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持现状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2020-07-12安添畅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
安添畅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
引言:“一带一路”建设是由中国发起的发展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一项长期的合作发展项目,促进沿线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交融、互通与合作,对世界经济起辐射带动作用[1]。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对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重要作用,也对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促进和带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各国共同抵御国际经济政治风险的能力,促进世界稳定发展。
经济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金融是推动其建设的核心与关键要素,只有保障好金融支持才能促进其发挥长效性作用。金融支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供应与完善与设备支持、贸易融资、以及人民币跨境结算、国家资金供应等多个方面[2]。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将对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个人的建议。
一、“一带一路”建设中金融支持的现状
自提出建设“一带一路”以来,我国正逐步推进与沿线各国家各方面的合作,扩大与沿线各国的贸易往来。“一带一路”沿线共有65个国家,人口约占全球总数的60%,年生产总值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从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量迅速增加,沿线国家在我国外贸地位不断提升。从2001年至2014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从839亿美元增长到1.12万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从16.5%增长到26.0%[3]。
据统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5万亿美元。我国在相关国家中建设了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总额270多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20万个就业岗位。2017年,东部地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11494.1亿美元,占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79.8%[4]。
在与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中,我国以进口机电电气设备与资源能源为主,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对非洲、中亚西亚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输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及部分工业制成品,其中对非洲铁路建设的帮助最为显著。在中亚西亚及非洲的建设中,对资金的需求量大,需要大量的建设原料及先进设备与技术的支持,这些都离不开金融方面的支持。
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中国与欧洲、俄罗斯、南亚、东南亚地区较为发达,发展水平相对均衡,中亚、西亚及非洲地区经济结构相对落后,以依赖矿产资源与能源为主,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依赖性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但石油资源、煤铁及金属资源丰富,利于为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原料支持和物资保障,并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逐渐摆脱对原料出口的依赖。在社会环境方面,沿线大部分国家社会环境较为安定,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但西亚北非地区战争较为频繁,政治动荡,受国际影响较大,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社会基础设施破坏较为严重。
二、“一带一路”建设中金融支持的问题
(一)建设投入资金多,投资回报期长
目前“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了各方面的互联互通及资源能源合作调配等重大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仍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据亚开行及麦肯锡公司预测,未来十年仅亚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就高达8万亿美元,要落实丝路经济带的铁路建设规划就需要3000亿到5000亿元人民币,面对巨大的资金需求,如果不及时获取有力的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就很难继续推进,沿线国家一体化建设也恐怕难以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的投资活动,其建设周期长,像机场、港口、高铁一类的设施建设以自身收费作为资金回报的主要来源,收益率低,资金回报少且投资回报期长,其自身经营又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受多种因素制约,获得实际的资金回报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5]。
(二)国际市场中的风险
近年来,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美国相继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全球移民协议等多个国际性组织,人民币及其他货币的浮动,气候变化等都使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而沿线各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实力有高有低。非洲西亚一些国家经济实力较弱,对抗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容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此外,经济领域在国际中竞争激烈,欧美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完整,部分大银行如渣打银行、花旗银行有着上百年的跨国经营历史,经营系统完善,资金力量雄厚,拥有灵活的市场适应能力,而我国及沿线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经营历史相对较短,海外业务较少,在许多方面与欧美大银行存在较大的差距。
日本、韩国等国家通过宣布货币贬值来扩大进出口贸易,以高质量的商品抢占世界贸易市场,对我国及沿线相关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有一定的影响。印度也一直对我国投资持警惕怀疑态度,外贸易往来中频繁使用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增加了两国贸易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一带一路”建设涉及65个国家和地区,使用的币种多,虽然目前统一使用美元结算,但交易双方仍是用的是不同的货币,在融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跨币种合作的问题,同时也带来了汇率风险。
(三)不同国家间差异显著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政治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沿线大部分国家经济结构有待完善,中亚西亚部分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靠能源及初级农产品的出口,宏观经济受国际能源价格变化影响大,缺乏灵活的市场适应性。欧洲部分国家经济发达,社会发展程度高,总体来看沿线国家中部与东部西部,南部与北部差异显著。多数国家对外陷入与大国博弈的局面,对内面临经济转型,政治变动,社会变革的挑战。我国国内政治环境稳定,国内投资环境较好,但中东地区如伊拉克、也门、叙利亚政治受大国干预影响大,常年战争不断,民族、文化冲突多,甚至政权几度更迭,国家财政多数用来支持战争,用来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资金流动少且缺少稳定和平的国内投资环境,加上国家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弱,这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一定的影响。
三、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金融支持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加强引导与支持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键靠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各国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政府通过协商谈判提出本国合理的经济诉求,降低目标市场国的准入门槛,扫除合作障碍。政府引导成立各种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基金便于直接投资,构建和完善多边贸易机构,如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的设立为相关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此外,政府还可以促进沿线各国各大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发行相关债券与投资项目,刺激各国资金的流动,为经济社会建设储备雄厚的资金基础。同时要完善经济监管体制,避免同类企业的盲目竞争,及时关注资金流向。
(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交易量逐步增加,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渐提升。美元在目前国际贸易中的使用最为广泛,而美国经常根据自己单方面的国家利益制定一系列货币政策,使交易国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许多国家,尤其是与美国存在政治冲突的国家更加希望有新的币种选择来减少对美元的使用,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这为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提供了机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也有利于降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的风险,同时拉近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距离,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要扩展人民币的货币职能,增加人民币的跨境结算使用,夯实我国国内的经济基础,在国际贸易中积极倡议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并且使人民币汇率稳定在一定范围内,避免汇率的大幅度波动,使人民币逐步获得国际的认可与信任,最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
(三)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创新型经济、绿色经济
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中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较单一,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但所占总产值比重较小,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中东一些国家过于依赖原料出口,不仅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威胁人类的生产生活。
想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开展,首先,必须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发展创新经济。其一是应当发展以互联网为主的科技产业。我国互联网科技发展迅速,尤其是互联网经济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沿线国家学习和借鉴中国互联网经济运营模式,不仅能促进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还能带动当地物流业等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其二是应利用大文化发展特色旅游业。中东地区荒漠广布,具有世界上独特的景色,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埃及为例,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埃及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且埃及自然景色优美,气候相对适宜,政府可投资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旅游,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服务业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的创新发展。
同时,还应当发展绿色经济,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中东中亚地区太阳能、风能丰富,应积极开发新型能源和清洁能源,减小对常规能源的依赖,也可以使用可回收材料,着力提高能效,降低排放,减少治理环境问题的费用,从而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多经济支持。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针对“一带一路”建设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方面的对策建议。但要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各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合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相信通过各国逐步扩大合作,夯实经济基础,未来我们必将实现“一带一路”的成熟化运行,实现各国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