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创业团队组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07-14杨喜堤肖军森

中国商论 2020年13期
关键词:组建大学生创业管理

杨喜堤 肖军森

摘 要:当前随着国家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加,高校鼓励创业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者人数每年都在快速上升,但由于高校大学生缺乏工作及创业经验,对社会认知较少及准备不足等问题导致在组建创业团队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问题,影响团队的创业进度。本文旨在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组建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帮助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团队能够良性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创业团队  组建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7(a)--02

事实上创业是一项充满风险的活动,在创业过程中随时会因为团队管理、市场波动及政策变化等因素导致创业的失败,而对于大学生更是如此。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虽然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及学习能力,但社会经验及管理能力相对缺乏,在团队的组建管理上没有经验,这些问题都会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产生影响。

1 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组建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1.1 团队成员之间暴露出的问题

1.1.1 团队成员职能划分不清晰

大多數高校大学生因为一直在高校学习,缺乏管理实践经历,管理经验大多缺乏甚至空白,在创业团队组建的管理过程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绝大多数创业团队都是属于“星状创业团队”——即以某人为核心进行的创业团队。这种团队由于单核心,往往导致该创业团队在很多方面缺乏专业人才,团队成员间的能力极容易出现重叠,团队成员之间不容易形成能力互补,使得核心人员在进行团队协调时难度较大。团队创业过程中面对一些问题时,因为缺乏各方面人才会使得核心人员在进行决策时缺乏全面性,从而影响整个创业团队的发展。

1.1.2 团队成员间协调能力较差

由于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来自各个高校,因此在管理中不易管理,管理层职级不够清晰,管理人才难以在团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团队内的成员个人素质参差不齐,能力具有差异性,创业团队成员在团队发展过程中思考问题都基于自身角度出发,使得团队发展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妥善解决,最终影响整个团队的成长。

1.1.3 团队成员间没有信任基础

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来自各个高校,都是因为相同的目标才组建的创业团队,在平时并无太大问题,但在团队遇到问题需要及时作出决策解决时,当成员间意见不一致或失去话语权及自身利益受到影响时,都会影响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随着时间会对团队成员的工作造成束缚,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1.2 个人与团队的目标冲突

一个创业团队的目标往往是从团队未来发展方向去考虑的,而高效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缺乏社会经验、另外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考虑问题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看重自己利益及发展,因此很容易与团队的目标产生冲突,而在成员缺乏大局观时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又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因此在团队发展过程中因为个人与团队目标的冲突会使得个人在工作当中会有压抑感,进而将这种情绪传给团队其他成员,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环境。而团队的核心人员因为是团队的决策者,因此在作出决策时没有其他人给出相应的建议,使得作出的决策会带有武断性,在未了解实际情况下就会作出决策[1]。

1.3 团队成员间缺乏有效沟通

沟通是团队成员解决问题、表达观点的重要渠道,在高校大学生团队中有效沟通显得更为重要。作为各个高校的大学生,每个人对于某件事都有自己的观点,若是团队成员间不及时进行沟通,在工作当中每个成员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展工作,这样就会大大降低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若是团队成员想法与核心人员的想法不一致时,双方很容易就此观点产生冲突。长久下去团队成员在开展工作时就会出现消极怠工情况,工作积极性受到挫败,整体工作环境都会就此恶劣下去。

1.4 错误的绩效管理

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来自各个高校、各个专业,彼此之间生活经历、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都不相同,因此创业团队在创业过程中的绩效管理容易出现以下两种错误。

1.4.1 将工作行为作为考核重点

在创业团队的管理过程中为了对团队成员进行约束,容易出现将绩效管理的重心放在对团队成员及团队的工作行为上,因此常常会制定出规矩繁多的工作制度及大量的工作汇报,将团队成员的工作时间耗费在遵守工作规则及汇报上,这种严格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发挥管理者所期望的作用,这种制度使得团队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同时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团队的工作活性及创造性。

1.4.2 强调团队成员的自我管理

在创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容易出现让团队成员自我管理、自我决策的情况出现。然而这种制度会使得团队遭受更大的损失。对于每个问题成员之间因为经验及阅历上的局限性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若是不进行沟通直接让团队成员自行解决往往会造成更大的损害,同时团队成员之间也会因为缺乏沟通在默契度上会更加缺乏。

2 高校大学生团队组建问题解决对策

2.1 以团队目标为核心建立管理制度

以团队目标为核心建立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要确定创业团队的目标,避免因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的冲突影响目标的进展,创业团队所有成员都以完成团队目标为核心开展工作,保证成员的工作方向与目标一致,塑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这种工作氛围下每个成员都会自觉地完成自己任务并自发对团队进行管理,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联系,在以团队目标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下让创业团队的发展方向朝着预定目标进行,在推动团队发展的过程中也使得团队成员自我得到了成长,提高成员之间的综合素质及自我约束能力,让整个团队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下稳步发展。

2.2 管理方法科学化

在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间较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就是绩效管理。团队成员来自各个高校各个专业,因为同一个目标加入团队,成员之间能力素质都不相同,如何将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使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较大的差异性在弥补团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给团队的管理提高了难度。而通过绩效管理可以使得团队成员的能力得以区分,能够针对不同成员的能力进行妥善安排,保证每个人的能力与其工作难度相匹配,也保证工作贡献与利益分配能够公平。在团队发展过程中出现矛盾时也可根据自己管理者的身份进行协调解决冲突,在保证每个成员能够稳定工作时根据团队发展及个人能力合理安排团队绩效,保证团队成员跟随团队一起提高[2]。

2.3 进行有效沟通

有效的沟通能够保证团队成员的工作在一个方向上。在团队的每次决策或会议当中,每个成员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而因为个人的经验等方面受限因此所形成的看法总是不全面的,但在会议当中团队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后,将自己的觀点与团队其他成员观点进行对比,了解他人所想,使得团队所作出的决策尽可能地兼顾各个方面,保证所作决策的正确性。同时通过有效沟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团队成员的参与感,使得团队成员在工作当中更具有积极性,主动做好手中的工作。另外团队成员之间进行沟通可增加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及信任,对于团队成员之间的相处具有较大的好处。而有效的沟通一定是在自己的看法之上进行重点阐述,针对每个人所总结出的东西要做好记录,会议后形成会议纪要记录沟通内容[3]。

2.4 建立激励制度

合适的激励制度可以极大地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增加工作效率。团队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成员疲惫、怠工、消极等负面情绪出现,这些主观性的东西单纯靠沟通是无法解决的,因此需要合适的激励制度适当对团队成员形成激励。激励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物质激励及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包括对团队成员适当的人文关怀、最近生活状况的关系、适当的口头表扬以及树立榜样让成员学习等;而物质激励则包括金钱、奖品等奖励方式。通过多种激励方式并行而保证团队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2.5 培养团队精神

团队成员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之后,在奋斗过程中需要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团队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团队成员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相应的也有自己所不擅长的,在面对问题时光靠一个人往往无法解决问题,因此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团队配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也能够培养团队的凝聚力、信任感,让每个成员都认识到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分子,共同为整个团队的发展做出自己贡献。提高团队成员的参与感,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相互学习、成长、进步[4]。

2.6 建立双层考核制度

团队的发展除了激励制度保证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之外,也要建立个人与团队两者的双层面考核,在衡量个人在工作中做出的贡献外还考核团队的成果,让团队成员有集团荣誉感,认识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分子,而不再继续单枪匹马进行工作,在实际工作当中学会与他人配合,将所参与团队做大做强。通过个人与团队双层面考核的制度,让团队成员在工作中具有团队意识。

2.7 以团队目标为核心的绩效管理

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都是因为同样的目标聚集在一起的,团队目标的实现及团队的发展是团队成员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在建立绩效管理时要以团队目标作为核心进行管理,培养团队成员的工作责任感,提高团队成员的参与度,让每个成员都能真切感受自己对于团队目标的实现所做的贡献,在实际工作中总保持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团队工作当中去。其次在管理过程中应以指导、协调为主的管理方式,善于引导团队成员的工作思路,将团队成员的创造性激发出来,而不是单纯地将工作方法机械的交给团队成员去做,让团队成员在创业过程中能够伴随团队共同成长[5]。

3 结语

高校大学生因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及团队管理经验,在创业团队组建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只要团队成员万众一心,运用合适的方式让其能够妥善解决团队组建过程中的管理问题,保障团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张志伟,单丽.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05).

程俊红.大学生创业团队组建及其管理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27).

钱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08).

王永友.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基本框架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王辉.中国大学创业教育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05(06).

猜你喜欢

组建大学生创业管理
民办院校非专业合唱团的组建及常规训练
“互联网+”促进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思考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