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

2020-07-14王德玲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王德玲

【摘要】对于高等教育来讲,其产出经济效益,和其他产业对比,存在一定差异性,本文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针对影响其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如何促进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增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建言献策。

【关键词】经济效益;影响因素;高等教育

经济效益即为产出和投入的比值,但教育产出属于间接的,所以,高等教育经济效益,主要指高等教育的间接产出和投入之间的关系。针对此项经济效益展开研究,需要优先明确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了解对其存在影响的各类因素,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其增长和发展。

1、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因素

1.1高校的管理模式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普遍单一。对于我国高校来讲,应用较为广泛的管理模式包括混合、集权及分权模式,基于管理模式差异性,相应的财务管理模式也会存在较大不同。不论是应用哪种管理模式,高校都应注重取长补短、资源整合,因此,各高校管理人员需要基于对现实状况的充分考量,再进行政策的定制[1]。

1.2高等教育的生均培养成本

高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投入的成本,是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研究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科学预测和计算高等教育的生均培养成本,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经济投入的科学合理,才能保障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个别人员表明,教育过程中投入的资金即为培养成本,从更为精准的角度上来讲,事实并非如此,即便是,也并不完全是。

举例来讲,现阶段高等院校设置的财务及会计制度相关内容中的修缮及设备采买费用,特别是一些金额较为庞大的由于维修和采买设备产生的固定资产,由于一次性投资,可对相关的教育或者业务活动进行多次的参与,同时,在一段时间中可以被多次应用,同时可维系原本的实物状态和应用价值。显而易见的是,将其一次性的纳入当年的培养成本中,势必会导致教育成本出现不合理、不均衡等问题。所以,需要提取折旧,并按照年限进行成本的分摊操作。因高等教育提供产品普遍存在特殊性,因此高校培养成本需要基于高校所培养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的规范性费用消耗,展开具体计算。

1.3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

对于高校来讲,其财务管理模式是能够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是由于合并以后才成为规模很大的高校,所以,其经济活动的量相对很大,并会继续增加,活动的内容、覆盖的领域和涉及内容也会日渐广泛化。学校内部创设的内部监管及经济责任机制,由于不完善等原因的影响,难以发挥较高实效性,执行的质量也相对较低,也缺乏创设健全的贷款风险及对外投资管控等。上述因素均对高校资金的使用存在一定影响,从而会对高等教育经济效益造成影响。

1.4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

高等教育的成果即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毕业生,其受高校专业设置影响较为明显。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社会对于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高校毕业生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而现阶段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和社会需求不符;一些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高校中却鲜少甚至没有设置。这种矛盾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渐突出。倘若基于全国范围加以分析,这已经导致了较为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对高等教育经济效益造成了影响。

1.5高等教育的投入

在评判学生培养成本优势和劣势时,并不能只将支出的大和小作为依据,提高教育投入力度,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本物质保障。基于投入和產出层面分析,针对高校教育进行的投入,是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其中,涉及各区域政府及国家等对高等院校的投入和社会组织、个人等对高等院校的投入和捐赠等。

结合相关文件内容,高等院校可以创设基金制度,该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有助于推动高校科技研发、产业创办等的发展,可促使学校的内外投资渠道数量增加。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为高校科学、高效地应用现存资源,大幅提升各类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予以政策支撑。

2、扩大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措施分析

2.1注重管控教育投入

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针对高校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多,但现阶段,部分高校在经费应用方面还具有一些问题,导致高校间竞争日益激烈化,且诱发了一系列的恶性竞争。部分普通高校自身师资水平较低,缺少足够的经费支撑,所配置软硬件设施设备难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由此,想要促使高等教育实效性的提升,理应注重针对教育经费开展科学规划及应用设计,针对各类教育投入,创设健全的管控制度。创设政府主管、其他组织发挥辅助作用的多元化投资模式。同时,各高校需要支持教师开展科研创新,并建设对应的奖罚激励制度,对取得优异成果的教师进行力度较大的奖励,如此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增加[2]。

2.2科学明确高等教育收费调整幅度

高等教育收取费用,除由于物价起伏、通货膨胀等原因需要进行调整以外,需要在相应的期间内维系在平稳状态下。可考量应用其他国家收费听证会等形式,明确各类收费标准。在设置最高限额时,需要对高等教育针对个人的收益率超过银行存款利率加以充分考量,有助于防止由于投资无法获取期望回报,而导致的此类社会问题产生。

2.3创设科学管理模式

积极创设科学管理、高质量工作的财务管理模式,即便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和其他企业经济效益存在差异性,直观性相对较低,但其却是社会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和具象表现,理应提起社会关注,特别是针对一些主要的教育管理部门而言。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知识进行科学化的生产和应用等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作用愈发重要,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传播的高等教育,在各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据位置愈发关键,基于教育经济学视角,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影响因素也相对较多。

参考文献:

[1]李忠岘,冉启伟,周蕾.从服务经济视角对现代职业教育建设和发展途径的探索[J].高教学刊,2020(12):64-66+72.

[2]吴薇,姚蕊.爱尔兰国际学生招收的经济效益增长概况及其原因探析[J].世界教育信息,2020,33(03):18-25+39.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