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走向分析与展望
2020-07-12刘航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刘航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高举孤立主义大棒,在全球掀起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贸易摩擦浪潮。中美贸易摩擦始于2017年8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特朗普的授意下启动针对中国的围绕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等方面内容的301调查。2018年3月USTR发布了调查结果《301报告》,特朗普据此挑起了贸易争端,以贸易逆差为由对中国数千亿输美商品加征关税。2018年4月,美国商务部宣布7年内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2019年1月美国司法部宣布对华为提出23项刑事诉讼,自此贸易摩擦蔓延至科技领域,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2019年6月,美《华盛顿邮报》报道称中国三家大型银行拒绝执行美法院关于违反朝鲜制裁调查的传票,中美金融战硝烟乍起。
一、中美贸易摩擦目前进展
刘鹤副总理10月初赴美进行第十三轮磋商,谈判取得较积极成果,主要包括原定10月15日从25%升至30%的对华2500亿美元关税计划暂时搁置、中国向美国采购近500亿美元农产品及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等。进入11月,双方同意按照协议进展分阶段取消加征关税。贸易摩擦的缓和为中国换来了宝贵的发展时间,推动谈判进程向着既定的避免全面贸易战的目标推进。另一方面,在当前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企的情况下,通过进口美国成本较低的大豆、猪肉等,缓解了CPI进一步上行的压力。
二、中美贸易摩擦走向分析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放缓,基本原因是特朗普面临连任压力、弹劾危机、经济下行、美欧贸易摩擦升级等因素而不得已为之。美国制造业PMI指数在9月录得47.8%,为十年以来最低水平,10月回升至48.3%,虽略有改观,整体运行仍然偏弱。最新民调显示,美国民众支持弹劾特朗普比例再创新高,特朗普在传统票仓州支持率不断下滑。对空客增税引发欧盟对美国补贴波音进行报复。
然而,中美贸易摩擦不可能就此偃旗息鼓,双方冲突具有必然性与长期性。在当前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两国贸易摩擦在某些条件下是一种零和竞争的结果[1]。美国倾向于视中国为竞争者,而非彼此互惠的利益相关者[2]。美国挑起贸易摩擦的本质是占据优势地位的资本无限追求价值增值,其单边主义行径是按照资本自己的面貌再造世界[3]。美国的优势在高端制造,这一点是中国的劣势;中国的强项在于中低端制造,此点也是美国的软肋。中国目前的社会整体发展阶段导致对高端制造的需求相对不旺盛,美国却无法摆脱对中国中低端制造的依赖。伴随着经济实力、国民收入水平的上升及劳动力成本的上行,中国势必逐步淘汰原附加值低、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领域,同时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向中高端制造领域渗透。而美国为保证充分就业、平衡国际贸易等目的,在保证高端制造领先优势的同时,促进中低端制造业回流,而中低端制造业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这也是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议》的原因。
与过往美英、美苏、美日等在经济、军事、金融等方面的竞争有所不同,中国经济起飞使得美国面对一个14亿人口的超大经济体的直接冲击。中国当前形成的发展惯性无法阻止,美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领先优势,大多是基于不对称竞争,美国不可能在这些领域轻易拱手相让。中美贸易摩擦的表象是差别化贸易竞争,背后的根本逻辑是大国间政治、科技、外交等综合实力的较量。修昔底德陷阱也许可以避免,但是显示出的大国间竞争态势是客观规律。这个逻辑不变,中美贸易摩擦变数犹存。未来美国会从关税战、投资战、技术战、汇率战、金融战等几个方面下手[4],中国要着眼于未来,立足于当下,做好长远布局打算。
三、中国应对策略
中美贸易摩擦并非对等竞争,双方腾挪空间和应对措施亦有所区别。从目前美国的表现来看,更多是一种试探,目的是在对自身伤害最小的前提下予以中国尽可能多的限制,而非不留后路的全面开战。中国应沉着冷静,采取主动、积极、灵活的应对策略,甚至不惜以战止战。
(一)短期策略
短期内,中国对内宜加大对华为等高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优化人才安置政策,鼓励海外高科技人才回流,加大力度招揽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和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投资等[5];另一方面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并引导企业向中高端产业链升级,解决就业的同时,夯实中高端制造业基础。对外充分利用当前国际政治、外交局势带来的时间窗口,提升与欧洲、日本、韩国等的科技、经贸合作,提升我国科技研发、制造水平。
(二)长期策略
长期来看,宜充分发挥国内工程师队伍红利,加快夯实科研基础,强化科技优势领域领先程度,以点带面促进发展;对外逐步提升自身软实力,加大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的宣传力度,通过一带一路、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提升自身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