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视域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心理认同引导
2020-07-10秦婷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是全国关注重点,除供大于求的现实困难外,大学生无法清晰定位自己更是关键,一味好高骛远、盲目攀比,使得每年较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与基层就业岗位招不到人的矛盾现象频现。为探索化解该矛盾的方法,本文将从心理认同角度出发,分析当代大学生群体心理认同机制的特点,探讨利用心理认同机制帮助大学生清晰定位自己,科学认识基层就业,积极投身基层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基层就业;心理认同
2020届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由于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有所放缓,可预期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远远超过企业岗位需求人数,大学生就业压力大。
一、当代大学生基层就业状况概述
目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总体人数还较少,高校毕业生前往基层就业的内生动力还存有不足,就业价值取向集中于城市就业。部分已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发展空间与平台都还有限,各项服务保障也无法跟进,基层单位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虽然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一些偏远地区或冷门职位急需大量人才,仍有大学生“有业不就”。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心理认同的科学内涵
心理认同是指个体对组织目标的认同从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其可产生肯定性的情感,成为客观目标的驱动力。有效心理认同机制的形成,对于大学生志愿基层就业并扎根基层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当代大学生基层就业心理认同机制主要包括理性认同机制、情感认同机制、实践强化机制。
理性认同机制指详细介绍有关基层就业的各项要求、具体工作内容及优惠政策等,引导大学生对基层就业形成理性认识并认同,从而自愿将基层就业作为自身就业的重要选择。情感认同机制是指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实习等方式,真正的接触感知基层的具体工作,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激情、拼搏等积极的情感体验,触发自己的积极需求于一体的心理机制。实践强化机制是指大学生主动投身基层建设,在实践的过程中应对问题、调节认知行为等机制。
三、当代大学生群体基层就业心理认同的特点
(一)理性认同机制具有功利性强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不愿意赴基层就业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基层的工作缺乏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对自己定位不清晰,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加上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不能科学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工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功利性,对短期利益明显的大城市的工作趋之若鹜,对需要做贡献的基层单位则习惯性的略过。
(二)情感认同机制具有不理性、不稳定的特点
大学生基层就业更多体现的是大学生奉献社会,投身祖国建设的积极思想。需要激发大学生的奉献精神,但是少部分大学生却对这样的奉献精神的认同表现出随着个人情感波动带来的不稳定性。
(三)实践强化机制面临行动力不足的问题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强,效率意识、公平意识等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表现愈加突出,虽有利于主体性、能动性的发展,但也极可能促使极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滋长。当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不少大学生会表现出个人主义倾向,使得在自觉投身基层建设的实践行动上表现差强人意。
四、心理认同机制对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启示
(一)遵循理性认知的规律,加强宣传,发挥理性认同机制的作用
大学生对基层工作的认知、认同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是否愿意基层就业。理论教育越彻底,越能引导学生产生理性认同,进而内化为价值认同。因此需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研究大学生认知心理过程,以详细具体的工作内容、政策等为导向,解答大学生基层就业普遍关心的问题:方位认定——什么是基层就业?价值判断——为什么要去基层就业?决策判断——怎样才能去基层就业?把基层就业具体化,化解大学生的困惑和迷茫,纠正认识上的偏差,推进心理认同及主动实践。
(二)依据大学生的情感特点,发挥情感认同机制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情感丰富,但波动也很大,控制更困难。大学生往往遇到的并非认知障碍,而是情感无法接受。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大学生的情感心理过程规律,注重满足其情感需求,逐步深化,方能真正达到情感上的认同。
为实现情感认同,教师应注重对大学生自身需要的探索并加以引导。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主要有个人成长、事业发展、社会参与、权力表达、身心健康等,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所以需要探索大学生个体的具体需求,尊重和服务大学生的合理利益诉求。创造条件,促进大学生把个人需求与祖国建设相结合起来。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尽可能满足大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使大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受教育,自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朋辈榜样这一群体也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挖掘学生身边的基层就业先进榜样,走进榜样的生活、现实工作中,真实传达榜样的认知、感受,从而便于在校大學生接受、认同,并且相信自己能够效仿甚至超越。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榜样思想及行为的影响,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清晰定位,制定科学、合理且可践行的就业目标。
(三)依据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发挥实践强化机制的作用
引导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进行实践、抽象概括、反思、顺应这一过程的体验,将其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或者对情境、人物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身行为。
在此期间,教师要保持对学生的“无条件关注”。因学生个体成长经历、生活经验等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情境,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需要科学的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别,保持无条件的关注。只有无条件的关注他们,才能让他们毫无防御的公开他自己的真实体验,在尊重他人体验的同时客观审视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接受建议。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尊重,启发学生宣泄情绪,进行积极的体悟,重新认识自我,保持健康的自我教育的心理环境,更便于进行正向引导。
参考文献
[1]蒋承,张思思.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趋势分析:2003—2017[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5):60-70.
[2]苏丽丽.促进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若干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9(02):478.
作者简介
秦婷(1991—),女,四川双流人,讲师、硕士,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方向:会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西华大学高等教育中心2019年一般项目“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职业认同形成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DJY201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