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社团活动如何提升高中生的社会参与素养

2020-07-14周继祥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社团活动高中生培养

周继祥

【摘 要】高中生正处于即将成年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不能只注重考试成绩的提升,还要带领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基础。本文针对社团活动如何提升高中生的社会参与素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社团活动;高中生;社会参与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068-02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受到了网络信息的影响。为了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素养,保障他们能健康成长,学校可通过社团开展一些活动,为学生创造亲近自然、亲近社会的机会和平台。

一、开展社团活动对于高中生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各种高中社团包括文娱、书法、美术、音乐、历史等,社团开展的课外活动能使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放松自己的身心。学生在活动中,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为将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举个例子,A市某高中建立了二十个社团,而且社团每年要开展各种活动。其中的历史爱好者社团,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观本地的历史博物馆、历史遗迹,或者编排一些历史话剧,进行实地考古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参与社团活动能使学生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师生聚集,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形成优良的品质和个性。因为社团所开展的活动都是积极向上的,而且寓教于乐,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某高中所建立的“公益社团”,不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对流浪动物进行救助,还带领学生去福利院献爱心。在五一劳动节期间,该社团还带领学生前往市区进行义演,将募集到的资金全部捐献给流浪动物救助机构和福利院。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1]。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由参与社团活动,能激发自身的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养。而社团开展的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在活动中,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活动进行策划安排、参与。如开展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学生积极地参与进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社团活动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四)维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近年来,中学生心理疾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在过于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学生容易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而社团举行的活动能促使学生更加放松,维持他们的人际交往。社团活动在带领他们走出校门、亲近社会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卸下了学习的负担和包袱,缓解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高中社团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社团水平和层次不高

高中社团的成员数大都在几十到几百不等,所开展的活动质量也存在差异。一些学校因为资金不够、教师不够重视,所以社团活动的水平和层次也比较低,甚至一些学校无法维持社團的正常运行。此外,社团因为缺乏教师的指导,所以在活动内容方面有重复,大型活动、学术活动、科技活动都无法开展和进行。

(二)社团内部流动性强

一些高中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所以在招人、管理、活动开展方面非常随意。而且由于高中生学业繁重,内部流动性强,社团在人员的衔接、活动开展策划等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此外,大部分社团都没有专门的活动场地,经费也非常匮乏。

(三)跨校社团活动无法管理

一些社团需要走出校门开展活动,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和管理,那么就可能产生不好的效果。很多跨校社团活动都存在管理方面的难题,而且学校领导和团委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暇顾及众多的社团活动。尤其是自发性社团,更是无法得到规范和管理,甚至只能自生自灭。

(四)缺乏明确的活动目标

虽然中学生社团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学校也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工作。然而由于高中生的课业非常繁忙,主要精力都放在高考方面,所以学校和教师并没有对社团活动进行指引,甚至认为社团活动属于学习的补充。由于缺乏合理的管束,社团活动的开展非常盲目,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也不准确。因此,某些活动无法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甚至流于形式和表面。

三、社团活动提升高中生社会参与素养的对策

(一)催生各种社会服务类社团,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公益活动

学校要对学生社团进行一定的帮助和扶持,催生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服务类社团,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公益活动。这能培养学生的参与素养,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效。举个例子,某中学所建立的环保社团,名为“绿色天使”,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该社团开展了“花草树木保护活动”“可回收物品收集活动”,学生对可回收的物品进行加工,利用雪糕棍、瓶盖、瓶子等,自己动手制作杂物收纳盒、风铃、卷纸筒以及其他工艺品。并且学生可以将这些工艺品卖出,将得到的收益全部捐助给环保机构[2]。这不仅促使学生形成了环保的理念,也提高了教育效果。

再如,学校可建立“爱心公益”社团。由社团教师带领学生不定期前往福利院,为福利院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和爱心。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学校要对该社团的行为进行介绍,并由社团代表上台发表感想。这样的方式能发挥榜样作用,鼓励更多学生参加社团,激发其他学生的热情。

(二)通过社团的校外活动,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且这也是学生一生的黄金年龄。很多高中生对事物的认识都是以具象思维为主。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那么学生就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产生错误的思想和价值观。中学社团在开展活动时,可借助具体的事例帮助学生产生正确的感知。举个例子,学校的“健康生活”社团在暑假期间带领志愿者和参与者走进了当地的戒毒所,由戒毒警察向学生讲述毒品的危害性。此外,也由其中的戒毒人员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用鲜活的事例给学生带来警醒,使学生了解到毒品的危害性。这样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知,促使他们正确辨别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对不良行为进行拒绝。

再如,在国庆节期间,学校的“电影社团”也组织学生前往电影院观看《我和我的祖国》以及阅兵典礼。学生在观看之后发表自己的感想,纷纷表示“为伟大祖国的崛起而骄傲,为身为一个中国人感到十分自豪”,这样培养了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三)开展各种学术类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如今的中学校园中,很多高中生都不再被信息传递的限制所影响,因为手机和电脑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这也为社团活动的拓展和延伸奠定了基础。为此,学校可建立一些学术类的社团,和高中学科知识紧密相连,并且开展相关的活动,这样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举个例子,某中学建立了历史社团、生物社团、数学社团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参与。如政治社团针对话题“到底是保留老街建筑群,还是为了城市发展对其进行拆除”进行了辩论,学生在辩论中,学会了如何运用政治课中的理论知识,而且能举一反三、另辟蹊径。在碰撞思维的过程中,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3]。社团还可以带领学生亲自走进老街,唤醒童年回忆,产生理性和正确的观点。

再如,学校的物理社团带领学生参与区中学生物理比赛。为了在比赛中获胜,学生不断进取,教师悉心指导,学校也给予了一定资金支持。最后学生取得了几块奖牌。通过这样的比赛,学生的课余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思维能力也不断提升。

(四)开展走出校园的活动,解放学生的身心

當代高中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而且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很容易产生思想负担。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渴望走出校门,走向自然和社会。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素养,学校社团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使他们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和自然、社会进行接触。

如某学校的社团在节假日期间,组织了一些户外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春游、野外烧烤、远足等,由学生自愿参与。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和大自然充分接触,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无论是闻闻花香,还是钓鱼喂鸟,都能促使学生卸下学习的包袱。生物社团小分队的成员们,则采用拍照、录像的方式,对所观察到的植物和动物进行记录。这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很多学校都开始建立社团,并借助社团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活动。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养,形成了社会责任感,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铁军,翟立群,李长江.高中阶段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对职业生涯的影响[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6).

[2]黄雪军,沈春东.高中社团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

[3]卢海峰.新课标背景下基于学生社团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2019(18).

猜你喜欢

社团活动高中生培养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体育社团活动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