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协作的“教、学、做”一体化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2020-07-10王伟张继英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做多模态大学英语

王伟 张继英

摘 要:本文基于多模态教学理论,从课程体系、教学互动、教学方法、教学师资和教学评估五个方面构建多模态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引言

大学英语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与社会发展形式相差甚远。新《课程要求》将大学英语定义为“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这也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学应加强对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以英语为交流工具,了解、借鉴、获取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和吸收国外文化精髓,力求适应社会的需求和今后工作的需要。

多模态协作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所需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它是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有效手段,能解决传统教学中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是适应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多模态协作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多模态协作的“教、学、做” 一体化教学模式,其内涵就是旨在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和课堂内静态教学模式,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任务或项目的实施一气呵成,从而逐步实现了三个改变,即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际职业场景为中心转变。也就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实训中学习技能,获得能力,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有效地融为一体,做到在实践中教理论,在应用中提高综合素养。

主要有四个特点:1.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构成一体;2.教材一体化,即理论课教材与实训课教材构成一体; 3.学习主客体一体化,即学生有“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师由“主讲型”向“指导性”转变;4.教学手段一体化,即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学”转变。

三、多模态协作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的需要

多模态协作一体化教学模式以OBE理念为指导,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一定的任务型教学活动。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使用目标语完成教师所设计的任务活动,实现语言输入与输出,达到应用语言的目的。此外,教师将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实现了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学习的需要

英语教学中采用多模态一体化教学,教师可以按任务的复杂程度,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在小范围内尝试用英语交流,从而克服胆怯害羞的心理,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

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按照各自的方式和步调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后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教学内容的学习者,又是学习内容的实践者。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语言实践机会,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多模态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的需要

多模态协作一体化教学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准确及时地提供支架式的协作支持。同时多模态英语教学的实施须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设定不同的项目模块,安排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因此,该模式呈现多维、超文本、快速、清晰、轻松等优势, 能使教师意图得到充分的展示并促进意义生成,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并参与工作过程等。

四、多模态协作的“教、学、做”一体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构建多模态化的大学英语课程新体系

依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置和“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先”的原则,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新体系由三大块构成:课堂内大学英语综合和听说教程的教学;课堂外体验式实践教学;第三、四学年的后续行业英语课程教学。

(二)教学互动多模态化

大学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同时教师作为组织者,科学和明确地给学生提供任务,并予以答疑解惑,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介质等之间的多向交流和互动。交互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观念,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创新多模态化的教学方法

首先,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以个人的学习特点为基础,在探索知识的同时,探究适合于自身全面发展、长远发展的学习策略。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多样化任務,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和快乐,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的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践运用能力的提高。

其次,通过营造语境化的教学氛围来实施教学,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感知语言、学习语言和应用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四)大学英语教师的多元化转型

首先,教师要积极主动加强学习,除了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更重要的是拓展专业知识领域。此外,教师要积极丰富行业实践经历,行业实践是提升行业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性和吸引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企业顶岗实践,大学英语教师既可以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也可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其次,学校加大教师发展支持机制的力度,创造国内外、校内外培训学习的条件,对教师参与国内外研讨会、校际观摩交流活动给予经费支持,拓宽教师发展渠道;补充各行业中英语水平突出、工作经验丰富的高级从业人员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外语的教师团队,应建造一支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五)评估手段多模态化

多模态综合评估是指采用多模态评价模式让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 评价结果作为动态评价学生表现的重要根据。每学期各项动态测评成绩按一定比例分析计算,计入学生总评成绩。遵循评估主体、评估方式和评估内容多模态化的原则,采取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估、阶段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语言知识及相关能力进行评估。

五、结语

我们急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不仅能在多模态环境建构我们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而且能创造性地学习和做事。我们在把多模态教学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时,要恰当地处理好多媒体资源与多模态的输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让多媒体成为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关系的平台,利用多模态达到课堂教学的最理想效果,以满足不同个性的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需求,培养多模态复合型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顾曰国. 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 外语电化教学,2007,(4)

[3]张德禄. 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中国外语. 2010(3)

[4]谢竞贤,董剑桥. 论多媒体与多模态条件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 外语电化教学. 2010(6).

猜你喜欢

教、学、做多模态大学英语
项目引导及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设计
浅谈综合实践中的“教、学、做”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应用型本科“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开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