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中贯彻历史学科素养的策略

2020-07-13梁小哲

家长·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摘要:本文以部编教材和教辅用书为依托,以初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着力点,努力就日常课堂教学中如何灵活利用教材和配套教师教学用书,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研究,并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方法策略,努力达成教师业务素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相长。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历史学科素养

对历史学科进行教学方法及其策略的探索,有助于学生良好历史观念的养成,进而提高他们历史方面的一些综合素养。因此,我们要从部编初中历史教材每篇课文的学科素养解读和教学设计的优化、整合两个方面来贯彻实施历史学科素养的方法与策略,进而使国家的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素质教育这一系列的教育思想政策具体化、明确化,使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

一、从教材解读方面贯彻历史学科素养

新版部编教材,是在学科核心素养研制、公布的背景下投入使用的,其内容必然体现了教材编写专家对核心素养的认知与理解。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逆向思维,由教材入手,尽可能还原专家意图,思考以教材为抓手,落实核心素养。这要求我们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对教材每课各板块进行解读理解。通过研读课标、吃透教材,宏观上把握教材地位和斟酌教学立意,微观上把握各个子目的逻辑关联和教材资源(史实与史料),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设定教学目标,合理拓选资源。

(一)研究课程内容

我们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研究,进行“课标、单元、课文”三级解读:“研读课标课程内容(教材所涉历史时段特征+具体课标内容要求)→研读教材单元导读(教材单元标题+单元线索描述)→研读教材章节具体内容(课文标题+课文子目)”的思路,从宏观上把握主干知识,进而明确每一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理解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因为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只有先明晰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才能结合教育情境里的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正确运用。

例如: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这个单元时,课标中课程内容对魏晋时期的时段特征描述为“两种状态——‘分裂割据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教材单元线索则进一步指出了两种状态的内在关联。因此,我们确立本单元的学习要点是“魏晋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二)设置不同的教学场景

在研究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创建教学情境和学生活动,为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参与创设条件。首先,教师要努力通过情境化、活动化的场景,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其次,我们就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关问题,通过问题化的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和讨论教学内容,在课堂的充分思考、参与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二、从课堂操作层面落实历史核心素养

有了对教材的素养解读和学生课堂活动的设想,能否在课堂实践中贯彻落实下去?这里面往往还存在容量偏大、主线不明晰、环节衔接不顺畅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教学内容整合、优化的角度构建课堂教学。也就是说,我们要从“教学立意的反复锤炼、知识重难的准确定位、教学设计的艺术架构、环节预设的生本达成、课外内容的有机整合”等多个维度,不断审视和反思自己原有的教学设计,在不断反思与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的能力。具体的实施策略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设计、对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和积极地开展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

(一)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设计

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设计,是在教学立意反复锤炼的基础上实施的。教师首先要在反复研究课标、课本的基础上,思考本课的教学立意(即课堂教学的定位、“课魂”);进而以教学立意为主线,预设教学版块(课堂教学分为几个大的环节);然后基于教材内容,适度拓选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教学环节内容丰富性、趣味性);最终形成立意鲜明、内涵丰富的教学设计。

例如:在设计人教版教材中的“盛唐气象”这一章节的教案时,我们可以先确定本课的教学立意(聚焦“盛世”,思考盛唐气象对当今中国崛起的治国借鉴,培养学生以史鉴今、学以致用的历史批判性思维)。进而创设“盛世经济馆”“盛世民族馆”“盛世风尚馆”“盛世文艺馆”几个版块(使教学内容牢牢围绕“盛世”这个立意展开);然后基于教材,适度拓选课外资源,落实“史料实证”素养(充实每个教学环节内容);最终通过整体化的教学线索、丰富的教学资源学习,使学生感受盛唐之“盛”,思索今日中国之“鉴”,落实“家国情怀”素养。

(二)对课堂中的学生活动进行优化

课堂往往是初高中生提升历史素养的重要阵地。但调查发明,目前历史这一学科的教学情况堪忧。据我调查分析发现,当前课堂,多數教师的授课方式平铺直叙,很少运用新课改的教学方法,师生间的互动仅限于课堂提问环节,师生少交流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两者的学习与进步。

例如:在教师在教学课程“俄国十月革命”时,可以试着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探究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让学生分组探讨“十月革命”发生的时间、历史背景、原因、历史意义等重点;二是让学生理解俄国十月革命与以往革命的不同,把握其对俄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通过新型的教学方式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提高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参与度,深化学生的历史理解,进而培养了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

三、结语

一个高效完美的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缜密的教学过程、新型的教学模式、有趣切实的实践活动,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之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世界,用历史的思维解析世界。总之,全面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优化历史教学过程刻不容缓。

注:本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编号1604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学军.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9(48).

作者简介:梁小哲(1976.3-),男,汉族,河北高阳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学实践。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