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品格素养的高中语文评点式阅读教学之我见

2020-07-14陈庆勇

考试周刊 2020年55期
关键词:评点高中语文文本

摘要: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思维、审养、文化传承等语文学科各方面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评点式阅读,学生将感受的“评”与品味的“点”相融合进行阅读学习,实现了“读”和“写”效能同步达成的阅读学习目的,进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从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活动方式、以阅读情境创设、以引导联想和想象、以树立学科自信和品味五个方面入手,对高中语文高质、高效开展评点式阅读教学策略展开探究,旨在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不断得到强化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评点阅读;核心素养;主体;探究活动;情境;联想和想象;文化品格

评点阅读,即在阅读过程中将对文本的所思、所想以文字的形式进行体会式记录表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评点阅读这一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教与学之间的顺利转化,同步提升学生“读”和“写”的能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获得优良的阅读体验,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也至关重要。核心素养和新课标理念引领下的高中语文评点阅读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和教学内容实际,创新教学策略,进而以符合学生认知和心理的教学活动,切实对学生语言、思维、审养、文化传承等语文核心素养各方面能力进行锻炼培养,从而促进高中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评点式阅读

基于新课标要求出发,高中语文评点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富有情趣的阅读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助力学生个性化体验的生成,促使学生思维情感的不断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趣。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理解的情况要给予包容,确保在文本理解方面的深度与宽度得到增强,这对于评点阅读的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内容以及阅读角度方面,要允许学生进行自由化的选择,疑问设置不受时间方面的限制,阅读活动也不存在方式的限制,这就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围绕文本内容出发表示赞同或者质疑,找准分析的关键点,进一步做出阐述,并进行拓展延伸,这就能够确保个性化阅读获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开展评点阅读时的符号标记的运用,让学生对自认为较为重要的字、词、句进行标记,以符号进行评点既直观又简捷,便于学生的操作和记录,这就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切实提高评点式阅读学习效率。

例如,在开展《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过程中,为引导学生就阅读进行评点,教师可做出引导和预设,促使学生从题目出发,提出价值性问题:“为什么是像山那样思考?”“荒野带给我们什么启示?”等等,通过个性化问题的设计,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个性化评点阅读的有效开展。同时,引导学生对文中关键性词语或精辟的句子,以横线“”进行标注,以竖线“‖”来对文中的段落进行划分,对不解的地方以“?”标注,通过有效利用各种符号,学生对整个文本的重难点及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明确。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对于学生在个性化阅读评点中所出现的错误,要保持宽容,以耐心引导和鼓励为主,找准时机介入,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

二、 以探究活動方式推进评点式阅读

学生个性化阅读评点活动的开展,受到学生个体阅读水平、理解能力等多项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散乱或者低效的情况,学生的表述逻辑性不足,或者存在阅读评点雷同的情况,这就无法保证高中语文评点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此种情况,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科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就问题展开探究,这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思维深度提升。基于评点阅读的特征出发,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围绕价值性问题来开展深入思考,这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中,对于孔子为何哂由?为何认同曾子之志?显然是本文的重难点。光靠纯文本的解读是无法深入理解其中的奥秘。可以借助《论语》整本书的相关章节、朱熹的《论语集注》、王阳明《传习录》、李泽厚《论语今读》等参考资料,从更宏大的时空、从不同时代的名家大师的点评去理解孔子的评价,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徜徉于更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志”心之所之也,四子的人生理想的格局、境界、气象、阶段不同。无论是波涛汹涌的知识巨浪,还是暗潮涌动的细细品味,都能使学生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可见,通过评点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够从研究性问题入手,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涵,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强化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

三、 以阅读情境创设开展评点式阅读

高中语文评点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融入阅读情境中,通过阅读环境的塑造以及阅读取向的调整,来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进而有所收获。就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对于教材文本的阅读积极性不高,阅读取向已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自经典向时尚转变。在校园阅读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高中语文阅读评点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积极探寻可行的评点阅读方式,确保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在这一方面,教师可创设阅读情境,将评点阅读融入阅读情境中,引导学生深刻感知文本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展深刻思考。

例如,在开展《祝福》一课教学过程中,评点阅读教学的开展要转变以往教学重点,在小说主题的发掘方面,不再局限于祥林嫂命运悲剧原因,而是将祥林嫂与周围的人物联系起来,在评点阅读过程中,通过鲁四爷、四婶、柳妈等诸多人物之间的协调,构成系统化的人物关系图,同时,引导学生重点思考鲁迅为何几乎一字不改,前后两次大段写祥林嫂痛失阿毛的那段自我责备和悔过,在情境中反复朗读这两段话,体会其中情感的异同,在创设的这一情境中以祥林嫂为中心,在丰富的阅读情境下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评点活动,这就无形中加深学生对于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感悟,找到阅读评点的重点,更为精准的探究文本的主题,促进读写有机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成效也能够得到明显改善。

四、 以引导联想和想象开展评点式阅读

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作者会刻意进行留白,这给读者发挥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中语文评点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侧重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对文本预留的空白空间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而较为圆满地补全作品的残缺、接续中断的线索和挖掘出隐蔽的深层次内涵,达成深度解读文本,切实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文本留白比较常见的位置,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时也会运用在文章中的景物描写上。例如,课文《边城》的结尾:“这一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让学生对这一句进行联想和想象式的评点发挥,最后学生皆以“较为感伤”的口吻进行点评,进而找准和明确了整部作品的“感伤”基调。而在学习诗歌《孔雀东南飞》时,诗的开头一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头就促使学生进行联想,学生结合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评点出这一“比兴”手法的运用,旨在突显焦仲卿与刘兰芝二人之間那难以割舍的情分。学生通过发挥联想和想象对作品的重要部位语句进行评点,较好地填补了作者刻意留下的空白,从而切实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和内化。而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所衬托出来的留白,同样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学生结合浓浓的景物进行评点,进而深刻把握作品的内涵。如教学话剧《雷雨》时,引导学生对鲁侍萍所说的:“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一句中“省略部分”和“语义转变”进行联想和想象评点,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更为深入而准确地把握作品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

五、 以树立学科自信和品味开展评点式阅读

润泽阅读生命成长,树立文化品格素养。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评点式阅读,能够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更为宽广的平台,为学生语文知识运用提供更为高远的视野。长期科学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评点式阅读,学生语文读、写运用能力逐步扎实提升,无形中提升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优秀作品所蕴含的高尚美德,熏陶着学生的审美品位。评点阅读实践中,促使学生作文素材积累更为丰富,写作运用得心应手,而学生结合生活实践经验对阅读作品进行评点,这同时也是在运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开展实践验证,进一步提升知识的认知水平,这就较好地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丰富完善自我,提升自我,逐渐树立学科自信,提升学科品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精心设计和富有耐心地引导学生开展评点式阅读,让语文阅读课程去承载多元文化教育,让学生在互相欣赏、互相包容中学习,与自我对话,与他人对话,与生活对话,与世界对话,与民族对话,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体系,完善人生理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总之,新课程及语文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高质高效开展,应侧重采取评点阅读的方式,进而增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深入沟通。创新的评点阅读教学活动引导与学生自主阅读并用,强化学生对于文本内涵的理解,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有效培养学生优良阅读习惯,这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郑秀钦.浅谈高中语文课堂评点式阅读教学[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2).

[2]朱茂林.推动评点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2016(11).

[3]李美丽.基于评点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学语文,2014(3).

作者简介:

陈庆勇,福建省晋江市,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

猜你喜欢

评点高中语文文本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书评点讯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让自由评点与专题评点“比翼齐飞”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