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省级党刊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2020-07-14陈亮

新闻世界 2020年7期
关键词:党刊媒体融合创新

陈亮

【摘    要】媒体融合背景下,省级党刊应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合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借助技术变革的东风,打造精品内容,搭建好移动传播平台,从而形成党刊传播新格局。本文以我国部分省级党刊为例,从平台、人才、内容、手段等四个方面探析党刊的创新发展路径。

【关键词】媒体融合;党刊;新型主流媒体;创新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2019年1月25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的内容。

媒体融合背景下,党刊的创新发展已然成为重要命题,如何保持自身优势,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值得探讨。新时代的党刊发展应以构建新型主流媒体为目标,积极拥抱互联网,以用户思维为主导,打造精品内容,搭建双向互动的“云”平台,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技术赋能,搭建双向互动、多方联动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平台的涌现,党刊所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加。倘若通过技术加持,发挥党刊在传播内容专业性上的优势和传播主体层面权威性的长处,那么党刊将会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2]

這说明,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我国网民日常生活中的影响日益增大。以媒体行业为例,技术的变革催生了多种传播手段的出现,从广播电视到短视频、直播,从报刊杂志到移动客户端,从本土化服务平台到多方联动的新闻聚合平台等,这不仅重构了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在倒逼党刊等传统主流媒体创新发展。而党刊只有借助技术的东风,方能牢牢把握话语权,肩负起新时代党的舆论宣传使命。

从目前的部分党刊转型成功案例来看,搭建双向互动、多方联动的融合平台不失为党刊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以《当代贵州》为例,它在党刊融媒平台通过协作内容生产、共享信息资源、整合传播渠道,构建各类媒体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多样传播的新型平台,搭建全媒体采编平台,涵盖报纸(《贵州日报》)、电视(贵州广电)、广播(贵州人民广播)、期刊(《当代贵州》)、互联网(中国党刊网)、移动客户端(领导者客户端、“当代贵州”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云平台等各种内容生产渠道。[3]

无独有偶,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社近年来也在深化媒体融合,通过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中央厨房”的技术赋能,该杂志社“全面改革采编流程,形成了反应迅速、技术领先、手段多样、媒体联动的全新融媒体生产流程,大力打造新媒体品牌,不断提升旗下‘两网五微信公众号运营能力”,目前杂志月发行量70多万份,新媒体用户数120万。[4]

不难看出,当下的传播格局不再是纸媒时代的以传播者为主导,而已变成传者和受众的双向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党刊应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受众需求,以多种手段去接近目标受众,让内容抵达受众,而非坐等受众来接受内容。只要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再利用技术赋能,建设好移动传播平台,相信如今部分党刊所面临的传播范围窄、报刊阅读量少、传播声量小等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二、理念创新,打造新时代党刊采编队伍

媒体融合背景下,党刊记者编辑的理念也应同步更新。习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显然,这对宣传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党刊工作者应顺势而为,用更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互联网,敢于转变传统观念、接受新理念,在内容报道、传播手段、刊物管理等方面创新思路,加快前进步伐。笔者以为,如今的党刊工作者不应只满足于对书面文字的“斟酌推敲”以满足所生产或加工的内容的专业性要求,而是要放眼技术领域,通过自我学习和培训等多种方式,熟练掌握新型媒介生产方式、手段、平台的使用技能,构建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从而实现党刊的数字化转型,让党刊向移动端乃至云端跨越。

同时,要想真正赋予党刊源源不断的活力,也需从党刊内容生产平台本身入手,如可引入新型管理理念,在人员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创新方式、增强实践。运用扁平化管理理念,创新人才管理方式,有助于激活内部人才的创造力。通过人才招聘引入新鲜血液,打造服务于原创、精品内容生产的人才库,赋予党刊新的活力。为了提升采编队伍的综合水平,可以采用外出培训、绩效考核等方式激发记者的创作积极性和发声活跃度。

除了原创性内容,党刊的编辑人员也应拓展编辑报道思路,强化信息融合技能。党刊编辑可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通畅的信息渠道对相关资源进行分析、整合,摸索具有较高可行性和易用性的编辑方式。例如《群众》刊物聚集了群众网、群众工作研究基地等优质资源,采用微博及微信等媒介形式,广泛收集群众所思所想,深入研究群众的思想指向及目标诉求,从而帮助刊物确立新时期报道方向,搭建党刊编辑传播新格局。[5]

三、内容深耕,深入基层提高传播效果

当下具有新闻专业精神的主流媒体,重新确立了“内容为王”理念,[6]这也是这些年来,党刊所遵循的行业守则。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重塑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让传统媒体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新闻信息在技术的赋能下,形成了一幅又一幅“10万+”的精彩图景。然而,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绝不能沉溺于“10万+”带来的流量狂欢中,而是要让优质内容真正走进“10万+”百姓中去。让党的理论和大政方针“入耳、入脑、入心、入行”,这才是党刊应当追求的目标。

从党刊的内容来看,党刊主要包括对党的理论的宣传,对最新政策的解读,还有诸如党的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等内容。总体而言,党刊内容具有权威性和政策性等特点。作为舆论主阵地,党刊在内容定位方面必须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正确的新闻志向。如此,才能生产出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内容。

具体而言,党刊内容可分为时政类和综合信息服务类两方面。时政类内容是党刊生存必需,党刊工作者应牢记“党刊姓党”。综合信息服务类内容是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服务,党刊工作者应提高“以用户为中心”的意识,整合各类资源,综合政务、经济、民生等资讯,组织活动深入基层,了解党员阅读需求,提高党刊的传播效果。

要做好党刊的融合发展,除了进行内容定位,还要确定目标受众,转变叙述风格,提升内容可读性。党刊应摒弃“说教”面孔,在保持内容专业、信息权威和具有思想价值优势的前提下,竭力做到深度与温度兼备,严肃与活泼并存,扬长避短,贴近受众。

四、多管齐下,打造全景式、多样态传播格局

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党刊不仅要提升内容品质,还要将多种技术手段应用于采、编、发等各个环节,创新表现形式,采用多样化表达手段,打造全景式、多样态传播格局。具体而言,党刊在进行政策解读或理论阐释时,可使用可视化手段,对篇幅长、阅读难度大的文章进行处理,以图表、词云、漫画等方式立体式呈现,让读者直观、便捷地获取到关键信息。

党刊不仅要将纸质杂志作为主要阵地,也要善于运用“三微一端”,提高传播声量,牢牢把握互联网空间的主流媒体话语权。从微信公众号运营来看,除了传统的图文结合呈现方式,也可创造性采用H5、短视频等方式来呈现。重要议题,还可采用视频直播、Vlog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使其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阅读量、提升用户粘性。

互联网时代,年轻群体接受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唯有生动的形象才能被他们记住。如合肥本地媒体《江淮晨报》的微信公众号,有一位“晨小妹”常常活跃在文章末尾,以卖萌的方式求点赞,在用户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又比如,2019年“两会”期间,《中国日报》的记者创造性采用Vlog的方式,记录两会见闻,引发观看热潮。不得不说,这种将严肃议题与趣味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当前,媒体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成为大势所趋,受众每天从手机上便能获取大量资讯。在这种信息爆炸的环境中,碎片化阅读、同质化内容极易让人们产生审美疲劳。于是,越来越多人选择收听广播这种方式来接收信息。

据CSM媒介研究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广播收听调查数据显示,广播直播流人均日收听量为59分钟。[7]赛立信媒介研究2018年媒体用户基础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广播的接触率为59.1%,广播媒体生态覆盖6.83亿现实听众。其中,车载广播成为广播收听市场高地。数据显示,2018年广播车载覆盖人群为4.99亿听众,车载广播用户为4.01亿,人均每日在线收听广播的时间为104分钟。[8]

因此,将党刊内容有声化也是一种有效的传播手段。如《江淮》与喜马拉雅FM合作推出《江淮》杂志有声版,可以满足读者随时随地“听”党刊的需求。江淮杂志社通过入驻喜马拉雅平台,定期上传节目,吸引一批受众,提升传播力。但是,如何让党刊声音传入更多受众耳中,还需要更全面、具体的整合推广规划,联合网站、微信、微博等多个端口,扩大传播范围。

总而言之,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黨刊创新发展可以通过打造新型融合平台,创新宣传模式,转变传播格局,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将内容、技术、平台以及人才管理等手段融合,从而实现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牢牢把握舆论话语权,发挥党刊的引领作用。

注释:

[1] 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OL].求是网,2019-03-16, http://www.qsth-

eory.cn/dukan/qs/2019-03/16/c_1124241424.htm.

[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9.

[3] 葛鸿.融媒体时代党刊创新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以《当代贵州》为例[J].出版广角,2019(20):44-46.

[4] 褚定华.紧扣时代主题,快速提升党刊传播力——以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社发展为例[J].中国记者,2019(05):41-43.

[5] 何迪.党刊记者全新定位策略探究[J].记者摇篮,2020(01):34-35.

[6] 罗永林.融媒体建设如何坚持“内容为王”[J].新闻世界,2019(10):35-37.

[7] 收视中国:2018年上半年广播收听市场概况 [DB/OL].中南舆情,2020-04-25,http://www.ichmw.com/show-11-5890-1.html

[8] 用数据看2018广播收听市场[EB/OL].央广网,2019-03-02,http://ad.cnr.cn/dsj/20190302/t20190302_524527498.shtml

(作者:江淮杂志社政治理论部主任)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党刊媒体融合创新
“大学习”必须学党报党刊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吹好从严治党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