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在地方戏曲表演中的应用探讨
2020-07-12杨珠林
杨珠林
云南省昆明市文化馆
地方戏曲文化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它可谓是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戏曲中的重要音乐要素有很多,不仅包括唱腔、念白与曲牌等元素,还包括打击乐这样的音乐元素。其中,打击乐在地方戏曲表演中的地位比较特殊,它会贯穿在整个地方戏曲表演过程之中,能够给地方戏曲表演带来不一般的魅力,可谓是戏曲表演的灵魂所在,它可与其他地方戏曲元素相互配合,为观众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目。
一、戏曲与打击乐的基本概述
戏曲实际上是一项将音乐、舞蹈与戏剧等集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在戏曲表演中一般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戏曲艺术的角色表演,另一个是戏曲音乐的演奏。其中,戏曲艺术的角色表演通常是指演员在戏剧表演的舞台上运用“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手段,将戏剧故事角色表演出来的艺术活动。而戏曲音乐演奏则是利用音乐的抒情、叙事、调控节奏等功能来侧面刻画角色人物形象、渲染整个戏剧表演气氛、表达戏剧角色人物复杂情感的艺术活动。在整个地方戏曲表演中,戏曲音乐演奏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打击乐是戏曲音乐演奏中比较常见的发声乐器。
打击乐顾名思义是靠“打”和“击”等方式发声的乐器,它在戏曲领域被称为“武场”。打击乐的乐器范围比较广,从大锣、小锣,到中钹、大钹,再到板鼓和堂鼓等等,均属于打击乐。目前国内的地方戏曲打击乐发展得比较快速,使得打击乐种类逐渐增多[1]。如今地方戏曲表演中的打击乐音色越来越丰富,节奏曲谱、演奏方法也越来越多。可以说,地方戏曲表演中的打击乐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伴奏技法和打击乐结构,它会随着地方戏曲文化的演变和进步而越来越完善,在地方戏曲表演中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
二、地方戏曲表演中打击乐的具体作用
打击乐在地方戏曲表演中可谓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它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一)调控地方戏曲表演节奏秩序
打击乐可以说是与戏曲中的“文场”相对应的重要元素,“文场”一般是指管弦乐,两者共同配合,可以让地方戏曲表演更具艺术感,更能激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武场部分的地方戏曲表演中,表演者使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时,一般是通过锣鼓点配合地方戏曲表演[2]。尤其是在地方戏曲表演中的“打”、“做”、“念”、“唱”等环节,打击乐器的运用是重中之重的表演内容,它可让地方戏曲表演变得有节奏、有秩序。
(二)渲染地方戏曲表演舞台气氛
在地方戏曲表演的打击乐伴奏中,一般是由板鼓乐师来统一指挥其他打击乐,在伴奏的过程中需结合地方戏曲的剧情需要,将戏曲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打击乐伴奏的方式表现出来,旨在增强地方戏曲中的人物矛盾与冲突,从而达到渲染地方戏曲表演舞台气氛的目的。具体点来说,就是打击乐伴奏者需把握好打击乐的轻重缓急等方面的音乐节奏、音乐旋律,合理使用锣鼓点来配合地方戏曲的表演需要,与表演戏曲剧情的演员同心协力,配合默契,在打击乐的伴奏气氛渲染下,突显出地方戏曲艺术的表演特色。
(三)刻画地方戏曲表演人物内心
在地方戏曲表演中,打击乐不仅能够有效地调节表演节奏、烘托戏曲表演的艺术气氛,还可刻画出地方戏曲表演中角色人物的内心情感。一般而言,打击乐对角色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是从侧面表现出来的,因为通常是由戏曲表演者自己通过动作、演唱和念白等表演来正面刻画出角色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打击乐伴奏者会从侧面烘托角色人物的内心情感。比如打击乐伴奏者在表演戏曲锣经时,一般会通过“叫头”的打击乐表现形式来刻画角色人物对某事、某人的控诉,表达悲哀的情感;通过“乱锤”的打击乐表现形式来刻画角色人物的烦躁心理、焦急心理等等。
由此可见,打击乐在地方戏曲表演中起到的作用很大,它关系到地方戏曲表演的成与败。
三、地方戏曲表演中打击乐的实践应用
(一)通过打击乐塑造地方戏曲人物形象
在地方戏曲表演中,演绎剧情的表演者、创造戏曲音乐艺术的演奏者均需要彼此配合来塑造地方戏曲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打击乐在塑造戏曲人物形象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具体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打击乐可突显戏曲人物的身份。即在地方戏曲表演活动中,不同的人物出场时,为了突显他们的身份等级,一般会通过不同的锣鼓点来表现出来。比如在《慈母泪》这一戏曲中,张有仁是“家奴”身份,其身份等级很低,一般在他登场亮相时会用小锣的锣鼓打击乐来表明他的身份等级。戏曲中的冯御史则是身份等级较高的人物,他登场亮相时,一般需要用大锣的锣鼓打击乐来突显他的身份等级,让观众在打击乐伴奏的不同表现形式下,可以很清楚地感知到身份高之人的威风之气。
其次,打击乐可突显戏曲人物的人格魅力。每个戏曲作品人物的人格魅力都是不同的,一般可通过打击乐伴奏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杨六郎招亲》这一戏曲中,打击乐伴奏者演奏了锣鼓经,将杨六郎单枪匹马杀敌的场面氛围渲染了出来,表演者也配合表演了“翻打”、“碰撞”和“厮杀”等艺术动作,在打击乐的音乐声下,能够让观众走进一个英雄杀敌的情境之中,让人能够深刻感知戏曲人物的英雄气概。
最后,打击乐可突显戏曲人物细致的情感变化。这些情感变化能够让戏曲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打击乐伴奏者可在掌握人物形象特点、戏曲剧情后,通过合适的打击乐伴奏音乐塑造有血有肉的戏曲人物[3]。比如在《程婴救孤》这一戏曲中,程婴为了保住忠良之后,使用了偷梁换柱的计谋,将亲生儿子奉献在敌人的屠刀下。程婴亲眼目睹亲生儿子被残杀后,心理濒临崩溃,后来敌人下场,程婴忍不住喊出“惊哥儿”,此时打击乐伴奏者采用的是“软四击头”打击乐,渲染出了悲伤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程婴痛苦无奈的内心。这是一场精神与情感之间的搏斗,这样的打击乐能够突显当时人物的心理独白,让戏曲人物形象变得丰满传神。
(二)通过打击乐推动地方戏曲情节发展
在地方戏曲表演中,打击乐的运用还能推动戏曲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是因为打击乐能够在戏曲表演中充当“纽带”,将戏曲表演者的“打”、“做”、“念”、“唱”等方面的表演有效地串联在一起,从而揭示戏曲表演中人物的具体情感变化,突显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推动戏曲表演中剧情的发展。因此,打击乐伴奏者需时刻关注戏曲剧情的发展进程,并根据当时的剧情场景,运用不同的锣鼓点子将表演者的一系列艺术身段动作、艺术情绪和情感等连贯地串联起来。
没有打击乐的戏曲表演只能是一场哑剧,打击乐伴奏者需在起止、转折、交代等特殊节点用锣鼓点子将表演者的唱段进行有效的衔接和变换。例如《红灯记》这一戏曲表演中的“赴宴斗鸠山”这部分场景有不少的道白内容,包括李玉和面对鸠山的逼降诱哄时大义凛然的道白、李奶奶痛说革命家史时的道白等等,打击乐伴奏者需要用轻重交替的锣鼓点,突显戏曲人物念白的语气,从而增强当时场景的感染力,并推进戏曲表演情节的发展。
打击乐伴奏和戏曲演员的表演融为一体,可起到相得益彰的艺术表演效果,让观众跟随着戏剧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断发生情绪起伏。可以说,打击乐在地方戏曲表演中的运用,能够为观众展现魅力无穷的戏曲艺术。
四、结语
综上可知,打击乐在地方戏曲表演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发挥的作用也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地方戏曲艺术正在不断发展成熟,打击乐的发展也日趋成熟,它将会在地方戏曲表演艺术中增添独特的一抹色彩,增强地方戏曲表演的艺术感染能力,让观众爱上地方戏曲表演,也让中国地方戏曲艺术能够在世界剧坛中站稳脚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获得创新发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