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0-07-14胡建勋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培养创新教育

【摘 要】随着教育模式改革的深化,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对于一个国家极为重要。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意识,可以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教育需要创新,国家需要创新,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符合我国关于创新的国家政策。

【关键词】创新;培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218-02

一、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我国教育工作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教师起着为学生指点迷津的作用。伟大的诗人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阐述了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处理好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教师教授学生知识,学生更加尊重教師,形成良性循环,让学习变得更有乐趣,既能激发教师的教学兴趣,也能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渴望以及对教师的尊重[1]。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和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实施下一步的计划,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点,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如果教师长期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就会使学生很难独立思考,也没有空间展示自己所学到的东西,甚至会出现不爱学习,厌恶教师的情况。所以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多媒体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也在尝试应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将教育行业带进了新的时代。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可以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使教师把想要表达的事物清晰明了的表达出来。让教师所讲述的知识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具有真实感的。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想象力也很丰富,多媒体技术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信息,也为学生独立创新能力的发展做了铺垫,从而使学生灵活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2]。并且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面对的不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还包括视频、音频和图片,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得到发展和优化,扩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也有一定的客观帮助,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

三、生活化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在生活中激发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来说也很重要。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一般都会被家长全方位保护着,这种保护有时反而会限制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扩展能力,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也会比较低。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教师可以将生活与书本相结合,用这种方法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会更高。知识源于生活,所以将生活中的事迹引入知识点,或者将知识点引进生活,都是帮助学生学习的非常有效的做法。知识变得生活化,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记忆。教师还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相似的例子,鼓励学生主动发言,这样就会带动整体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不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基于兴趣去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当学生再遇到类似问题时,就会运用教师讲过的模式和方法,得出正确答案。采用与生活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独立自主地进行创新。

四、提问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仔细地阅读书本里的内容,自己去找答案。教师授课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插入一些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相关的内容,这样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也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回答正确后给予鼓励,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成就感。所以教师更应该提出问题,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想办法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这种提问的方式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知识的欲望,使学生主动地去寻找答案,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方式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能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自主学习锻炼创新思维

像那句俗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样,创新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但是教师可以稍作引导,让学生自己感悟。教师可以提供环境、基础和学习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自己揣摩,进行整理和归纳。教师可以找到课文的准确切入点,使学生可以去学习和演绎,促使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衔接在生活中积累的精美语句,并且有条理地将其表达出来[3]。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与思考,体会文字表达的含义,这样就会使学生发挥想象力构造自己想要表达的事物。学生所处的角度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心理状态和心情不同,想法也是不同的,这样对学生进行引导,对于教师来说,能够达到理想的授课效果,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课堂知识。

综上所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笔者认为,使用上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效果尤为可观。上述方式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动手去做,动脑去想,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君明.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上),2019(12).

[2]杨京毅.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9(32).

[3]杨国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9(10).

【作者简介】

胡建勋(1969~),男,汉族,学历:专科,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培养创新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