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生涯,梦想起航

2020-07-14吴飞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17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高中生

吴飞云

〔关键词〕生涯教育;生涯唤醒;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7-0050-05

【活动理念】

设立高中生涯教育是适应新课程和新高考改革的现实需要。新高考的本质是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让学生对自己整个高中学业,以及未来的人生做出一个好的规划。

根据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高中生处于生涯探索阶段(15-24岁),此阶段主要的发展任务是通过生涯探索,增进生涯觉知,逐渐澄清发展方向,以完成生涯计划和准备。每一阶段都是为下一阶段做准备,学会合理规划好高中三年的宝贵时光,能够帮助学生科学选择职业发展道路,创造更好的未来。此阶段若发展不好,势必影响学生以后人生阶段的发展。

高中阶段是选择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时期,职业生涯发展问题直接摆在每个学生面前。高一选科之前,需要确定将来报考专业等,但大部分学生非常迷茫,对高考信息不了解,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或不知道如何规划,目标不清晰,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由此造成迷茫、焦虑、学习动力不足、错误选择等问题。

生涯规划意识的唤醒,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唤醒目标意识,人有了目标意识,就有了奋进的动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中明确指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本课拟选职业生涯规划系统中非常关键的第一步——生涯觉知与承诺,唤醒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帮他们学会树立目标,初步学会生涯规划。

【活动内容】

1.生涯规划的概念和意义。

2.了解车日路模型:由著名生涯规划专家古典提出,指生涯规划最核心的三个要素:自我—目标—路径。

3.将车日路模型联系学生的现实,与新高考改革下的选科选专业等需求紧密联系展开。

【活动对象】

高一学生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感悟生命的短暂性,了解生涯规划的概念、内容,联系新高考改革,感悟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明晰以后探索的方向。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关注生涯发展,唤醒生涯规划的意识,唤醒学生对未来的期待,激发学生生涯规划的动力。

技能目标:学会运用“车日路模型”这个工具,初步尝试生涯规划。

【活动重难点】

让学生感悟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学会树立目标,唤醒生涯规划意识和动机。学会设定高中三年规划并落实到行动。

【活动方法】

认知法、操作法、行为改变法

【活动时间】

40分钟

【活动准备】

课前分发“人生900格”“车日路模型”学习单,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阶段(5分钟)

活动一:人生900格

背景音乐:《时间都去哪儿了》

老师:同学们,欢迎进入生涯规划课堂。首先,我们玩个热身游戏。

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人生900格”。假如按中国人的平均寿命75岁算的话,人这一辈子,大概75×12=900个月。每个格子代表一个月,那么人的一生就是900个格子,你这一生都握在自己手里了。

请问你现在几岁?请你把之前度过的岁月用彩笔全部划掉。时间是不会回头的,请你狠心地划掉。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丝毫不等我们考虑全面,就把我们带到了退休的年齡,你想多大年龄退休呢?60?请把退休后的岁月划掉。

每天我们通常睡觉6~8小时,占去一天的1/4到1/3,请狠心地划掉。

我们还要吃饭、社交、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逛淘宝,长大以后拍拖、生子、带娃等,又悄悄流失了1/3,请狠心地把它划掉。

随着每一段引导语,屏幕呈现相应长度的表格。

已经完成的同学,请把表格举起来,看看还剩多少?

思考并分享:

1.你还剩多少时间为未来努力奋斗?

2.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环节?为什么?

3.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学生:我画完后只剩下218个格子,18年。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玩游戏、带孩子等的时间,感觉耗了很多,剩下的时间并不多了,好心痛。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自己的梦想要努力去实现。

教师小结:我们仅剩的,可以为生涯增值、为未来努力奋斗的时间,真的很短。该如何规划这有限的生命,创造精彩的人生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唤醒生涯,梦想起航。(亮出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人生900格”的游戏,引出主题,让学生深刻体验到生命的短暂性、时间的有限性,尤其是为生涯奋斗的时间非常短暂,树立珍惜时间和生命的理念,激发生涯规划的意识和动机。

二、生涯规划正当时(15分钟)

通过小游戏引出生涯规划重要工具——车日路模型

介绍:车日路模型是由著名生涯规划专家古典提出的,是加速成长的工具,车、日和路对应了生涯规划最核心的三个要素,即自我—目标—路径。车代表自我,即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日代表目标,包括职业发展目标是什么,5年或10年长期目标是什么,3年中期目标、1年短期目标是什么。路是希望经过的路径,如何达到最近的目标,通俗地讲就是探索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怎么去。

自我—目标—路径三者统一,才能顺利到达自己设定的目标。大部分时候,这三者没法完美统一,这时有三种策略可以选:做自己、升级车、选好路。做自己:从自身出发,去想去的地方,走最适合自己的路。升级车: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成长,要从自己身上开发资源,死磕自己,持续增值。选好路:选择一个让自己持续增值的路径。

1.请闭上眼睛想象

假如你是一辆车,在一个周六的早上,你有足够长的时间,准备开始一段向往的旅程,走在一段公路上——

你是一辆什么车?

你准备开去哪里?

你沿途希望经过什么地方?

2.请学生分享

学生:我是一辆家用轿车,准备去北方的一座天文博物馆,去那里观看星空。我很喜欢天文。个人喜欢热闹的地方,但同时也喜欢一份平静,所以我沿途经过的地方既有繁华的都市,也有让我停靠休息的驿站。

这个环节注意: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真实地联系自身的兴趣、性格等,探索路径和目标与自身匹配不匹配,而不是去比较哪种车更好。

3.引出车日路模型

(1)车——自我:我是谁?

车——你是一辆什么车: 性能、底盘、动力

跑车?越野车?家庭轿车?卡车?自行车?

自我——我是谁: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

兴趣:喜欢做什么?性格:适合做什么?

能力:擅长做什么?价值观:最看重什么?

思考自己是什么车,是为了避免,如明明是一辆跑车,却莫名其妙驶入了越野路,底盘被刮得吱哇乱响,那样怎么跑得动?

联系现实:

一个很粗心的人去做外科医生,是一种灾难。

据调查,57.8%的大学生对所选专业非常不满意,要求换专业;现在每年有四五十万大学生因为不喜欢所学专业、厌学,读不下去而退学。

提问学生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模型启示一:选择与自己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匹配的专业和职业。

(2)日:目标——我要去哪里?

准备开往的地方:这个阶段的目标

你的职业发展目标是什么?5年长期目标是什么?3年中期目标、1年短期目标分别是什么?

有些人看到路口就拐,看到有车就超,最后到了一个谁都不知道的地方,没油了。这种情况肯定让人迷茫。还有的没想好就上路,走一半盘山公路才发现自己马力不够,准备不足,退也退不回去了,这种情况就是焦虑。

提问学生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模型启示二:目标是导航,学会设置目标:长期、中期、短期。

(3)路:路径——我怎么去实现?

你明明要去东边,却莫名其妙拐上了去西边的高速公路,下不来了。心中纠结可想而知。

联系现实:

新高考改革后,考生必须根据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填报专业和院校。如果你明明想做医生,但你选的科目是历史、政治、地理,就不可以报考医学专业了。

去年浙江有些考生,高考总分还不错,但因选考科目不符合要求,而与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失之交臂。很多学校开设了小语种:日语、法语、西班牙语等,深圳一个学生,成绩不好,但通过学习意大利语,以小语种升学的方式考上了意大利一所名校。

新高考改革后,升学路径就有二三十种,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呈现幻灯片:選科问题的背后是什么?

教师引导:选什么科—报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是一个逆推的过程。

提问学生。

学生回答:选科问题的背后其实是你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你要以此为目标,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比如我要成为一个被别人所需要的人,能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我就想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然后我可能会选择师范专业,为了报师范专业,我可能会朝文科方面去发展。归根结底,选科问题的背后告诉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为以后做准备了。

模型启示三:选科的背后是生涯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

可见,生涯规划是每一个高中生的迫切需求。

4.什么是生涯规划?

幻灯展示:

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愿景,对生涯进行积极的探索、准备和计划的行为。通俗讲,就是帮你搞明白:你是谁,你想去哪里,怎么去。

5.观看视频《十年后的你》

边看边思考:当年起点一致,为何多年之后差距这么大?

学生回答。

师总结:

可见,今天的生活,其实是由昨天你做出的选择和规划所决定的;而十年后甚至未来的境遇,则由今天的选择和方向而决定。生涯规划越早,目标越清晰,越容易成就未来。

生涯大师金树人名言:生涯规划就是将一个人托付于某个目标的一种安身立命。人为自己设下目标,带出希望。所有行为将会指向这个希望,活出意义来。

过渡:提出问题—— 你的梦想是什么?

高中三年如何规划生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下面,我将带领大家进行一次冥想旅行,一起听听你内心真实的声音。

设计意图:通过“车日路模型”帮助学生了解生涯规划的概念和内涵,并结合新高考改革热点,联系选科、选专业和职业等,让学生体会切身需求,感悟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唤醒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和动机;生涯规划意识的唤醒,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唤醒目标意识,人有了目标意识,就有了奋进的动力,通过车日路模型的讲解,结合视频和名言,启示学生认识树立清晰目标的重要性,激发确立目标的意识和动力,并为下一环节的探索做铺垫。

三、生涯规划三部曲:寻梦—筑梦—追梦(18分钟)

(一)寻梦:寻找梦想

活动二:冥想旅行——倾听内心的声音

播放放松的背景音乐。

指导语:

现在请大家把身上的手表、眼镜、多余的东西摘下,选一个你觉得最舒服的姿势坐好,你也可以趴着、轻轻地闭上眼睛,全身心放松。

请你想象一段楼梯,你一步一步往下走,每走一步,呼吸就更加平缓、深沉,每走一步就进入更深更深的心灵深处……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很多梦想、很多愿望、很多想做的事……现在请你回忆并发现自己久已遗忘的梦想、想做的事、想见的人、想实现的愿望,在头脑中一一闪现……

想象眼前有一张白纸,请你在纸上写下那些想法。对任何出现的想法都不要评判和抗拒,你只要安静地等待沉积已久的心愿自然呈现,等待潜意识告诉你未来的方向……

好,现在,我开始倒数,5、4、3、2、1,请睁开眼睛,让眼睛适应一下光线,伸一个舒服的懒腰。从这个懒腰开始,你的生活将开始变化,你的潜意识会指引着你更有力量,更有信心,更喜欢自己。

全班分享:

1.你看到的目标或梦想是什么?

2.你的感受如何?

学生:在冥想中,我想起以前自己溜旱冰,摔斷手,去广州做了一场大手术。我觉得那个医生很伟大,很厉害,因为这边的医生做不了这种手术,我觉得广州的医生真的很厉害,所以我就想当一个跟他一样厉害的骨科医生。

老师:哇,看来这个受伤还是很有价值的,给你树立了梦想。那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学生:感受就是摔得很疼,躺了一个星期,打了两个月的石膏,很辛苦。然后,有这个目标后,高中三年就要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要选生物,学好生物和理科方面的知识。

老师:看来这位同学摔得非常有价值啊,虽然很痛,却为自己确定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这背后的故事还是蛮感人的。

小结:通过冥想旅行,我们大概找回了初心,看到了梦想,下面让我们通过“车日路模型”把它规划出来吧!

设计意图:通过冥想旅行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深入内心,唤醒学生初心,唤醒梦想,唤醒对人生价值和幸福的追求,同时也为下一环节的活动打好基础。

(二)筑梦:定制梦想

活动三:设计车日路模型

背景音乐:《快乐起航》

请大家拿出学习单:的车日路模型(详见附件)

以终为始,逆推分解,在模型图中相应位置写出步骤:

(1)日——目标——做自己。

先确定3年或5年目标,进而逆推分解高三目标、高二目标、高一目标。

(2)车——自我——升级车

升级车:为了实现目标,高中三年要提升什么能力?你的动力来自哪里?动力不足的时候,怎么加油?

(3)路——路径——选好路

如何达到最近的目标?你的路径清晰吗?可以拆分成哪几步?

(三)追梦:梦想起航

选出第一个需要立即实施的行动,并确定具体实施时间:

年 月 日 时

班级:                    签名:

完成后小组分享,并派代表全班分享。

学生1:我的3年目标是南开大学的化学系或土木工程系;我的高三目标是在高考时考620分左右,因为这两个系的录取分数都是比较高的,大概在610多左右;高二目标是化物地三科要学好,尤其是地理,因为地理成绩现在非常垃圾;高一目标是尽量快快乐乐地往前冲,冲啊,最后能够跟好兄弟一起考取心仪的学校。

高中三年要提升的能力,第一个是自主学习能力,因为一般都是老师催着我学习我才想学,第二个是复习能力……

学生2:……

小结:我建议大家把它贴在显眼的位置,时时看,不断修改和丰富。我相信,它会指引你们高中三年过得更高效,更有意义!

即使你当下还没有确立一个清晰且长远的目标,但你只要立足眼前的学习机会,并认真做好当前的事情,照样可以大有作为。

设计意图:利用“车日路模型”这个生涯规划工具,帮助学生进一步唤醒初心,唤醒梦想,明晰以后的探索方向和方法,学会以终为始,细化模型,将长期目标逆推分解,和高中三年的规划结合起来,将梦想跟现实紧密结合,落实在高中三年的行动中,初步学会生涯规划。

四、收获园(2分钟)

分享: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分享本节课收获。

学生1:人生有梦,各自精彩,宿命是自己写的剧本,与上帝无关。自己掌握自己所选择的人生。

学生2: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大步向前迎风走,去完成自己的理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一种人。

结束语: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探索,我们知道,生涯规划是每个高中生的切身需要,生涯规划做得越早,目标越清晰,越容易成就美好的未来。不过,生命的质量是靠眼前一步步踏实的努力走出来的,希望大家利用有限的生命,在行动中创造自己无限精彩的人生!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收获的方式,对本节课所思、所学进一步梳理,巩固和升华主题,激励学生进一步落实行动。

【活动反思】

亮点:主题选取近几年比较热的生涯规划,并选择其中非常关键的第一步:生涯唤醒。课程内容运用“车日路模型”一以贯之,并做了细化。内容比较新,紧密围绕新高考改革热点展开,贴合学生现实切身需求,并结合高中三年的具体规划,落实行动,兼具科学性、实用性、活动性、针对性和导行性等。

感动:学生的分享有很多的惊喜,高一学生的思想深度和境界超乎老师的想象。部分学生反馈,找到了或者更加清楚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注意:时间的把握。最后一个设计车日路模型,未完成的部分可以作为课后作业继续完善。如果课时安排充裕,可安排两个课时来上,这样学生的讨论和探索可以更充分。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中山中学,惠州,516211)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高中生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学生情绪智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生涯中的选择
北京中学课堂兴起“生涯教育”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