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体外反搏护理效果分析

2020-07-10段继豪

黑龙江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我院心功能常规

刘 云,段继豪

河南省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是近年来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特定心脏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目前临床学者普遍认为,EECP可通过改变循环血流动力学效应、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和形态等起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的效果,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1-2]。随着EECP在我院的逐步推广和应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因缺乏针对性而亟待改善,基于此,我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院内实际情况制定了针对EECP的护理措施,并对该护理措施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的临床对比研究。现将相关研究内容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96例均为2017年5月~2018年11月经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常规组患者年龄50~81岁,平均年龄(66.31±2.03)岁,男性29例,女性19例,合并症:糖尿病10例,高脂血症11例,高血压13例,心功能分级:Ⅲ级30例,Ⅳ级18例。研究组患者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5.92±1.89)岁,男性27例,女性21例,合并症: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13例,高血压15例,心功能分级:Ⅲ级29例,Ⅳ级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3],具有体外反搏临床指征[4-5],精神意识无异常,可配合护理人员完成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排除合并有冠心病以外其他心脏疾病、严重精神疾病以及肢体功能异常的患者。

1.3 治疗和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P-Ecp/Tl体外反搏装置进行治疗,反搏压力0.010~0.035 MPa,每日2次,每次30 min。对照组治疗后给予生命体征监测,并对日常生活按照医嘱给予相应等级标准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体外反搏治疗前后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主要包括:(1)体外反搏治疗前:告知患者体外反搏的治疗方法、原理、过程、感受以及治疗相关注意事项等,了解患者对于治疗的心理状态,对于存在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的患者,需针对情绪来源进行针对性排解。向患者发放自制治疗相关宣传资料,标注重点注意事项。(2)体外反搏治疗中:在进行体外反搏操作的同时告知患者正在进行的步骤,避免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根据体外反搏护理表,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充气压力、充排时间等,治疗过程中严密观测患者的临床反应,询问患者的感受,若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处理,严重者可中断治疗,给予床旁心电图和血压监测。对体外反搏护理表中的相关信息,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等进行详细记录。(3)体外反搏治疗后护理:对此次体外反搏治疗情况进行简要说明,根据患者情况对治疗后床下活动时间进行设定,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运动,以床上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为主,在运动结束后嘱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对肢体关节及远端小关节进行适当的按摩,以缓解和预防治疗后的肢体麻木症状。若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或异常症状需及时处理或告知医生进行治疗干预。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于首次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心血管功能检测仪对每搏血量和心输出量进行监测,并根据心电图和临床症状的变化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心电图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心电图ST段缺血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为有效,心电图和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比较

研究组治疗8周后每搏血量和心输出量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比较(±s)

组别研究组(n=48)常规组(n=48)每搏血量(ml) 心输出量(L/min)tP治疗前64.24±9.78 65.44±10.25 0.215 0.729治疗8周后83.46±14.47 77.31±12.36 4.012<0.01治疗前4.63±1.35 4.70±1.47 0.154 0.833治疗8周后6.36±2.44 5.69±1.46 3.368<0.01

2.2 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在临床疗效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总有效率相比常规组明显增高(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常规的冠心病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抗血小板聚集于抗凝、防止斑块脱落、改善心肌缺血以及加速冠脉血管重建等,在此基础上可根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或药物治疗效果给予冠脉介入术或冠脉旁路移植术等手术治疗方案,但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经上述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仍然存在临床症状反复的特点,不仅可患者造成身体上的创伤和负担,同时也可能导致患者对治疗丧失信心[6-7]。多年的临床研究和观察发现,EECP可有效改善血管的内皮功能,增加循环内皮祖细胞,软化动脉,增强血管弹性[8-10]。且动物研究发现,长期的EECP治疗则增加局部缺血心肌区域的毛细血管密度,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后心脏血管的再生[11]。在临床研究中EECP的治疗效果较为突出的显示在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的减少,严重程度的下降,以及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相比基础的药物治疗和手术介入治疗更能较为长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护理措施作为临床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辅助完成相关临床治疗,另一方面也是保证治疗完整性、准确性、安全性以及调节患者生理心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在EECP临床治疗后,针对治疗周期中护理干预涉及的环节和治疗相关注意事项,我院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制定了EECP针对性护理流程和护理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患者比较,经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患者在治疗8周后的每搏血量和心输出量明显增加,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由此提示EECP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在提高EECP的治疗效果上有显著的作用。其原因本研究认为相比常规护理措施其主要通过将针对EECP患者治疗前、治疗中以及治疗后的相关护理内容通过流程化、细节化和规范化进行改进,满足患者在不同阶段对于EECP相关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和治疗监测的需求,同时通过对护理措施和要求的进一步完善,提高EECP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从而实现临床有效性的提高。

猜你喜欢

我院心功能常规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常规之外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