发展的重要原则,重视专业课程建设,丰富教育资源,在职业素养提升的同时,加强专业建设,最终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 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现状及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人数不断增加,同时就业压力不断增加,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因此,要认真分析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了解企业发展,分析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问题。

2.1 职业素养认识不全面

高职生在学习中,很多对职业素养缺乏系统性和全面的认识,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学生认为职业素养就是职业能力,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提升,尤其是职业意识和道德水平等,这些隐形的反而是最重要的方面,对学生后期的职业发展影响较大,如果不加以重视,影响到高职生未来的择业和发展。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职业能力的重视程度较高,认为自身能力的提升对未来的社会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往往忽视了职业素养其他方面,最终忽视了自身整体职业素养和水平的提升。

2.2 高职院校对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很多高校忽视了对职业素养系统性全面的开发,只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简单讲解,缺乏系统性和普适性的教学。很多高校虽然认识到了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践行过程中,多是将职业素养课程作为学校的选修课程,课时相对较少,对学生此门课程的学习没有强制性要求,教师也忽视了对课程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研发,或者是按照职业能力指导课程进行教学。此外,在学生专业课程学習中,忽视了职业素养课程内容的融入,缺乏对职业道德、意识等方面的引导,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2.3 教学方式需要革新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职业素养课程教学中,多是以理论知识讲解和教学为主,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模式,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觉得课程学习并不重要,只是机械化地听教师讲解,没有吸收消化,对自身的行为规范等缺乏指导意义。

2.4 校企合作办学程度不深

我国教育教学机制仍然处于建设发展阶段,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我国虽然有了多年的实践经验,但是具体实践中仍然需要进一步拓展,当前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性和意义,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需要做好的事情,与企业发展关系不大,这种错误的认识影响到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积极性,高校人才建设中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较少。人才培养中企业只是一个旁观者,影响到校企合作的深入融合发展。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课程教学中,企业不能及时与高校探讨自身的人才建设和发展需求,企业自身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缺乏联合,最终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自身的建设实际。

3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策略探讨

3.1 职业素养培育与专业课程学习结合

高职院校在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将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加以融合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先做人,再做事,重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除了专业的职业素养课程学习,要在专业课程学习、教学实践活动、校内外实习等活动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促进个人成人、成才。

3.2 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教学任务需要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完成,从而形成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形成双师型的制度。高职院校教师的理论水平相对丰富,但是实践能力和经验相对不足,在合作推进中,一方面,需要要重视对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考核,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在参与企业活动中,了解最先对职业素养的要求,对技术水平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提升自己;另一方面,要发挥企业师傅的带动作用,选用品德高尚、吃苦耐劳、业务熟练、爱岗敬业的企业优秀员工,通过进校宣讲、学生实践实习指导、与教师沟通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等措施,加强企业师傅、高校教师的沟通和协作,以良好的品质和高超的技术水平感染学生,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同时,企业育人过程中,要派选师傅对学生的岗位技巧、技术理论等进行讲解,采用集中指导和个别指导结合的方式,并向学生宣讲企业发展文化,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知识感染和熏陶学生,激发其形成爱岗敬业等良好品质。

3.3 深化校企合作,发挥第二课堂的培育作用

职业素养的培育,要贯穿高职生整个学习生涯过程中,从大一学年开始抓起,除了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还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首先,要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宣传推广,高职生进入高校学习,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开展职业素养相关的主题班会、宣讲会等,利用第二课堂,加强对职业素养的宣传,让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其次,对自愿报名参加第二职业素养培育的学生,安排专门的教师和团队进行培训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咨询信息,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对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进行指导等工作;最后,丰富职业素养培育的活动形式,

开展职业素养活动调查,根据职业素养的内容,设置职业意识、道德水平、职业态度、实践水平等不同的活动模块,对不同模块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测试,并围绕这些模块设置不同的活动,引导学生在互动参与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在职业素养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和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对学生的活动参与进行指导,并对学生的活动参与情况进行记录分析;最后,不断完善职业素养提升活动的模块。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发展对人才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实践中要及时更新和完善职业素养培育方案,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完善模块的内容,并结合新时期学生的发展特点,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活动的跟踪。教师对学生后期就业做好持续的跟踪指导服务,并对成功就业的优秀毕业生进行宣传,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的发展阶段,要结合时代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深化校企协同合作育人,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靖国华.职业素养培养导向下高职院校德育课程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9(19):74-77.

[2] 陈益飞,赵斌.基于职业教育的校企协同合作探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4-6.

[3] 汪发亮,赵燕宁,陈燕君.基于政校企行协同合作下的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36(01):122-126.

[4] 赵淑琪.校企协同构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8.20(05):63-67+71.

[5] 叶彩虹.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育人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10):56-58.

[6] 武雪周,刘瑾.高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德育问题探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8.34(04):65-68.

[7] 唐细语.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与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8(04):121-125.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高职生职业素养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校企协同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分层培养体系探究
职教集团视域下校企协同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