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点—线—面”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2020-07-12彭刚朱小青
彭刚 朱小青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石供电公司
一、“定点”:抓关键人才培育,打通员工成长成才通道
黄石公司通过创新新员工及优秀专家人才培训培养,将其作为高技能人才培育的重点,打造人才培养的“蓄水池”。
建立新员工体系化培养机制。有效结合新员工每个成长时期特点,将新员工划分为入职教育期、轮岗见习期、定岗实习期、骨干成熟期,按照“应知知识、应会技能”进行各时期梳理,形成四个时期新员工成长达标标准线,建立新员工识别模型,有效甄选优秀新员工。梳理新员工学习清单,形成系统化知识体系,绘制新员工学习成长地图,形成路径示范,帮助新员工尽快掌握综合及业务知识,更好胜任岗位工作。结合公司选树“青安先锋”活动,鼓励青年员工在生产责任重、安全责任重的一线用心履职、建功立业,有效增强青年员工的各项本领,彰显青年员工的示范带头作用。
构建专家人才课题项目制。结合专业管理年度重点工作,制定专家人才的年度课题项目。让专家人才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专业成果,成为承担重点工作、解决生产重大难题的主力军。鼓励和扶持成立专家人才工作室,吸纳优秀员工、业务骨干进工作室,通过课题项目研究、专业技术传承等方式,带领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目前,公司在聘各级各类专家人才53人,其中:国网公司级6人 ,省公司级23人,地市公司级24人,建立创新工作室10个,累计取得各类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6项,外观型专利5项。公司先后建成省公司系统内唯一两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吴风亮工作室及张再华工作室。
二、“牵线”:抓系统化培养,提升各类人才培养质效
公司在抓好新员工及优秀专家人才培训培养的同时,从公司战略目标及发展需求出发,建立三级培训培养体系,搭建人才发展链条,大力培育内训师队伍,做好人才成长的“引路人”。
建立“市公司、县公司、供电所”三级培训培养体系。在公司层面,建立专家人才大讲堂,由优秀班组长、各级各类优秀专家人才、劳模担任授课,打造精品课程。在县公司层面,建立实训实践大讲堂,主要由班组长担任授课老师,通过实训演练、交流研讨、改进提升等方式,提升人员专业技能。在班组层面,建立现场培训大讲堂,鼓励人人上讲堂,通过对各类规程、制度和工艺标准、工作流程的现场培训与学习,提升班组人员的技能水平。近三年,公司技师及以上技能资格增加66人,占现有同级人数的15%;新增中级及以上职称88人,占现有同级人数的14.9%。11人荣获国家、省地专家、技术能手,生产岗位“双师”型人才增加22人。
运用学习地图培训法。以能力素质模型为基础,建立各类培训人员能力提升方案、岗位能力模型,设计学习培训总体路径,开发实施开放式学习培训课程及能力提升效果评估,同时将评估结果纳入考核结果应用,从而为员工在企业中的持续性学习和能力发展提供导航。同时结合供电所示范点建设,打造精准化培训项目。
大力培育内训师队伍。公司建设一支涵盖公司关键领域、重点岗位、关键技术岗位人员的内训师队伍,整合公司内部师资力量,拓宽内部培训师的专业覆盖面。同时要求优秀专家人才必须担任公司兼职培训师,定期为公司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并将培训课时计入优秀专家人才年度履职考核中,充分发挥各层级专家人才的作用。制定内训师系统化培养方案,定期开展内训师队伍培训、内训师研讨会,为内训师提供相互切磋、相互补缺、共同提升的平台,持续提升内训师授课技巧、技能知识。公司现有省公司认证的内训师19人,其中初级13人,中级6人。公司内训师队伍荣获省公司2019年内训师竞赛团体三等奖。
三、“全面”:抓全员能力培育,强化全员素质提升
公司人才培养通过由点到线,再逐步铺开到面,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范围,重点落脚到一线技能人员培养。依托各类技能培训,练就技能人员的“基本功”。通过人才选拔、积分制、激励约束等机制,持续强化全员素质提升。
抓实各层级应知应会培训。根据应知应会培训体系要求,结合各工种技能鉴定需要,建立七大专业应知应会培训手册,让各技能人员明白岗位必备应知应会的内容,有的放矢,让技能培训统一到服务职工技能水平提升、服务职工个人岗位能力提升的轨道上来。
强化技能人员培训。在技能人员安全培训方面,建立由党政领导亲自挂帅督导机制,坚持以发现问题为导向,编制安全监察、调控、运检、营销、信通、基建、网改7大专业的培训策划方案,每季度召开技能人员安全培训工作例会,通报并总结季度培训开展情况,制定下一步优化提升措施,确保培训对象全覆盖,全面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和能力。实施“双线一轨”培训模式,将生产技能人员岗位工作能力需求(工作线)与职业技能鉴定要求(鉴定线)分别进行要点分解,并最终归集到培训这条“轨道”上,形成工作、鉴定、培训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通过开展一线优秀生产技能人才选拔工作,共计选拔一至五级优秀技能人才118人,有效提升了一线技能人才的获得感。
借助积分制评价引导全员自主学习。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积分结果应用实施方案,明确积分的范围、方法及应用。重点在积分应用方面,设置季度学习积分达标线,员工季度积分情况纳入季度考核加减分项;对于年度积分靠前的人员,在申报技能等级、职称时享有提前申报的权利;同时给予积分靠前的员工以优质学习资源作为奖励。全面实现培训积分与技能等级评价、职称评定、学习资源激励、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强关联,强化培训激励,引导全员积极主动参与各层级、各类培训学习,助力提升全员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