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杜威与李普曼的“公众之争”

2020-07-13

河北画报 2020年20期
关键词:虚拟环境杜威民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一、杜威与李普曼生平简介及新闻传播思想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学家,在实用主义哲学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同时他倡导民主自由思想,积极推动社会改革。他的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教育、社会等多个领域,在美国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影响力。

李普曼是杜威的学生,他是新闻记者、政治评论家,曾两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他的一生著作颇多,内容也涉及多个领域,政治、社会、新闻、宗教等,其中《公共舆论》被施拉姆誉为传播学领域的经典著作。

(一)杜威生平简介及新闻传播思想概述

1.杜威生平简介

1859年,杜威出生于美国蒙特利州的一个普通家庭。在霍普金斯大学读研时期,接触到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体系,并被其思想所吸引。188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任哲学系系主任期间创办芝加哥学派。1904年至1930年,杜威一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在学术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杜威曾在多地开展讲学活动,传播了其学术思想,也促进了这些地区民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杜威新闻传播思想

杜威早年与商业报纸编辑富兰克林·福特合办报刊《思想新闻》,并宣称:本报将致力于报道思想而不是报道新闻事件本身,用哲学的观念产生思想的流变。《思想新闻》将不拘泥于形式,根据新闻的多少、有无来确定报纸的版面大小;熟悉理论的学者将成为记者,根据新闻事实进行科学的报道,以弥补教育与现实生活之间、理想与事实之间的差距。后《思想新闻》因广受质疑而创办失败,但这次办报经历却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杜威哲学思想向民主方向的转变与发展。之后,杜威一直关注并参与报刊上的政治讨论,并接受多家媒体的采访,始终坚持传播自己的教育与民主思想,积极倡导参与式民主。

(二)李普曼生平简介及新闻传播思想概述

1.李普曼生平简介

李普曼是德国犹太裔后裔。1906年考入哈佛大学,自此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那时杜威是李普曼的哲学老师,因此李普曼的哲学思想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杜威思想的影响。之后,他受到沃拉斯费边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其思想的转变在其《公众舆论》书中体现的尤为深刻,他提出传播学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虚拟环境和刻板印象。李普曼是一位优秀的新闻记者,他曾数年在多家主流媒体上发表政治评论,他也因自己的政治评论而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

2.李普曼新闻传播思想

1910年,李普曼成为著名美国“扒粪记者”林肯·斯蒂芬斯的助手,帮助其完成了许多揭黑报道。受其影响,李普曼形成自己的新闻报道原则:一切言论必须严格基于事实,在动笔评说之前一定要成竹在胸。1914年,李普曼担任《新共和》杂志的副主编。两年多的时间里,李普曼坚持用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新闻政治评论。“一战”期间,李普曼因战争宣传中意识到人们的思想是可以被操控的,舆论也是可以被引导的。

1922年,李普曼在出版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局内人”和“局外人”两个重要观点以及虚拟环境和刻板成见两个概念。“局内人”是指那些专家学者,他认为受众对专家们的观点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这些人因为普遍存在的“拟态环境”而无法获得世界的真实情景,这就需要设立专门机构做出明智判断,并将之交给公众。“局外人”是指那些一般的普通民众,李普曼认为因为真实世界的复杂性以及虚拟环境的普遍性,公众是难以做出清晰的认识的,因此需要专门的人进行引导。所谓的虚拟环境可理解为人们更多的是从新闻媒体机构了解外在世界,而不是对真实的客观世界做出反应,这就像是在公众与真实世界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而同时因为有刻板成见的存在,人们大多从已有的认识和固定印象出发去看待事物,因此更难以清楚地了解周围的环境和世界。李普曼这些观念的提出虽有一定的偏颇性,但对于新闻媒体更好地了解公众以及对于研究舆论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二、杜威与李普曼公众之争所处时代背景与过程

(一)时代背景概况

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遭受到重创同时社会矛盾也更加凸显。在美国,“一战”后两极分化极其严重。普通民众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加上官僚体制内腐败现象愈加猖狂,美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因战争、人潮涌入等因素下降,社会上不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政治体制改革呼之欲出。杜威与李普曼都意识到美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民主进程中出现的严重社会问题,幸运地,他们都从公众和民主的角度出发提出假设,但同时他们所提出的实现民主的方法上出现了分歧。

(二)杜威与李普曼公众之争的经过

这场争论产生于1922年李普曼出版《公众舆论》一书。他在书中提出的虚拟环境与刻板印象以及“局内人”与“局外人”的概念引起了杜威的关注和质疑。杜威在《新共和》上发表文章指责李普曼的悲观的民主态度“政治舞台上的大人物是如此冷静如此坚定,其表述风格是如此客观有富有文采,一直读完这本书的人几乎不会认识到同时对民主最有效下的指控”。

随后,李普曼出版了《幻影公众》。在书中其精英主义倾向更加明显,他对杜威的参与式民主思想进行了直接的批判。他认为传统的建立在民众广泛参与基础上的民主理论已经过时,传统民主理论下的公众形象只是一个幻影,并提倡应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限度降至最低。他在书中说:“他们把事物代理权委托给具有专业素养的公众中的杰出人士,绝大部分问题都在这些专业人士的能力掌控范围内,普通公众只能捕风捉影地了解到一点点。”

杜威坚持拒绝反对李普曼的上述理论,在其之后的一系列演讲中杜威阐述了自己的民主思想。他提出构建“大共同体式民主”社会,他认为只有公众广泛参与社会事务的治理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社会。同时,他也承认公众的素养是有缺陷的,但公众是可以被教育、人性是可以被塑造的,社会中的专业人士应该对民众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引导。并且杜威指出李普曼的虚拟环境与刻板成见理论所适用的对象是有偏见的,专业人士也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

总结以上,李普曼认为具有专业素养的专业人士应将正确的观点传递给公众,而杜威认为公众是有能力做出清晰明确判断的。李普曼倾向于精英主义政治,而杜威倡导公众广泛参与式民主。

三、公众之争的影响

这场争论至今仍没有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杜威、李普曼在争论的过程中都促进和改善了自己的民主理想。但是仍有很多学者对他们的民主理论进行评判。有不少学者认为杜威的大共同体式民主主义的社会构想过于理想化,它容易使人们忽略社会的黑暗面以及阶级斗争的危险性与破坏性,更有学者称杜威并没有针对他所论述的问题提出合理而完整的解决方案。杜威也认识到自己的民主思想过于理想,同时他也称不能因为现实的不民主而失去对民主的信心。学者对于李普曼的评判更多的是否认他的精英主义倾向。李普曼过分否定公众认清事实的能力,认为公众愚昧无知而专家学者能够凌驾于公众之上。此外,李普曼对于新闻业的态度也是消极的,他认为新闻业界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于上层制度而不是公众建立更加民主社会的渠道。

猜你喜欢

虚拟环境杜威民主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式民主
前庭刺激对虚拟环境三维空间定向的影响及与空间能力的相关关系
如何通过虚拟环境有效管理Python第三方库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生态民主
让我们摇起橹来
民主制度在军队推行的由来
动画广告设计中虚拟环境的构建方法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