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7-13何江

家长·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初中生数学

何江

摘要:新课标改革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因材施教。基于此项要求,差异化教学开始受到教师群体的关注。初中数学知识本身难度较大,依据初中生的认识水平学习数学有些难度,传统数学课堂又常常枯燥乏味,针对性不足,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想使初中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教师需要将差异化教学策略灵活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初中生;数学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出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发展的人,这并非要求学生要五项全能,而是希望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观察每一位学生,发现学生的不同之处,依据学生的个性和天赋着重发展某一方面,同时再辅助其他方面的教学,摒弃传统以成绩定好坏的传统教育思想,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一、差异化教学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自然地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不需要像中考那样经过严格的考试筛选学生,这就直接使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教学的难度。传统初中数学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一样都是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依据大多数人的认识水平,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评价,都是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将学生拉齐进行教学。确实能够保证大多数人的正常学习,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数学课堂却变成了折磨,对于先进生来说数学课堂太过无聊,长此以往班级学生呈两极化方向发展,很容易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对学生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也产生不利影响。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传统“一刀切”教育策略不适合学生的长远发展,而差异化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能够弥补传统教育策略的不足。差异化教学策略正是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所产生的一种以兴趣为导向以及天赋差别的不同所组织的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其理论基础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初中数学课程难度较大,学生分级化更为严重,因此在数学课堂进行差异化教学策略是合适的。在初中数学课堂运用差异化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诉求,能够帮助学困生打好数学基础,使先进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引导每一位学生毫无负担地自主学习数学,激发初中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初中数学中运用差异化教学策略的方法

(一)教育目标差异化,设计分層课堂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是指所培养的学生应该达到的标准,在传统初中数学课堂要求全体学生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的制定依据就是全体学生的平均水平,制定这种统一的教学目标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对于先进生来说目标早已达到,没必要进行学习,限制学生的发展。而对于学困生来说,无论怎么努力,始终难以达到教育目标,就不愿再进行学习,失去学习信心。为了避免发生此类情况,初中数学教师要将教育目标差异化,设计课堂分层教学目标。教师在授课之前就要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同时每节教学课堂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层次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实现自己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学困生能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先进生能够开拓思维,中间生能够正常学习,适度拔高。

(二)教学方式差异化,组织小组进行学习

传统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通常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统一课堂节奏之中学习数学知识,部分学生难以跟上教师节奏,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不佳,加大课后学习的压力。初中数学教师应将教学方式差异化,通过组织小组学习的方式渗透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充分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课堂学习。如,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在应用题中的应用进行教学时,首先数学教师在课前应充分地备课,设计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与小组任务。然后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将学生进行分组,要保证每组都有先进生、中间生、学困生三个层次的学生,将先进生设置为小组组长,将不同小组任务下发给不同小组,让先进生引导其他学生完成小组任务,然后教师请每组学困生进行基础问题的回答,请先进生完成拔高问题的回答,使每类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保障数学课堂效率与质量。

(三)课后作业差异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将课堂知识消化成自己的知识的最有效的方法。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后作业教师往往只是布置统一的内容,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不利于学生复习课堂知识。数学教师应该将课后作业差异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按照不同的难度分成A、B两种不同等级的作业,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任意一个等级完成作业,同时鼓励学生同时完成两种等级的作业,对于都完成的初中生,教师要予以一定的奖励。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语言的运用,不要让学生误会教师是在区别对待学生。

(四)评价方式差异化,给予学生客观评价

初中数学教师要将评价方式差异化,给予学生客观评价。教师要摒弃以往对学生按照学习成绩统一进行评价的传统评价方式,要依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对学生进行纵向评价,评价内容也要涉及学生的课堂表现、各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业完成情况、意志品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客观评价每一位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运用差异化教学能够使学生以一种较为轻松的心态学习数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将数学当成一种兴趣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来说益处颇多。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将教育目标差异化,依据学生的基础设计分层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方式差异化、课后作业差异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最后采用评价方式差异化的方法,给予适合学生的客观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毛晓敏.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19(22).

[2]姚梦婷.数学课堂实施差异化教学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4).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差异化教学初中生数学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刍议幼儿语言的差异化教学
解析小学低年级数学的差异化教学策略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谈差异化教学在作文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