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与高中生物化学部分衔接的研究

2020-07-14毛梦丁林敏孙志宏齐向英

科教导刊 2020年15期

毛梦 丁林敏 孙志宏 齐向英

摘 要 中学与大学生物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一定的隔离,为了促进生物学教育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对中学生物教育与大学生物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进行研究。本次研究主要从生物化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验安排的衔接,通过文献查阅法、文本分析法对大学生物化学与高中生物化学之间的衔接进行研究。

关键词 高中生物化学 大学生物化学 教育衔接

Abstract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ere is certain isolation between middle school and university biolog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iology education, we are urgently required to stud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iddle school biology education and university biology education. This research mainly studi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biochemistry and senior high school biochemistr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text analysis from the connection of biochemical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s and experimental arrangements.

Keywords high school biochemistry; college biochemistry; education connection

0 引言

大学与高中之间缺少沟通和管理部门不同,使得大学生物与中学生物教育之间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隔离带,使其偏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为了使其成为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正确的轨道上良性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对大学生物与高中生物之间的衔接问题进行研究,在生物衔接方面,因生物化学知识在整个生物大厦所占比重较大、高中生物竞赛多有涉及以及许多高校生物专业师范生在大学生物化学知识的学习方面存在较多问题,这就导致了研究高中生物化学与大学生物化学之间的衔接具有迫切性。

本次研究以生物化学部分为研究对象,大学阶段选用由张丽萍主编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五版作为研究对象,与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和必修二之间就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实验安排之间的衔接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调查情况,提出改进意见,以密切大学生物与高中生物之间的联系。

1 教材内容分析

大学教育是建立在高中教育阶段之上的高等教育,那么,高中所学的知识内容越丰富,对大学的学习的影响就越大。在高中阶段师范专业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绝大多数师范生会选择进入学校。因此,把握中学知识与大学知识之间的衔接内容,才能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1.1 教学内容比较分析

从对高中必修一教科书内容分析来看,在构成细胞的分子一章中的蛋白质、核酸、细胞中旳脂质与糖类属于生化内容。[1]对于细胞基本结构章节中生物膜系统内容以及细胞的输入与输出章节中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生化内容。在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章中,酶、ATP、细胞呼吸属于生物化学内容。就高中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二教材内容来看:整本书的第三部分基因的本质和第四部分基因的表达涉及到了生物化学知识。[2]

所选择的大学教科书是由张丽萍主编的第五版《生物化学简明课程》,共十六个章节。主要围绕蛋白质、脂质、核酸、糖类等有机物质的合成与代谢展开,并介绍参与反应的酶及其作用机。[3]结合这几本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发现高中必修1教学内容,可大学教材的第2、3、4、5、8、9、10、11章中体现。必修2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分别在大学教材的第5、6、8章节中所体现。对于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基因的本质和表达主要体现在核酸、DNA的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章节。

从教学内容的总体上来看:其一,大学生物化学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全部的高中生物化学知识。但其并不仅仅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此基础上不断地发展与深化,更加注重细节与深度,提倡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其二,高中生物化学知识却不能完美呈现大学生物化学基本架构: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尚未涉及蛋白质、DNA、RNA等有机物质的合成代谢过程以及某些相关物质的基本研究方法。另有有一些涉及到了但其内容广度不够。其三,在知识点的衔接对比来看,某些知识点概念表述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在高中生物化学教育中,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意扩展相关知识内容,让学生了解基本框架内容。其次,在讲述相关概念时,應促进学生由记忆概念向理解概念转变。最后,在高中内容编排中应增加大学生物化学有所涉及而高中尚未提及的知识,可将其作为课外阅读内容。

1.2 教学目标比较分析

在教材内容分析与对比中我们已经明确大学生物化学所涉及的高中生物化学的必修章节。接下来,将在生物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以高中生物教育内容为基础,对高中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进行归纳总结,详见表1。

大学生物化学教学目标是参考多个师范类院校的该课程教学大纲,归纳总结而成,具体内容见表2。

通过对表1高中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中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这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课程目标的内容是一致的。在表2大学生物化学目标中,只罗列了知识方面的教学目标。这是由于大学课时少,任务量大,大学生物化学教学目标中比较注重学生知识视野的开阔。但大学生物化学教学目标与高中生物化学教学目标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们都是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动者。

总体来说:生物化学在大学与高中教学目标方面衔接的不够完善。其一,与高中生物化学教学目标相比,大学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比高中教学目标更加地广泛与细致。其二,高中生物教学往往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知识的识记与理解为主。大学教学目标更注重思想和方法的构建。如:在表1和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蛋白质、糖类、核酸、酶在高中阶段并没有提及研究方法而在大学生物教育阶段是其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其三,由于高中教学与大学教学方式不同,所呈现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就存在着差异。

综上所述,为提高生物化学教学目标在大学阶段与高中阶段之间的衔接性。建议如下: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框架的构建和能力的提升。

1.3 实验安排的比较分析

生物实验既包括观察和动手探究的活动,也包括围绕某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活动。[4]就生物化学部分来说,高中实验与大学实验存在较大差距,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脱节现象。包括以下方面:

其一,从实验内容分布方面来看:高中阶段的生物化学实验往往与教材内容相融合,而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会开设独立课程来讲授。其二,从实验教学内容来看:相比高中生物化学的基础性,大学生物化学实验在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大为提高。其三,在实验教学方式方面:高中生物化学实验大多以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为主,大学生物化学实验则是在老师讲授相关实验步骤与原理的情况下,自己动手操作进行实验,完成相关操作。其四,从实验教学目标方面来看,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注重能力提高与实践操作,高中生物化学实验则注重知识的积累。以蛋白质为例,高中生物化学实验内容是检测组织中的蛋白质,而大学生物化学更注重对蛋白质的一些具体操作。

为了加强生物实验教学的衔接性,相关建议如下:

首先,学校及相关教育教学人员应广泛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实验过程,让学生熟悉实验的操作过程与方法。其次,学校要整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设立专门生物实验室,以供学生自主实验探究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最后,生物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验技能技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生物1(必修)分子與细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生物2 (必修)遗传与进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张丽萍,杨建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