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声民族化趋势研究
2020-07-13张兰芳
张兰芳
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
鲁迅先生曾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也大大提高,对待外来事物也更加理智,而不是一味地崇洋媚外。一直以来,美声唱法在人们眼里是高贵的、美的。民族声乐是本土的文化产物,是俗的、土的、是走不出去的,等等片面之词。本文试图通过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特点、融合与相互影响等角度,谈一谈在中国美声唱法民族化趋势的未来发展之路。
一、美声与民族唱法教育回顾
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衍生出了千姿百态的艺术形式,其中演唱形式就有上百种之多,表现手段也是各具特色。由于中国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各异,导致对声音的审美也各有不同。民歌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古老、最具艺术性的民间歌唱形式,最早的民歌也被记录在《诗经》之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秧歌剧奠定了民族声乐艺术的雏形,最为典型的代表作《白毛女》,才可以说是中国民族声乐的真正开始。解放后,民族声乐逐渐走进了高等艺术院校,拥有自己的一套教学体系。到了七八十年代,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已发展才到一定的高度,在演唱方法、舞台表演、声音的审美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
美声唱法是从意大利的传统唱法而来,三四十年代美声唱法就随着我国第一批海外留学生相继传入我国,随后不断地有国外声乐专家教授来我国讲座、教学,对我国声乐教育起了相当大的推进作用。到了七八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大潮,在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推动下,掀起了一股美声唱法学习的热潮,自此带来的科学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以及丰富多样的声乐教材以及对声音的审美,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带给人的冲击以及人们的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到底什么样的声音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更符合中国人审美的声音,这便成了迫切需要我们去厘清的一个问题。
二、美声唱法影响下的民族声乐
黑格尔曾谈到“各门艺术都或多或少是民族的,它们与某一民族的天然的资禀密切相关”。可以说民族声乐是中国文化的产物,美声唱法是欧洲文明的产物。民族声乐发展到今天,不论从地域文化、语言,还是发声体系与声部划分层面,都各有各自的特色与发展规律。
一说到中国声乐那就不得不提及中国的戏曲文化,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为我国的声乐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声音以高认知角度来衡量,民族声乐发声技巧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声音过分强调音色的亮,高密度以及过分咬字等特点,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这就是我国声乐艺术的民族特色,其实这样的声音根本不是建立在呼吸和共鸣之上,而是将声音挤压在喉咙,以唱出挤卡吊的声音为美,这些声音往往经不住时间的推敲。自从美声传入中国以来,在歌唱技术上融入很多新的声音概念,美声唱法要求良好呼吸基础上唱出有穿透力的声音,发声要靠丰富的头腔、胸腔共鸣,歌唱时身体放松腔体充分打开,唱出一种优美、穿透力强且富有美感的高质量声音,这种全新的声音概念对中国民歌的影响可谓是革命性的。经过不断的摸索实践证明,这种声音概念对推动民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论是从声音共鸣、演唱效果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的演唱,更加注重了人声美学原理的应用与发挥。
从发声体系以及声部划分上来讲。美声唱法将人的声音划分为男女高、中、低音不同的声部,根据不同的的生理特点、构造,演唱不同特点、声区的作品。对每个演唱者喉腔构造,声带长短、薄厚,共鸣腔体匹配程度进行严格划分。并对各个声区发声位置,咬字,声音音色都要求统一,音与音之间衔接自然,达到声音的连贯流畅。而民族唱法在这一点上一直没有任何详细的分析与定论。无论什么人,什么样的嗓音,都唱一样的声调,用一样的气息控制,咬字吐字,归韵共鸣等,通过吸收美声唱法科学的声音理论,解决了民族唱法一直以来的“白、挤、卡、吊”等问题,借鉴了美声唱法统一发声腔体这一理论之后,民族唱法声音更加的流畅统一,声音表现力更强,声音共鸣更加丰满,对声带的负担大大减轻,艺术生命力得到很好的延长。
从发音咬字规律上来说。民族声乐在咬字方面除了强调咬字的重要性外,还要将每个字的字首、字腹、字尾,通过发声、引腹和归韵这样一个过程演唱出来,以增加语言的清晰度与歌曲的感染力,用元代唱论里的要求来总结就是“字真、句笃、依腔、贴调”。反观美声唱法,发源于欧洲,最主要的语言是意大利语、法语和德语,基于这些语言体系的特点,在演唱中遵循的是“在行腔中咬字”,要求“松、通、圆、立、”,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将五个元音字母u、o、a、e、i音色统一。由于语言体系不同,这种歌唱要求与状态,对于欧美等地区的歌唱者来说显然是非常容易的,但对于中国的歌者无疑是困难的,经常会出现咬字含混不清、表达混沌,从而导致音乐僵化,缺乏连贯的音乐表达与感染力。将民族唱法的咬字吐字之法灵活运用到美声唱法,再融合美声唱法丰富的腔体共鸣,两者优点融合起来,才更能适应中国人的语言特点,也将会使民族唱法走得更远,更能深入人心。
三、民、美融合对高校声乐教育的影响
高校音乐教育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专科音乐院校,培养的是舞台艺术表演人才。第二类是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培养的一部分也是舞台表演人才;另一部分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第三类是二本院校为了学科完整而设置的音乐学专业,各个学科还不够完善,但还是按照专科音乐院校的教学体系作为本专业的教学目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音乐教育类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大。
经过对陕西十几所高校音乐院校调查研究,美声专业教师与民族声乐教师人数的比例都保持在5∶1左右,学习美声与民族唱法的学生更是达到8:1的比例,基本上是教师以自己的专业方向决定学生的专业方向。而且这样一个悬殊的比例,充分证明了三十年代流传至今的美声热潮依然火热,出国留学学习歌剧演唱的热情依然很高。针对这一现象,我国的高校声乐专业到底该如何发展呢?经过一系列论证得出,最好的方式就是融合,取彼之长补己之短。
这些年我国的声乐界出现了一个比较独特的现象,那就是我国的民族歌唱家,去美国,意大利等国留学访问,学习美声唱法这一奇特现象,大家觉得不可思议,议论纷纷,觉得本就是唱中国歌的嗓子,也唱得挺好,出去学外国人的东西,会不会学回来之后唱得四不像,民不民美不美的,结果实践证明这一大胆尝试是成功的,归国之后的音乐会非常轰动,意大利美声歌曲虽不比专门的美声歌唱家那样的程度,但也有模有样,民族歌曲的演唱才是让人为之震撼,整个歌唱相比较学习前状态上了不止一个台阶,声音音色漂亮、气息宽广,低声区与头腔共鸣同样丰满,咬字清楚声音辽阔通透等等特点,让所有的观众都颠覆了以往的认知。通过各对陕西七八所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调研研究后发现,教育缺乏反思与创新,教师缺乏思考,自己学的什么唱法就鼓吹什么好,对学生没有一个规划,他未来是要当一个歌剧演员,那就让他学习美声唱法,为毕业继续深造做好规划。假如他对未来没有规划,就是想当一个中小学教师,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建立起科学的发声体系,然后学习中国民族唱法,这样对于未来顺利就业做好准备。其他唱法也可涉猎,但一定是有侧重点的来学习为好。当然这样细致用心地为学生着想的教师也不在少数,但洋为中用却是未来的一个大的发展趋势,一定是更为符合国情、更深入人心的教学方向。
新世纪的中国教育,既要走向世界也要走出传统,最终还要再走进传统。在这个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深入挖掘我们传统民族声乐的生命内涵,再加以国际化塑造,使我国民族声乐更加具备世界性特征,更为世界所认可。美声唱法对民族唱法的影响,以及民族唱法对美声唱法的启示我们得出,只有在保持我国民族声乐的民族特性前提下,吸收接纳美声唱法的科学性、先进性等因素,同时结合这个时代的发展特性,符合当下的评价标准和审美,从而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提高其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使我们的教育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