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见人品
2020-07-14李冉
□李冉
作为家长,不妨从借书还书开始教育孩子,让孩子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品行能成就不一般的人生。
侄女有个不好的习惯,喜欢在厕所看书,我为此苦口婆心地说过她无数次,还曾经把这样做有害健康的微信文章转发给她,但她始终不以为然、置若罔闻。只要我一刻没盯住她,她就坐在厕所里看个没完没了。
那天,我从外面回来后急着上厕所,可是左等右等侄女也不出来,我实在忍不住了,便推开厕所门,果然见她坐在马桶上气定神闲地在看书。我上完厕所后仍然怒气未消,正好看到侄女随手扔在厕所窗台上的书,于是决定彻底根治她的恶习,我对她说:“那本书我没收了,如果以后再发现你在厕所里看书,发现一次没收一次。”侄女却说:“这次可不行。”因为书是同桌借给她的,是需要还的。
我毫不留情地戳穿了侄女的谎言,她因为疫情停学在家宅着已经好几个月了,根本不可能有机会找同学借书。听我这么一说,侄女着急地辩解说,这本书是寒假前借的。我拿起那本书翻了几页,书有几页折了角,还有一页上面有一块不知是巧克力还是咖啡的褐色污渍。我见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责问她,既然是从同学那里借来的书,为什么不好好珍惜?
见侄女依然是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我命令她找出一个透明磨砂书套包好书皮,然后写上书主人的名字及拟归还日期,贴在书套上作为备忘。
侄女一边被迫做着这些,一边嘟囔着:“不就是一本书吗?至于搞得这么复杂吗?”我耐住性子给她讲起清代文学家袁枚的《黄生借书说》,给她讲“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告诉她借来的书因为要还,读起来应该更有紧迫感,应该更认真仔细地阅读。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像爱惜自己的书那样爱惜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书。这不是一件小事,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性。
见侄女还是很不理解,我便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她我是如何从借书见人品的。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用零花钱买书、藏书,到上初中时,书柜里已经有100余册书了。同学们知道后,纷纷找我借书,我开始还挺自豪的,几乎是来者不拒。后来,很多同学借了我的书不还,我一次次催他们还,他们不仅不体谅我的苦心,还笑话我小气。有几个关系好的同学在我的一再催促下是还书了,可还回来的书不是封面破了,就是里面被撕掉了几页,让我好不心疼。还有的同学干脆理直气壮地告诉我书找不到了,或将书转借给别人了,别人不还给她,她便无法还给我。
有了这样惨痛的遭遇,我开始远离那些对我的书不珍惜,以及有借无还的同学。但借我书的同学中,也有品性好的人,那就我的闺蜜兰珍。她每次都会在我们约定的还书时间内完好无损地归还,而且还回来的书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后来我才知道,她每次看完后,都会把我的书放进用香囊熏好的写字台抽屉中,正是因为她和我一样爱书,我们的友情才一直维持到今天。
最近几年的同学聚会上,我会经常听到一些小道消息:某人借老同学的钱不还,某人透支了好几张信用卡被银行催账,更有甚者,小学同学中还有人参与非法集资锒铛入狱。后来我仔细回忆,那几个失信之人、违法之人,其中就有借我的书不还的。我很庆幸能有一个从未到处借钱、也从不欠债不还的好友兰珍,也很庆幸自己早在初中时就看透并远离了那几个借书不还的同学。也幸亏如此,我才不至于被老同学的情谊裹挟,借他们钱或被他们骗钱。
侄女听了我的经历后陷入了沉思。打开了话匣子的我,接着给侄女讲起了我在另外一所大学参加培训时的所见所闻。那所高校的图书馆每天在固定时间对所有学员开放。当我第一次走进去时,不禁愣住了:一个个大书柜里摆满了曾经在这里培训过的作家捐赠的文学著作,还有很多最新的文学期刊散放在桌子上,但是无人值守。后来听管理员说,图书馆从不曾丢书,每位学员都严格遵守着“能在此看,不能带走”的规定。而我和同学每次来此看书,都会自觉将手机调至静音,把自己身上带的无关物品都会放在专门存放物品的区域,小心翼翼地翻动着书页,并把书中的佳句、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在本子上……
听完我的回忆,侄女感叹道:“怪不得姑姑如此珍惜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原来您早就已经有这个习惯了。”我冲侄女点点头,确实如她所说。在这次疫情期间,我无法去市图书馆借书,但因为写作和读书的需要,于是便从网上购书。每次快递送来的新书,我都会小心翼翼地拆解包装,生怕把书弄脏弄破。
我做这些事可不是小题大做,正所谓“小事见人品,大事见品德”,我是想让侄女懂得,她的同桌借出的不只是一本书,还有阅读爱好者之间的分享之情,以及一种信任、一种认可。不要小看这些小事,很多人都有雄心壮志,但这世上有多少人真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积累、奠定的,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为家长,不妨从借书还书开始教育孩子,让孩子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品行能成就不一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