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

2020-07-14李爱民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校党建互联网+互联网

李爱民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互联网+”模式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促进了行业的进步及发展,提高了社会的创新力及生产力。高校的党建存在积极分子入党目的功利化、传统党建工作形式单一等问题,党建活动枯燥无趣,无法起到真正的教育工作。将党建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创造出新型的党建模式,吸引广大的同学积极参与到党建活动中。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党建;创新

高校开展党建工作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价值观等,但是传统的党建已经无法激起当代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手机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大学生们通过手机了解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应将高校党建活动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丰富党建活动的形式,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互联网+”

(一)“互联网+”的定义。“互联网+”=互联网+传统行业,即将互联网应用到各个领域中。“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现与体现,利用互联网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传统的行业与互联网整合融合,使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形成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二)“互联网+”应用广泛。我们对于“互联网+”这个词语感到陌生,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互联网+”应用广泛,互联网与商场相结合产生了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城,互联网和超市相结合产生了天猫超市,互联网与美食相结合产生了美团,互联网与出租车相结合产生了滴滴,互联网与通信相结合产生了QQ、微信等通信软件,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互联网+”模式,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二、“互联网+”模式下的高校党建

(一)“互联网+高校党建”的定义。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的教育工作与互联网相结合,产生了良好效果。新时代中高校党组织扩大,使党组织的管理与教育变得困难,互联网与高校党建工作相结合成了改善党建工作的必经之路。互联网党建模式是指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与平台,在互联网中整合高校党建的相关信息,使其实现高度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有助于高校中的同学及时从网络上学习与了解相关的党建信息与知识。互联网党建的基础是建立一个学习的平台并不断完善平台的功能。

(二)“互联网+高校党建”的意义。传统的党建工作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无法对高校的积极分子进行充分的教育工作。实行互联网党建模式,同学们可以在线上线下同时学习,加深对党的知识的深刻理解。传统的党建工作中,党建活动单一,主要通过开会与讲课了解党的知识,同学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无法做到充分的认识与理解。互联网党建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党建活动的形式,开展线上教育,还能够让同学们和老师通过平台进行交流,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三)“互联网+高校党建”的目标。以优化高校党组织的管理和教育为主要目的。通过建立互联网党建平台来实现高校党建的信息化和数字化,通过网络对党组织成员进行管理,其中包括成员个人信息管理和成员的日常考核,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的党建活动,开展多种学习方式,丰富党组织的教育形式,增强学生们对党建知识的理解。互联网党建平台是实现上述措施的基础,高校要引进技术人才对平台进行日常的修复与管理。

三、“互联网+高校党建”实施中的困难

(一)新型党建模式未受到学校的重视。新型党建模式较传统党建模式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新型党建工作模式在高校中普遍率低,未能受到高校的重视,教师们未能及时的宣传互联网党建平台,导致很少有学生知道并使用互联网党建平台。

(二)互联网党建平台功能少。许多高校虽然都参与到了互联网党建平台的建设,但是平台上存在着很多弊端,这些弊端未能得到解决,导致平台建设不完善。许多党建平台的页面设计过于简单,不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平台的功能板块过少,不能实现预想中丰富的党建活动。学校未设置专员对党建平台进行管理和维护,平台上的相关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答,平台的功能得不到完善,失去了平台原有的意义与价值。

(三)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学校虽引进了互联网党建工作的模式,但缺乏互联网党建工作的监管机制,严重影响了相关工作的进程。

(四)网络冲击对于大学生的影响。现代社会网络信息繁杂,充斥着各种言论,大学生社会资历少,不能自主的辨别各种信息的真伪,建立党建平台对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

四、互联网党建机制的改善方法

(一)加强互联网党建的宣传力度。高校在建设互联网党建的同时要加强新型党建模式的宣传力度,让同学们了解新型党建方式的优点及便捷之处,引导学生们加入新的学习方式中,并不断探索互联网党建的改善方式。学生们是党建平台的主要受体,学校要增强学生们对新型党建方式的认同感。

(二)引进新型人才。大多数高校参与党建工作的工作者及教师缺乏对网络技术的了解与掌握,虽然有很多好的创意和想法但是不能付诸行动,不能为同学们带来真正有创意的教学方式和良好的教学体验。学校要引入掌握网络技术和具有网络平台建设技能的相关人才,并且不断优化平台。平台的日常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学校需要安排相关人员对平台进行日常管理,对同学们的提议进行回复和整理。

(三)丰富和完善党建平台。同学们对平台的第一印象大多来自页面带来的视觉感受,但是大多数的党建平台并不能给同学们很好的视觉体验,建设者要在平台的页面上多费心思,努力吸引同学们的关注。目前的党建平台功能少,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我们要不断地调整平台的功能。平台要不断地根据学生们的需求进行调整改善,设立意见板块,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使用意见和所期待的功能。党建平台不应只是一个孤立的平台,还应设立相应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端APP等,让同学们可以随时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相关知识,解决时间和空间带来的不便。

(四)建立考核机制。学习的效果和成果需考核和评价,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的同时也需要建立考核机制。在党建平台内需要设立娱乐版块和学习板块,在娱乐版块中,同学们可以通过看各种视频、纪录片、文章了解党和我国的历史及国内外大事;在学习板块,同学们可以通过观看课程来学习,同学们学习的每门课程都会给出相应的分数,分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根据同学们的学习态度给出,另一部分根据最终的课程考核给出。课程考核的成绩均有系统给出,就有客观性和公正性。

(五)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互联网模式下的党建工作需要有专业的网络管理团队,建立平台的QQ讨论群,更好地为党组织服务。在新型党建模式中,党组织成员的管理与评价均在网上,需要建立黨组织成员信息库,对党员入党发展过程、学习记录、奖惩记录等进行在线登记,并不断完善成员信息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可以推动新型党建模式的发展和完善,定期将党建工作的成果公布于学校的官网上,让广大师生进行监督,同时还要安排专员不定期地对高校的党建工作进行抽查并评价,督促各高校党建工作的完善和发展。

五、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高校中的教育任务,我们要引入“互联网+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为党建工作带来新的生机。互联网党建工作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如:宣传力度不够,网站功能单一,缺乏互联网专业人士的参与等等,我们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互联网+党建工作”。

【参考文献】

[1]信润海,孙雪霏,赵敬轩.“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党校建设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8(8):117-118.

[2]刘鹤鹤.“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495(18):78-80.

猜你喜欢

高校党建互联网+互联网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