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本课程为学生成长领航

2020-07-14曾红梅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班本课程建设策略初中

曾红梅

【摘 要】班本课程能为学生的成长搭建更完善的平台,使学生的成长更具科学性、规划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班本课程应讲究分层设计和阶梯上升的原则;班本课程的建设要以活动为载体。与学科拓展相结合、与班级管理相结合、与师生特长相结合、与家校合作相结合;班本课程其具体建设应设置课程评价系统,及时跟踪学生动态;教师应建立自我反思系统,及时进行课程改进与调整,从而达到让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提升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班本课程;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130-03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要触达学生的心灵,绝不是简单的说教,亦不是大声地呵斥,更不是无休止的啰嗦,而是诗意的浸润、精神的引领、成长的导航。班本课程的开发与设置,就能为学生的成长领航。

班本课程,顾名思义,是以班级为单位,师生及家长、社会力量共同开发的富有班级特色的课程。班本课程可将班级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班级发展处于动态之中,使班级管理更具规划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对学生的成长更具科学性的指导意义。班本课程也可将班级文化的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使班级充满鲜活的元素,让学生的成长更具丰富的内涵;班本课程更能体现“以学生为本位,为了每一个孩子终身发展”的理念,引领学生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发展。

一、始于生——以生为本

班本课程的开展要以生为本,了解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成长的心理需要,既要解决班级的实际问题,又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指导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持续性发展奠基。班本课程的设计应讲究分层设计和阶梯上升的原则,使之更有效的引领学生成长。

(一)分层设计——针对性

班本课程的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成长环境和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的水平和需求有所不同。可分三个层面来设置课程,第一个层面面向全体,整体推进;第二个层面面向部分,优长发展;第三个层面面向个体,单独订制。

(二)阶梯上升——持续性

对于同一主题的班本课程,因学生年龄不同,身心发展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教师应把握其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设置符合学生情况的课程。如“诚信之星”这个课程的开展,可设置为四个阶段,贯穿五四制学生的初中四年学习生涯。

第一阶段:宣传—学习—记忆

该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使学生充分认识为人诚信的重要性,并向学生和家长积极宣传动员,在班级营造争当诚信之星的良好氛围。如通过主题班会、板报、行知课等来收集诚信成语,朗读诚信名言,讲述诚信故事等。

第二阶段:学习—理解—行动

在学生对“诚信之星”活动有一定的认识之后,可进一步加深其理解,开展寻找身边的“诚信之星”活动,既可是同学老师,也可是父母社会人士,述说其典型故事,表达敬佩之意,流露效仿之情。

第三阶段:行动—内化—提升

由他人联想到自己,引领学生反思目前自己能否成为诚信之星,根据诚信之星的评选条件,自己应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提升,从而进一步完善自我。

第四阶段:内化—典型—习惯

对诚信之星活动有了充分而肯定的认识并熟悉了该活动的具体内容之后,在榜样的示范引领下,学生会争当班级诚信之星。在初中阶段,老师可根据年级的不同,设定不同的阶梯螺旋上升的活动主题,如“诚信作业”“诚信考试”等,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实践,进一步感悟,进一步提升,这样该课程就具有阶梯上升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二、成于需——以活动为载体

班本课程的建设,要以活动为载体,可将零碎的想法、突发的灵感、不成熟的理念可视化、系统化,从而让其具有可操作性、持续性。开展各类班级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浸润其中,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

以活动为载体开展的班本课程具体操作策略

如下:

(一)与学科拓展相结合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同时兼任班主任,这使学生对英语学科自然多了三分警惕,但為均衡班级学科发展,笔者大力提升数学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数学学科设置了数学班本课程。该课程设置了如下三个环节:

个人回顾:数学课后,学生及时到数学辅导员处复述,回顾课堂内容,让辅导员指点帮助。辅导员的指点能让个人更好地消化吸收知识点。该环节的开展,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效率更高。

小组探讨:以5人为单位,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数学小组,各小组自行确定讲解时间、主讲人员、讲解内容。通过小组探讨,学生团结协作,沟通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集体交流:全体同学轮流主讲,然后开展班级讨论活动,汇涓涓细流为滔滔江河,激发集体智慧和力量,增强班级凝聚力。

该课程的三个环节,交互使用,相互依托,环环相扣,共同指引学生的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与班级管理相结合

为提升学生自信心,让学生认同自我,悦纳自我,设定了“悦纳自我”这一班本课程。该课程分为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面向全体,宣传学习,建立班级优点库。

第二课时:面向部分,理解行为,树立学习榜样。

第三课时:面向个体,行动内化,针对性指导。

(三)与师生特长相结合

学生层面:学生是班本课程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老师应充分进行学情分析,根据班级特点及学生情况开设相应的课程。如班上有学生擅长计算机编程,老师可指导他开设编程课程。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又给其搭建了展现的平台,丰富了其他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师层面:教师是班本课程的主要开发者和实施者。要号召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班本课程的教学或组织工作,课程开发的教师根据个人的特长和爱好设定相应的班本课程,有效指导学生的活动。如擅长剪纸的教师可开设剪纸的班本课程,这样既培养了心灵手巧的学生,又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四)与家校合作相结合

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引领学生走过漫长的求学生涯,是主要的教育实施者;但家长是学生人生的启蒙老师,在学生生命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班级的家长来自五湖四海,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他们身边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老师可把他们请进学校,请进课堂,开展富有特色的班本课程。这样学生不仅能领略到家长的不同风采,更能获得全新的课程体验。如笔者的班级开展了《五班开讲啦!》这一班本课程,邀请书法造诣极高的家长,开设书法了课;邀请医生家长开设了“心脏复苏课”;邀请航空工程师家长开设了飞机发动机课程。

三、忠于思——评价、反思、提升

班本课程的开设,既培养学生兴趣,又丰富学生课外知识;既锻炼了学生的心智,又促进了其体能的增强和心理素质的提升。在班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应时刻把握学生动态,设置课程评价系统,及时反馈学生情况,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的调整和改进,又利于学生自我的评价和反思。如“行走的课堂——走进升庵文化”研学评价表如表1:

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应在班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会驻足回眸,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评判自己的行为,要么是肯定、支持与强化;要么是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效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反思的目的是超越性的,反思的态度是批判性的,反思的结果是建设性的。笔者采用表2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

小结

班本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情境性等特点,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結合本班科任教师的特长,根据本班家长的情况,巧妙地将班本课程以活动为载体,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精神上,浸润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学生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更富有创新精神。总之,班本课程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必能为学生的成长领航。

【参考文献】

[1]陈静.班本课程:点亮学生心灵[J].新班主任,2016(2).

[2]彭军.青年教师如何成长为优秀班主任[J].考试周刊,2013(29).

[3]李菁,齐学红.教育反思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08(12).

[4]李菁,齐学红.班主任专业成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班本课程建设策略初中
基于儿童语言表达力培育的班本课程实践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特色龙城,润养课程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课程园本化背景下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