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相评弹二题

2020-07-10安频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1期

安频

帮闲也要赏识者

高俅的影子,在《水浒》一书中无处不在。或许很多人会发问:一个帮闲是如何混成太尉的?

我们先来看看高俅本来的面目。高俅是住在开封府的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只好刺枪使棒、相扑顽耍,懂一点诗书词赋,最是踢得好脚气毬。倘使这厮生活在当代,就凭踢得一手好球,便可圈粉无数,成为抖音红人。当然,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混一碗饭吃,必须有一点看家本领。完全没有一点本领的人,是连做坏人都没有资格的。

高俅结识了一个王员外的儿子,整日教他怎样眠花宿柳、挥金如土。不久,王员外知道高俅带坏了自己的儿子,便到开封府里告状。开封府尹通过属下得知,确实属实。于是,高俅被开封府尹断了四十脊杖,然后“驱逐出京”。高俅无可奈何,只能来到临淮州,投奔一个开赌坊的闲汉柳世权。柳世权开赌场,偏偏需要这样蛮横、狡狯的浪荡子弟,于是留他住下。高俅这才重新在社会上立足。这说明,小帮闲只要找准平台,还是不会饿死的。

某一年,朝廷大赦天下,高俅亦被免罪,提出要回京师。柳世权写信给东京城里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亲戚董将士,让他收容高俅。董将士听说过高俅的为人,不敢收留他,写信推荐高俅去投奔苏学士(苏轼)。苏学士出于同样的考虑,推荐他去驸马王晋卿府里,做个亲随。

王晋卿见了他大喜,因为正需要这样的人。后来,高俅接受王晋卿的安排,给端王送玉玩器,当时端王正在踢球。高俅抓住机会,将落在脚边的足球踢出了花样来。端王认为找到了知音,留他住下。至此,高俅才明白,一球可以定“命运”。帮闲不是没有出路,有多大的“识货者”,就有多大的“舞台”。

机缘巧合,刚好哲宗皇帝晏驾,端王被众臣推举为天子,后世称之为“宋徽宗”。宋徽宗虽是皇帝,却不理政事,喜爱奇花异石、诗画歌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帮闲。小帮闲靠阿谀奉承、嬉笑胡闹,可以得到“最高领导”的赏识、重用。但小帮闲肚子里的学问与治国安邦的本领,岂是一学就会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高俅干正事,不一定做好,但干歪事却绝对能做到祸国殃民。在他的“领导”下,贿赂公行、军政窳败。金兵南侵之时,宋军一哄而散,最后导致生灵涂炭。

由“跳梁小丑”高俅联想到如今的一些企业,有一些领导错误地让小帮闲“盘踞高位”,那是把“花瓶”当作“栋梁”,这公司不败才怪呢。用不用帮闲,怎样用帮闲,将帮闲放在何种地位,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哩。

乱世诙谐可进退

在南朝文人群中,有荣升枢府、执掌大权的沈约,尽享尊荣、权倾天下;有沉沦下僚、埋首著述的钟嵘,最后凭借一部诗歌评论集《诗品》名垂青史。在这些或勋业煊赫、或身世寂寥的文人当中,南齐的张融既没有沈约的阿谀奉迎,亦没有钟嵘的妙语连珠。可以这么讲,他近似于一个御用文人。然而由于他生性诙谐、机敏善辩 ,懂得帝王的心理,并与之“周旋”,因此在南朝齐国统治集团的内部倾轧中,免去了杀身之祸。

一次,张融向朝廷打报告要回乡休息。齐高帝问:“你家住在哪里?”张融道:“我住在陆地上,但不是我的房子。我住在水上,那才是我的家。”齊高帝一头雾水,没有直接问他,而是等他离开了,直接问侍从张绪。张绪道:“张融在东山附近租了房子,因为房租上涨,他家里开销又大,于是在岸边系住木船,一家人搬到里面去住了。”齐高帝很开心地笑了,喃喃道:“这个张融呀。”于是吩咐手下送他一间房子。

有一次,齐高帝心血来潮,开口说改日一定任命张融为司徒长史。古语云:“贵人多健忘。”齐高帝亦不例外,久而久之便忘却了。可张融还记得哩。某日,张融坐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马来上朝。齐高帝讶异道:“你的马怎么瘦成这样呵?它每天没有吃粟么?”张融道:“每天给它吃一石(石,音同但,主要用来计量稻谷、粟等等,当时至少是几十斤)粟呢。”齐高帝问:“吃这么多,还这么瘦,不会是有病吧?”张融道:“我只是说说而已,但是舍不得给,粟米涨价喽。”齐高帝若有所悟。翌日,齐高帝升张融为司徒长史。

还有一次,齐高帝召见他,超过了约定的时候很久,张融才“施施从外来”。齐高帝蹙眉责问:“为什么这么久才来!?”他微微笑道:“陛下在九霄之上,而我从地面来拜见陛下,需要从地面走向天空,当然快不起来了。”一句话让齐高帝没有了先前的怨气。

一次,齐高帝想赐予他一个美姬,于是试探他:“你现在有几个妻子?“张融笑道:“四个呀。”齐高帝惊愕了。张融笑道:“我在夏天抱着竹夫人(竹篾编成的圆柱形取凉用品),在冬天偎着汤婆子(一种铜质或磁质的扁扁的圆壶,充满热水后放到被窝用来提高被褥温度),加上家里的一妻一妾,难道不是四个么?”齐高帝哈哈大笑。

当时北魏君主增兵至淮河沿线,但不久又撤兵北返。齐高帝问:“北虏为什么忽来忽去呢?”群臣里没有人知道如何回答。只有张融抗声道:“北虏无道、穷兵黩武,这次他们南下见到我国如此昌盛,乃是礼仪之邦,自然遁去。”齐高帝微微一笑,道:“说得好!”

古人评论张融,说他“标心托旨,全等尘外,吐纳风云,不论人物,而事君会友,敦义纳忠,诞不越检,常在名教”。意思是说他言行总在合理范围内,不树敌、近亲友,做到了明哲保身。这句话好像是批评他庸庸碌碌、尸位素餐,但透过文字表面,我们见到了一个大智若愚的张融。正是由于他的诙谐,无形之中化解了帝王对他的猜忌与暗算,才使他在表面雍容祥和、其实杀气腾腾的朝廷之上立稳了脚跟。从而让他从容地生活,并写下了与木华《海赋》齐名的同名作《海赋》,及不少捷疾丰饶的五言诗。一个人懂得怎样处世,懂得怎样避免摩擦,懂得诙谐的内涵,那么他的人生岂能不顺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