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大数据,让天气报道“气象万千”

2020-07-14计翀

新闻世界 2020年7期
关键词:可视化大数据

计翀

【摘    要】将与气象有关的大数据运用于天气报道和气象信息传播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可以提升天气报道的创新性、可读性。天气报道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境,而新旧媒体融合、分工合作才是其突围之路。

【关键词】天气报道 ;大数据; 可视化

四季更替,天气冷暖变化,都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影响着农业、交通业、建筑业、旅游业等国民经济行业。因此,天气报道一直以来在媒体报道中占据重要位置,备受受众关注。在信息时代,天气报道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不断创新,报道内容也不断拓展。尤其是大数据的运用,为天气报道带来了全新变化。

一、气象数据本身就是大数据

“大数据”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中提出,而最早应用“大数据”的是世界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2011年,麦肯锡发布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稱“数据已经无所不在,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每一个经济体、每一个组织以及每一个数字技术的使用者之中。” [1]

大数据,从一个概念到如今密切融入我们的生活,也就短短数年时间。气象信息数据是社会大数据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气象部门本身就有一个巨大的独立数据库。资料显示:我们每天从报纸、电视、网络获取的天气预报信息,其背后有着非常庞杂的数据采集作支撑,包括全国2000多个地面站、120多个高空探测站、6颗在轨卫星、5万多个自动监测站、600多个农业监测站、300多个雷达站等,逐日逐小时甚至逐分钟扫描着中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大气数据。[2]

对媒体而言,这些气象大数据是挖掘不尽的新闻富矿。报道显示,仅中国气象数据网,年访问量就超过1.1亿人次。大数据的使用不仅仅在于采集分析这些纷繁的数据信息,更重要的是将这些专业化的数据转化为读者易理解且喜闻乐见的报道内容。大数据正在改变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流程和呈现形式。

二、天气报道首先是数据新闻

《新安晚报》每天出版的报纸,头版都要刊登“今日天气”,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数字,若哪一天忘记刊登了,就会受到读者的电话投诉。

气象数据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实况数据”,一类是“模式数据”。实况数据属于“一般过去时数据”,来自不同的观测设备。模式数据由计算机根据程序运算生成,属于预测未来的“一般将来时数据”。[3]这两种数据,也是我们报道中经常运用的数据。

2016年夏天,安徽雨水较多,天无三日晴。记者通过对往年资料的梳理,写出《安徽入汛以来平均降水量705毫米 为1961年以来第二多》。文章指出:安徽今年入汛和入梅以来的降水量极高,其中淮河以南地区的入汛和入梅以来的降雨量都达到或打破了安徽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数据显示,今年入汛以来(5月1日-7月12日)全省平均降水量70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67%,为1961年以来第二多。淮河以南平均降水量92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92%,为1961年以来最多。随后,又刊发了《梅雨期较常年偏长9天 出现5次强降水》,称2016年我省淮河以南6月18日入梅,7月21日出梅,入梅时间接近常年,出梅时间较常年偏晚9天。梅雨期33天,较常年偏长9天。

这两篇文章中,出现最多的就是从气象部门获取的各类数据,记者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比,将枯燥乏味的数字变成生动的科普实例,从而清晰地告诉读者,这一年的雨水多到什么程度。

三、大数据的运用让报道更生动

天气报道不仅仅是天气预报,还包括气象知识科普,气候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频出现,在新闻报道中运用大数据分析,可以使报道找到更好的切入点,进而对新闻热点进行深度解读,为受众释疑解惑。

2013年2月,2020年1月,安徽均出现冬天打雷的现象,其中2013年冬天更是出现“雷打雪”。对这两次“冬天打雷”的天气现象,《新安晚报》均及时予以关注。其中,《“三年来最强降雪”没把你雷倒吧》,通过采访气象专家,用数字和历史资料介绍了哪些地方出现了“冬天打雷”和“雷打雪”现象,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天气现象,同时,气象专家介绍,“冬天打雷”是正常的天气现象,“雷打雪”不意味着一定会下暴雪。

2019年,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布中国夏季炎热城市榜单,合肥位列十大炎热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第九位。那么,安徽的“火炉”就是合肥吗?新安晚报记者来到安徽省气候中心,翻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安徽气象记录,调出各种数据最终寻找到“安徽火炉”。

《安徽“火炉”多在青山绿水间 石台是个“聚热盆”》一文告诉受众,我省城市里的“火炉状元”应该算是黄山,宣城紧随其后。如果范围扩大到县级,“火炉”中的“状元”是石台,其次是青阳和宁国。这样的调查结果显然颠覆了人们的日常认识。对此,记者又采访了气象专家,得知“石台之所以会这么热,一是夏季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二是它四面环山,简直就是个‘聚热盆。”

四、信息时代大数据需可视化展现

进入新媒体时代,信息的碎片化、图像化传播方式给传统媒体带来极大挑战。而气象大数据提供给天气报道的素材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还有因数字而产生的图像、图表等。

以往,传统媒体对大数据的处理也有制图等表现方式,但在这个追求快速阅读的时代,已经无法满足所要达到的“第一眼效应”。新媒体技术的加入,为大数据的进一步使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技术支持。对正在进行媒体融合转型的传统媒体而言,大数据的可视化展现可以更有效地服务受众。

大数据可视化,可有效增强数据的呈现效果,方便受众以直观的方式了解数据信息,乃至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记者、编辑联合技术人员,对稿件中涉及的大数据进行标准化、结构化处理,将它们整理成数据表,再将数据表中的数值转化成形状、尺寸、方向、色彩、纹理等视觉结构,用视觉的方式来展现这些大数据。如降雨大小、气温高低标注为红黄蓝等色彩,数值转换成柱状图,相关文字可设置为点击按钮,最后将这些视觉结构组合转换成图形展现在受众面前。受众还可通过人机交互进行反向转化,从而能更详细地了解数据信息及其背后的新闻。

五、大数据提供的不仅是天气预报

进入互联网时代,天气预报也插上了“智慧”的翅膀,气象APP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这些APP预报天气真的像它们宣传的那么精准吗?对此,新安晚报记者下载了6款人气较旺的气象APP,体验它们的使用情况。

在《十分钟后有雨?天气预报APP并没有那么犀利》这篇报道中,记者通过对大量具体的数据实例分析,如“7月22日,早上8:32,有4款预测合肥第二天是多云,彩云天气与虾米家天气预测合肥第二天是小雨。7月23日中午,一场暴雨突降合肥,持续一个多小时。6款APP均显示合肥是多云”,不难看出,这些天气APP数据“打架”现象频发,“分钟级、公里级”预报仅停留在宣传上,同时用户使用软件还存在不少广告陷阱。

由此可见,天气报道的大数据不仅可以来自气象部门,媒体自身通过设置话题,也可寻找发现有趣的报道数据。同时,这样的报道可提醒受众对所谓的流行软件要有清醒认识,避免掉入网络陷阱。

同时,大数据的使用,还可以对相关事件的未来进展进行预测,并为相关部门提供建议。如前几年一到暴雨时节,合肥城区经常发生内涝。对此,《新安晚报》对数年内发生在合肥的内涝事件进行了一次大盘点,用数据的形式,提醒有关部门不仅要注重地表建设,更要重视地下建设。这样的报道,已经超越了天气报道范畴,大数据的使用有助于推动城市管理者完善城市管理细节。

六、数据化天气报道的困境与突围

天气报道数据化、立体式传播的时代已然到来,但如何改变叫好不叫座的局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只是需要步子迈得再大一点、再快一点。

首先,天气报道的精准度有所欠缺。由于受出版周期限制,传统媒体天气预报不够准确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新安晚报》开始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力。在遇到重大突发天气事件时,新安晚报微博、大皖客户端滚动播报最新天气进展,以给受众最及时、最准确的信息。同时,新媒体对天气报道中涉及的时间、地点尽量精确。对于报纸本身,动态消息已不是必要选项,深度报道、分析性报道才是其拳头产品。

其次,炒作“天气”新闻偶有发生。气象报道要求非常专业,但新媒体时代的传媒特别注重眼球效应,在天气报道中有的时候会使用夸张性标题、煽情性内容。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需要记者、编辑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坚守新闻职业道德,以专业素养来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再次,天气报道视角不够宽。长期以来,媒体对天气的报道是靠“天”吃饭,对气象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其实,天气新闻报道的不仅仅是天气预报和自然灾害,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将天气报道与社会、经济发展挂钩,在新媒体上根据受众需求和偏好,提供定制化服务,因为在新媒体时代,数据也是生产力。

注释:

[1]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Big Data: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June,2011,pp.1-2.

[2]沈文海.气象数据的“大数据应用”浅析——《大数据时代》思维变革的适用性探讨[J].中国信息化,2014(11).

[3]王若曈.探秘“气象大数据”[J].气象知识,2016(01).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融媒体中心)

責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可视化大数据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画图:数学思维可视化的有效工具
思维可视化
基于GeoGebra的高中物理可视化教学研究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