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良资产处置路径探析

2020-07-13彭修刚

财经界·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融资租赁

彭修刚

摘 要:本文尝试以融资租赁行业为视角,对融资租赁不良资产现状、处置要求和路径进行梳理和分析。本文所称“不良资产处置”仅指资产逾期后的救济过程,对租前的风险识别、防范以及租后检查等全流程的日常管理行为不做讨论。

关键词:融资租赁  不良资产处置  方式选择

2018年以来,融资租赁行业暴雷不断,不良资产处置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行业重点关注的话题。

一、融资租赁不良资产现状

2019年,融资租赁的逾期率和不良率继续攀升,据有关统计,2019年租赁不良资产率平均上升了30%,总体水平处于0.5%-2%之间。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公司个别大单项目逾期金额过大,不良资产率直线上升,导致众多中小租赁公司业务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

二、融资租赁不良资产处置要求

业内将融资租赁不良资产形容为既具有“冰棍效应”又需要“根雕艺术”予以处置的一类特殊资产。

“冰棍效应”体现了其作为不良资产的易耗性和处置的紧迫性。而租赁物回收处置的阻力大、周期长和折价率高,加之其本身价值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的预期贬损,都可能会导致融资租赁不良资产回收率的大幅下降。

“根雕艺术”喻指不良资产处置的专业化和精准化要求。融资租赁不良资产的形成存在行业、地域、个体经营等差异,这对于处置团队对症下药的专业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不良资产的“冰棍”属性,要求租赁公司处置在成本约束之下既要眼明手快、专业果敢,又要调度司法、行政、产业上下游等多方资源。团队的能力和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良资产的处置效果,“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并不是一个不可变量,它是催收欠款专业度和努力度的综合函数”。

三、融资租赁不良资产处置的方式选择

(一)不良资产处置的传统方式

1、直接追偿

包括协商催收和诉讼(仲裁)追偿两种方式。目前,直接追偿是大多数租赁公司优先选择的常规处置手段。但是现实中,承租人通过转移资产逃废债务是亟待攻克的难题。

2、资产重组

租赁公司可通过债务重组、以资抵债、企业重整、还款方式调整等方式对承租人进行资产重组,这种处置方式被融资租赁公司大量使用。

3、破产受偿

主要包括三种情形,一是租赁公司作为债权人主动申请债务人破产清算;二是租赁公司利用自身资源或渠道协助债务人进行破产重整;三是租赁公司被迫通过参与债务人的破产程序进行受偿。

4、资产转让

租赁公司可以将不良资产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甚至其他社会投资者变现。方式包括公开拍卖、招投标、竞争性谈判等市场手段,也可通过协议转让等非公开方式;即可单独处置也可打包处置。 国有背景的租赁公司由于受国资监管要求,若低价转让则有国有资产流失之嫌,所以实务中会谨慎选择资产转让的途径。

(二)不良资产处置的创新模式

1、债转股或债权入股

指租赁公司将对承租人或担保人的逾期债权转为对该企业或第三方企业的股权,进而选择长期持续获取投资回报,或在企业经营成熟阶段退出,通过出售股权收回债权,作为出租人有后续的决策权。

2、资产证券化

租赁公司可将短期内缺乏流动性,对未来可产生现金流的租赁不良资产打包组合,通过信用增级,在交易市场进行出售流通,以实现资金回笼。当然,对入池资产质量要求高、产品规划设计复杂以及试点化发行主体限制是未来一段时期内该方式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

3、“互联网+”的处置模式

信息化与金融业的融合,可以从业务前端逐步引申到不良资产处置当中,由于参与主体比较丰富,转让方、受让方、司法机构、监管机构都能有效参与,可以提高相关环节处置推进效率。

四、对融资租赁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的几点思考

(一)运用投行思维处置不良资产

投行思维处理不良资产是指以“清收+处置+经营”的思路来化解不良和经营资产。具体讲是通过评估不良资产价值以及管理资产回收的过程,挖掘不良资产处置的附加值,进而提升处置价值和效益。本文列析的资产重组或债转股等思路均是投行思维的可行方式:1.选定并跟踪目标企业,对所持有的融资租赁不良资产主导重组,重构债务企业股权架构、业务体系和管理模式等,通过对债务企业输血再造使企业死而复生,在实现不良资产处置的同时获取超额收益。2.市场化债转股,在化解企业高成本负债、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同时,通过设计退出机制完成债务危机化解。

(二)重视搭建专业化资产处置团队和处置机制

租赁公司对资产的管理和处置能力,已经逐步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例如远东租赁,已在全国配置了150多名资产管理人员,并且按照行业、区域和处置阶段进行多维度管理,形成了标准化、制度化的资产管理处置机制。租赁公司着力提升资管团队专业化水平和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构建可行性处置机制和合理化考核体系迫在眉睫。

(三)通过“处置”促“管理”提升

不良资产处置是资产管理的末端环节,整个资产管理应该形成一个闭环。在处置过程中要强调发现和面对问题,善于总结进而反思公司在战略布局、投前风控、业务操作以及租后管理等全流程环节中的不足或失误,倒逼企业管理体制和业务方向不断优化提升。

(四)敏锐捕捉市场需求,拓展公司效益新的增长极

传统上,四大AMC或区域性资产管理公司受让不良资产并进行批量处置是市场上的常见方式,但近年来这种方式在租赁行业有所受限,主要原因是数量有限的AMC公司因资本充足率的监管约束及行业熟悉度考虑,无法或不愿完全吸纳融资租赁公司的单笔或小额不良资产(包)且保证同步处置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融资租赁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蓝海就有待新的竞争主体来参与。2018年以来,融资租赁行业的头部公司已着手布局第三方市场,利用自身资产管理能力帮助同业公司处置不良资产进而获得超额收益,最终达到双赢的效果。

五、结束语

融资租赁不良资产的形成是诸如市场因素、行业周期、个体经营决策等多种因素造成,其本身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将数量维持在可控范围内,它就可以作为一个合理化产物而存在。如果一家持续经营的公司未出现过任何风险,那该公司的风控甚至管理体系反而需要被审视,也许很多优质项目在风险把控中被“错杀”了。对风险和不良资产的正确认识和准确对待,是一个成熟金融企业应有的素质和能力,期待经历这次浪潮的洗礼,融资租赁行业能有更加稳健、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伍诗晴.经济新常态下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对比分析及新路径探讨[J].广东经济.2019(7):36-41.

[2]高蓓,张明.不良资产处置与不良资产证券化:国际经验及中国前景[J].国有经济评论.2018(1):124-142.

[3]孟聰颖.互联网对我国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影响[J].商讯.2019(22):133-134.

[4]洪艳蓉.资产证券化与不良资产处置——中国的实践与反思[J].证券市场导报.2018(12):4-23.

猜你喜欢

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会计国际趋同化研究分析
出租人视角下装备制造企业融资租赁发展研究综述
融资租赁创新业务模式
融资租赁的资金管理
融资租赁的资金管理
营改增后融资租赁税收问题探讨
发展中企业融资租赁的风险控制分析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税收政策研究
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与完善方式研究
浅谈船舶融资租赁风险及其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