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人民至上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重要讲话精神系列党课之一

2020-07-13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张爱丰

党课参考 2020年13期
关键词:防控群众疫情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 张爱丰

本课对象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本课时间

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

本课目的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本课的学习,充分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坚持人民至上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进而认真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这一重要讲话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一以贯之的人民情怀,有力彰显了“人民至上”这一执政理念,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理解坚持人民至上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守人民立场,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图:黄敬文/新华社

一、坚持人民至上的重大意义

民本思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精神,“人民至上”是对民本思想的升华,是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具体要求。坚持人民至上,是无产阶级政党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追求,对于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理论品格。1842年4月,马克思在《莱茵报》编辑部工作时,就提出了报刊人民性的概念。他认为,报刊应该“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人民性这一根本价值成为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最耀眼的底色,始终镌刻在共产党人灵魂的最深处,成为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

(二)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

我们党成立伊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就把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因此从根本上说,我们党就是一切为了人民根本利益而奋斗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就能保证我们党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保证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党的性质宗旨不变色,党的初心使命不偏移,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

(三)坚持人民至上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

“人民至上”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一以贯之并发扬光大。“人民至上”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鲜亮的精神标识,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切事业取得成功的制胜法宝。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面对苦难,各种政治力量、各方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直到中国共产党以崭新的面貌登上历史舞台,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正是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模范践行“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进程深刻表明,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我们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巨大成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2020年,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及其经济连带效应,更需要最大范围地凝聚共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力量,更加离不开全国人民的信任与拥护,更需要一以贯之坚持人民至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直面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一定能够闯过难关,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血脉在人民,有了人民的支持,我们党就有了最大的底气,就有了最大的信心和力量。有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我们党取得执政地位,建立社会主义中国;有了人民支持,我们党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有了人民支持,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航程。正因为有了人民支持,我们党才能战胜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挑战。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迅速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斗争大局,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力量。我们之所以能用3个月左右时间取得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战略成果,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通过这场战“疫”,我们再次看到蕴藏于人民之中的伟力,人民群众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实践充分证明,无论从历史发展大势来看,还是从历史进程中的各种具体事件来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有全体中国人民的支持,我们党就有了执政的最大底气。

二、坚持人民至上的实践要求

“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的核心要义,由“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一切发展依靠人民”“国家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国家发展成效最终由人民检验”等构成。坚持人民至上要求国家一切制度必须保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保证人民的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参与权等有效实现;要求把人民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始终做到“一切依靠人民”;要求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断增长的需求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做到“一切为了人民”;要求把人民实践作为检验一切发展和各种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始终做到“一切相信人民”。坚持人民至上不仅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理论表达,更要落实到我们党执政实践中,落实到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当前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不变的初心和价值追求,坚持人民至上,要求我们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我们党所做的一切,就是让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让老百姓幸福,就是要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

坚持人民至上,要深刻认识到我们党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奋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多样性、广泛性和高质量要求,更加关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整体协调,更加关注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充分发展,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

(二)把人民立场作为最根本的政治立场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认识和处理问题必须从党和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问题、做决策都把人民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必须识民情、接地气,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竭尽全力完成党交给的职责和任务。

(三)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的利益

如何对待利益,是判断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政党价值属性的重要标尺。党章明确规定,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表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也应该由人民共享。

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坚持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好义利关系,树立共产党人的义利观,始终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利益,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外,所有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要通过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利不受侵犯、得到落实,让改革红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对于与民争利、侵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利益的行为,要坚决查处、严惩不贷。

(四)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要把政绩刻写在祖国的山河、百姓的心中。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胸、境界、格局,从实际出发,从长远出发,一张蓝图干到底。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不计较个人功名,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要摒弃急功近利思想,不搞主观臆断和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不做超越发展阶段的事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五)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人民身体健康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声令下,全国树立一盘棋思想,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举措,调集全国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物质,不计成本、不惜代价挽救每一个人的生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抗疫斗争的“中国答卷”,充分展示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挽救生命,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都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生动演绎了什么是“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坚持不惜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在此次疫情防控斗争中,也应当看到,我们在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方面,暴露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的短板和不足。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六)把人民群众作为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类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我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所在。一个珍视人民的国家必会兴旺发达,一个依靠人民的政党必将基业长青。回顾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只有信赖人民、依靠人民,才能创造历史伟业;只要紧紧依靠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就能获得无穷的力量。

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情况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进一步凝聚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和磅礴力量,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把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汇聚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上,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紧紧依靠人民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七)把保持血肉联系作为党最重要的生命力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无数事实表明,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反对和惩治腐败,坚持不懈整治“四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这场严重的疫情,有力检验了我们党,检验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检验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始终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根植于思想深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要大力弘扬优良作风,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坚持不懈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脱离群众的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对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严肃处理,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八)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最重要的标准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不是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生活得到了实惠和改善,人民权益得到了保障,我们党才能真正得民心。当前,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是否全面脱贫,是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光看数字、看表格,而是要看人民幸福与否、满意与否。如果解决问题人民不高兴,工作成绩人民不满意,说得再好听,数字再好看,也没有实际价值。

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标准,各项工作交由人民来评判,让人民满意。特别是制定涉及民生利益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坚持符合人民意愿,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来进行,多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看看是否符合人民需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推进各项工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心里装着人民,始终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为民服务的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要坚持群众标准、由群众来评判,增加群众的话语权、评判权,按照群众的要求展开工作,使党和人民事业始终体现群众意愿。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努力让全面小康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讨论题:

1.如何全面把握“坚持人民至上”的重大意义?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理念。

猜你喜欢

防控群众疫情
战疫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多让群众咧嘴笑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在防控“火线”践行初心使命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