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教研工作的精准实施

2020-07-14靳立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

【摘 要】用核心素养的理念去落实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的课程标准,是教研组的工作基调。差异性地践行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的课程标准,是教研组应该努力追求的方向。在语文教育中,如果把课程标准比喻成田垄,那么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便是活水,在教研实践中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学生成长的路径更加清晰,让语文教育工作更完善。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差异性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230-02

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推广应用使小学语文的教学面貌焕然一新,也为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的开展指引了新的方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在教研活动中的践行,不仅考验教研的常规质量,而且考验教研组的创新管理能力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在实际语文教育工作中实施的质量和力度。所以教研组应因地制宜地吸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规范要求和语文教学的教情、学情开展工作。教研组的教研工作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可以聚焦在规范教研、精准把控的思路之上[1]。

一、把握核心素养理念,关注教研工作实施的精准性与差异性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涵盖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不同的维度,每个维度各自有衡量的标准[2]。就目前语文教研实际情况而言,教研组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上,对于核心素养的施行有了一定的探索,但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以第三学段为例,该学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除了要让学生达到3000字左右的识字量之外,还要用课堂教学、训练和评价反馈等手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这项目标实际上是考验学生的日常积累与语感。除此之外,该学段增加了“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的目标,实际上这不仅是明确要求学生会写毛笔字,而且还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毛笔字内包含的汉字文化。低中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启蒙和规范,第三学段应该有所突破。与之同理,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高年级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工作在第三学段教研活动中都有不同的侧重点[3]。

第三学段的阅读教研活动可以关注默读训练、文本关键信息提取和理解、叙事性作品教学、诗歌教学、说明性文章教学、古诗文积累、整本书阅读等关键词。阅读层面的推论与判断、探究与发现等要素的践行可通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堂教研、测试竞赛等方式展开。以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的教研组活动为例,教研组9月份主要关注古诗教学进度,10月份主要关注整本书阅读,11月份主要关注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活动,12月份主要关注“精准改薄”的质量评测。在各个主题阅读月中,课堂教研、常规活动可以配套推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体验与感悟、欣赏与评价、表现与创造等语文学科素养。

另外,写作教学中,教师除了应加强记实类作文和想象类作文的训练,同时可以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重视作文讲评,重视作文提纲指导和当堂写作效率,引导学生记录生活,写好有关生活的作文,让探究与发现、表现与创造、关注与参与等语文核心素养的要素扎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另外,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容易成为各学段的教研工作的弱项,在小学第三学段的语文教学中尤其容易疏漏[4]。

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等层面的核心素养,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结合高学段的学情,除了有必要开展专门的口语交际研训和综合性学习指导,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两个环节融入识字写字、阅读、习作等不同层面的教研之中,用一种更经济的方式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课标中对于第三学段的目标解读不足三页,但如果从语文学科素养差异践行的角度来看,却有许多值得分析的内容。

二、把握核心素养理念,关注教研工作的整体性与延续性

将核心素养理念真正落实于小学语文第三学段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中,要求不同层次的语文教师对课标有精准的把控,这不仅是第三学段每一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立足点,更关乎第三学段语文研训的方向和质量[5]。

除此之外,为了践行语文核心素养差异性,第三学段的语文教研组除了要继续精准把握學段特征,基于课程标准有条不紊地推进本年段的研训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和低中学段教研组的衔接和磨合,关注课程的整体性和延续性,看到核心素养的发展性。五年级语文研训偏重在课程探索中实施语文核心素养,在向六年级的研训工作看齐的同时,也要注意和三四年级研训的衔接,精准把控研训方向,不断层、不突进、求创新、定方向。六年级的语文研训侧重实施语文核心素养,教研组在通过系列教研活动调查课堂、课程质量的同时,也将最大程度地发挥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向上推动师生了解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向下对低中学段及五年级的研训工作起到示范作用,指明小学语文研训的最终目的,力求帮助各学段的研训工作做出较为精准的目标定位[6]。

如果把语文教育比喻成田地,课程标准便是田垄,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便是活水,在教研实践中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学生成长的路径更加清晰,让语文教育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李霄文.小学生高年级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7.

[2]杨若男.语文核心素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3]郭家海.语文核心素养的三层落实路径[J].语文知识2016(15).

[4]赵福楼.核心素养: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与归宿[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

[5]张芳兰.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素养[J].教育界,2016(1).

[6]雷铭.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小学语文课读写结合教学设计[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1).

【作者简介】

靳立(1987~),男,汉,山东聊城人,一级教师,学历:硕士研究生,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小学语文教研管理。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语言建构的策略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实践
教育部出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
关注课堂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