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新型省份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0-07-12谢俊谢厚正

消费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创新型省份

谢俊 谢厚正

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2.山东省泰安市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有长足的贡献,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中国未来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战略发展的新高度,因此各省纷纷响应,竭力建设建成创新型省份。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技术的高精尖,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加,同时也能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新型省份有很强的关联性,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在政策制定和企业战略决策时充分考虑到这种关联性和互动发展的要求,从而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创新力,共同致力于建成创新型国家。

一、相关理论分析

(一)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指基于高新技术,专门从事使用高科技的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的所有企业总体。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比一般产业高,科技人员多,产品技术含量高,劳动生产率也高,生产设备及工艺先进,在市场竞争中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并且对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也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个社会经济增长的质量。但同时,技术研发的难度往往很大,研发经费支出也高,对于科技人才的需求也更为迫切。目前,在国内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生物科学、新材料新能源技术、海洋科技、航空航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导技术等领域。

由此可见,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第一,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所需的工艺、技术及设备等都是科技人员研究出的最新最高端的成果,是先进技术理念和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第二,资本密集型,研发高科技开发新产品需要的研发经费高,前期投入也大;第三,知识密集型,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及升级需要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

(二)创新型省份

创新型省份是指那些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根本,着力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力,带动社会经济发展,进而形成绝对竞争优势的省份。创新型省份主要表现形式为: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高,主要行业和特色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投入产出效率高,创新文化氛围浓厚,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创新型省份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高,研发支出占所在省份GDP总量的比例不能低于2%;第二,科技进步贡献率高,一般不能低于70%;第三,科技创新能力强,建设创新型省份还是要依赖自主创新,技术引进要逐渐下降,对外技术依存度不能高于30%;第四,创新产出水平高。

创新型省份一般包含四个构成要素:第一,创新主体,主要包括高科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产学研联盟等;第二,创新资源,即为创新活动提供的生产要素条件,主要指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创新资本、信息资源等;第三,创新环境,包括创新文化氛围、配套设施、生态环境等;第四,创新政策,指政府和企业为创新活动提供的制度保障和管理机制,具体包含政策法规和企业激励、评价、组织、决策等。

二、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新型省份协同发展分析

(一)高新技术产业对建设创新型省份起重要推进作用

1.高新技术产业可增强创新型省份的总体经济实力

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有效促进创新型省份转变发展方式,带动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各个产业的创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增强创新型省份的竞争力及经济实力。

2.高新技术产业可提高创新型省份资源配置的效率

经济资源指土地资源及之上的自然资源、资本、企业家才能、劳动等生产要素,而高新技术产业则把高科技这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加入到区域资源配置中来,使高科技人员及其研究成果等相关资源在创新型省份集中,创新资源不断聚集并提升,有助于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二)创新型省份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受外在环境的制约较大,需要创新型省份在各个方面给予重要支持。而创新型省份的优势在于:政策支持、人才聚集、配套设施完善、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因此创新型省份的建设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具体来说:首先,创新型省份的建设中,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条件;其次,创新型省份的建设吸引大批科技人才及管理人才,注重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系,促进产学研融合,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条件;再次,在创新型省份的要求下,各项基础设施(交通、教育、通讯、信息网络)的建设日趋健全,可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完善的硬件条件;再次,各种服务机构辅助创新型省份的建设,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科技成果转化上都有重大意义,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最后,创新文化是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基础,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激发创造的积极性。

三、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新型省份协同发展的对策

经过上述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创新型省份建设是可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政府是创新型省份建设战略的制定者及发展方向的引导者,因此,我们将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上给出推动二者互动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

1.积极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

(1)完善促进创新的制度及政策环境

制度及政策支持是促进创新的先决条件。发达国家之所以率先实现经济腾飞及持续发展,一方面是他们科技水平较高,另一方面是他们建立了鼓励科技创新的比较完善的制度及政策环境。因此,政府发挥积极的指引作用,培养创新精神,为创新活动提供便利,比如减少对高科技企业的税负,增加补贴,给予科技成果适当的经济奖励等。

(2)重视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

政府统筹规划,长远考虑,积极推进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基础设施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及高科技企业扎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环保的支持,建设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3)营造利于创新的文化坏境

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关键要素,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的核心力量。因此,政府应弘扬创新文化,提倡敢冒风险、积极进取的精神,鼓励创新和竞争,崇尚合作,培养尊重创新的价值观,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创新潜能充分发挥,创新成果得到应用与改进,从而利于创新型省份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2.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支持

创新活动的开展及实施,需要持续的研发经费。因此,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倾斜,还需大量资本,就要建立健全科技投入机制。政府投资是主导,建立财政对创新研发项目的稳定增长及长效机制,对重大重点项目的经费支持更要加强,对创新成果给予奖励。支持高科技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引导民间闲置资本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来,鼓励金融机构及风险投资企业建立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平台。另外,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加强合作开发。

3.提高教育领域的投入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创新型省份,人才是根本,二者的协同发展需要大量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是重点,教育投入要加强,这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政府要继续增加教育经费支出和比例,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并结合自身实际,促进教育与技术创新的有效融合。

(二)企业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高科技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体,是创新成果的实践基地,也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中坚力量。因此,高科技企业要注重以技术研发为核心,充分利用合理配置内部资源,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也可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同时,采取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管理人才、高层次技术人才及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和资金,并使企业的组织职能结构与创新活动匹配好,适时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

2.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高科技企业实现长足发展,就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把他们的科研成果付诸实施在企业实际的生产运营管理中,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反馈给他们,适时调整,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这就要求加强对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经费支持力度,联合开发、协同合作,培养创新人才,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建立合理的产学研合作体系,满足企业发展、技术进步的共同需求。

3.加强投融资体系建设

高科技企业要注重投融资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自身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资金支持。以企业自身投资为基础,财政支持为先导,金融贷款为重点、风险投资为保障的四位一体式投融资机制,需要政府、银行、投资机构为企业提供共同的支持与保障,解决资金短缺的主要问题。这既有利于增强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动力,对创新型省份的建设也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可以带动创新型省份的建立建成,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规划和要求,又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政策、资本、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外部环境的支持,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也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制定合理可行的措施,共同应对,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创新型省份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