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现代化转型研究

2020-07-09王秋爽

中国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历史背景经济转型路径选择

王秋爽

摘 要: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是在逐步推进的重大经济转型过程中进行的,都建立在我国发展的现实国情上,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从而完成的一次次重大的经济变革。本文就是基于原有的经济转型历史,总结和阐明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的路径演变,搜寻并反思新常态中国现代化经济转型的现状与问题,来理解主动迈入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内在动力,了解并分析中国如何从高速数量型经济向相对高速质量型经济转型。

关键词:新常态 经济转型 历史背景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a)--0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兴衰转化,是在一系列经济转型的驱动下实现的。当前,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经济增长更加稳定,驱动力更加多元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强调“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将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道路没有尽头,只有新的起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洞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找准方位,把握规律,果敢应对,历经几次重大经济转型,加速经济增长,创造经济奇迹,重启经济复兴之路。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受外部环境、发展阶段、要素禀赋、内在动因等方面的条件变化所约束,做好经济转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基于发展现状而做出的战略选择。本文基于对三次历史性的经济转型研究分析,结合现代化经济转型的现状与难题发表一些个人感想并提出加快经济转型的措施与方法。

1 中国经济转型的历史背景

1.1 传统农业经济向早期工业经济转型

随着世界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和日本等地区相继开启并推进工业化历程。而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闭关锁国,封建落后,随着人口的激增和GDP增长急速下滑而进入停滞的衰落状态。1820年以来,中国同工业化国家差距日益拉大。18世纪下半叶中国占有世界制造业总量的近三分之一,19世纪开始呈现的衰减趋势一直延续至20世纪上半叶,1860年、1900年和1950年,顺次下降为19.7%、6.2%与3.6%,有效佐证了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拥有的“原工业化”优势在不断衰减。西方的崛起便开始了自西向东的扩张,直至英国采用了侵略、掠夺、殖民性质的鸦片输入手段,中国才逐渐丧失了参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自主权。

中国不仅处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压迫之下,还面临着封建社会制度的大山。那时候中国制度运行方式僵化、科学技术发展滞后以及经济总量水平衰败。传统农本社会自我延续惯性的中断,始于内外关联冲破独立自主状态所诱致的生存需求,以及农业经济相对衰落所激发的求富求强愿景。民族意识开始崛起,国家自强观念开始形成,激发了政治与经济改革的动力。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变,先后涌现出由外国资本、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分别经营的近代化企业,中国开始了传统农业经济向早期工业经济的转型。

1.2 近代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

中国从近代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是针对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产生与发展的,是中国共产党经济建设探索道路上的一次伟大尝试。一方面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发展中大国的既定国情约束。从世界范围来看,在西方国家经历了三次大的经济危机之后,陷入了持续萧条与大动乱的状态。而在1926年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苏联,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苏联发展出来以国家集体主义、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为内核的工业化方式,创造出短时间内建造工业大国的神话。与此同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经济发展缓慢,百废待兴,需要尽快恢复生产与发展。而美国却对新中国实施封锁政策,使中国缺少西方资金与技术的支持。这迫使新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不可避免的使中国经济带上苏联的色彩,使中国开始从近代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同时,基于我国当时的国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国定位的优势与短板持续并存。既有广阔的地域优势,也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我国经历了近代帝国主义侵略之后,迫切的需要政治独立,经济赶超以及文化复兴。那时我国正处于发展中状态的机遇与挑战相伴共生。

1.3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

根据历史和现实的国情,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决策,也是党的领导人一次重要的战略选择。计划经济短期内加快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计划经济的僵化态势积重难返,无法为我国持续创造出增长率的绝对优势。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中国停滞不前的经济促使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经济转型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开始运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逐步進入小康阶段。从1952—1978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4.8%,即1978—2018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43%。虽然有时间因素在里面,由图1所示,我们可以比较中国与一些大国在同时期的经济增长。可以看出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引领下经济高速增长。同时CPI指数40年来年均增长率为4.79%,处于平稳低速的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健康平稳的运行。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贫困人口减少,人民的幸福指数有所提高,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1.4 我国三次重大经济转型的启示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三次经济转型都参考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基于我国发展停滞的现状,实事求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做出的战略选择。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线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

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功,源自于各驱动要素互动演化关系的不断瓦解与重建,是在合适的制度框架内适宜调整、持续加快科学技术进步和转变经济结构的共同作用。不同阶段经济“常态”的转换,不仅释放出了巨大的增长潜能,而且为发展新机遇下的自信坚守提供了充足理由。

2 中国经济转型的现状与问题

2.1 中国经济转型现状

中国GDP增速从2008年起开始缓慢回落,告别了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开始呈现出新常态,见图2。目前我国正在从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从经济大国转向经济强国,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2.2 中国为什么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中国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变,在经济建设上创造了全球瞩目的发展奇迹,但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尚未解决。中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道路就是顺应全球经济发展潮流,针对中国经济的现实国情,为解决这些经济发展问题而做出的伟大战略选择。

2.2.1 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能源、耕地、矿产等资源被滥用,自然资源的供给量逐年减少,同时人口大规模的增长,人口老龄化也不断加剧,人均资源量的约束日趋加强。并且,在国内,经过了几十年的工业化发展,一方面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能源消费大国、碳排放大国、污染大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自然环境,把“绿水青山”当作“金山银山”是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责任与担当。这时候就体现出了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2.2 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我国目前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比较大,2000—201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一直维持在0.4左右,平均基尼系数高达0.413,高于国际上通用的0.4的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均高于其他各国的平均基尼系数,大国之间仅有中国和美国越过国际警戒线,并且这个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容易产生社会情绪以及严重的社会问题,见图3。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大主要体现在城乡差距和地域差距。广大农民收入的绝对数虽然增加但相对于城市而言还是在下降,而剩余劳动力却在逐年减少,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教育资源上远不如城市,医疗覆盖率不高,交通与服务十分不便,农村在基础建设上也与城市相差甚远。地域差距上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有更好的经济基础和更好的经济环境。外资引进和民营经济都相对集中在东部地区,对经济有很强的拉动作用。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正在逐渐扩大。

2.2.3 创新型技术匮乏与脱实向虚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也进入了中高速增长渠道。然而,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正面临着“脱实向虚”的严峻考验。大量社会资本涌入房地产、股票市场等投机领域。企业家投资实体经济的意愿明显下降。国内外资本的大量外逃导致了国内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停滞和萎缩,而金融和房地产等虚拟经济相关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和扩张。对于实体经济投资意愿一旦下降,自主创新技术开发的动力也会随之下降。我国目前以“引进、模仿”或者“引进+创新、模仿+创新”手段形成的技术要素,创新型技术相对匮乏,难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充足的技术优势。

2.2.4 寻租腐败问题

由于我国还未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对企业集团有着种种管制,由此便会产生寻租腐败问题。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实践探索下,管理上出现漏洞是无法避免的,由于不完善的监管体系和巨大的经济诱惑的驱使,寻租人会以各种手段方式通过政府机关的权利获得最大利益。滥用职权和腐败问题扰乱了国家计划的实施,导致社会分配不公,使市场化进程受阻,社会风气败坏,继续发展将危及中国的政治稳定。

3 促进现代化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

3.1 “一带一路”建设

3.1.1 “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体现了中国追求合作共赢的大国责任与担当,而且对我国经济转型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带一路”可以平衡我国对外贸易投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了国际间的产能合作,实现同沿线国家的产能互补,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逐步向创新型经济过渡。“一带一路”建设也会促进我国外汇储备多元化,优化外汇储备结构,提高海外投资收益,这些都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一带一路”建设促使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性会大幅攀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都会得到加强或增加,居民人均收入会显著提高,能够缩小西部与中东部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

3.1.2 “一带一路”建设下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对策

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发挥资本和技术优势,加快基础设施的互聯互通。建设高质量、可持续、抗风险、价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各国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实现协调发展。技术领域创新上要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共同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共同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在多元文化交流上我们要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领域人文合作,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

3.2 对外开放格局

3.2.1 对外开放格局对我国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

在中国现代化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有效的金融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转型发展速度方面的提升。加快我国对外开放,加快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进行多元化经营。同时允许外国直接投资自由进入,有利于长期资本的全球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中国的管理水平,加快中国技术进步,缓解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短缺,从而增加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3.2.2 对外开放格局下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对策

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适当放开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扩大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服务业开放。同时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探索和建设,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进一步优化自贸区建设布局,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自由贸易区。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促进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使区内企业降低汇兑成本和汇率风险。同时主动扩大进口,进一步自主降低关税水平,努力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大幅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

3.3 生态文明建设

3.3.1 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

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我国有必要也有责任转变经济模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一个绿色发展、清洁美丽的世界。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现代化经济绿色转型,能够更好地突出科学技术的作用,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和管理质量,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绿色发展为保护全球环境、保障国家发展安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有责任的大国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推动绿色发展也有助于绿色科技的不断创新,太阳能、潮能、核能等新能源更加广泛的应用。在能源资源的总体结构中,传统能源的比例有了明显下降,这对于提升整体的经济发展质量,保障能源资源应用安全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3.2 生态文明建设下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对策

第一,必须要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工程。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铭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使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现代化绿色经济转型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以及适应今后激烈竞争的重要性。

第二,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要加快新能源应用方面的政策机制建设,鼓励企业多层次全方面地应用新能源于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减少对传统能源地依赖。同时加快对新能源的应用研究,使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更加快速方便的投入到企业生产中,降低其使用成本。为了更好地营造新能源使用氛围,还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平台做好深化宣传工作,这对于提升对新能源应用的重要性认识具有非常好的作用,也会逐步地优化能源资源的应用结构。

3.4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4.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社会的深层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加快技术要素的创新已然成为更加突出和紧迫的社会建设问题。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要转变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牢牢把握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脉搏,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夺取高水平和高质量的社会建设成果,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现代化社会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通过调节总供给侧来提升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并与此同时调节总需求。因此,在供给侧发力,不但能有效促进长期经济增长,也能兼顾到短期总需求不足问题,既能有效解决供给与需求的“错配”问题,也可以适当扩大总需求,确保稳增长和保民生的底线。

3.4.2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对策

目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问题,在于升级既有的供给模式来重建增长轨道跃迁的加速动力,以适应社会发展新阶段的高质、高效需求。

首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推进供给模式升级。转变低成本、粗放式的传统要素供给方式,通过激发知识、信息等部门的创生,来扩大生产过程中新要素投入的溢出效应和成本内部化优势。其次要在鼓励技术绩效增进的同时,推动自主创新型技术供给新模式的成长。提升创新概率,肃清高耗能、低质量且无改进动力的传统通用技术。营造涉及人力资本投入、研发体系建设,乃至优势认知更新、政策法规支撑的自主创新技术成长环境,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另外,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制造强国的建设,优先发展先进的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提高我国产业发展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坚持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4 结语

中国的经济转型都是需要建立在导向明晰、共识达成、方法科学与手段有效的基础之上,同时体现积极、务实与共赢的中国智慧。中国经济的盛衰转化,是一个“增长、转型、发展”协调互动的过程,即经济增长借由转型契机,获得发展进化动力源泉。所以当前中国进入一个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要想完全的进入一个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必须借由现代化经济转型为契机,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坚持完善与创新相结合,以市场秩序建设为核心,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导向,构建一个具有良性演进特征与互动关系的经济结构。

参考文献

王津津.中国经济长期转型增长的历史形成机制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8.

黃海峰.经济转型与国际社会责任践行[J].中外企业文化,2018,03:43-45.

舒琳.金融开放促进经济转型的价值研究[J].中国商论,2018,17:39-40.

任立媛,赵莉.“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经济转型发展[J].改革与战略,2018,3408:24-2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国经济周刊,2017,42:68-96.

习近平.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2019-04-27003.

盖逸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社会建设的意义及影响[J].科学社会主义,2016,02:108-111.

黄长芳.新常态下绿色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9,02:53-55.

周小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理论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19,03:32-40+113.

李欣广.新时代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转型[J].创新,2019,1303.

梁艳丽.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变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历史背景经济转型路径选择
曲阜汉魏碑刻馆藏《张猛龙碑》探究
湘鄂赣苏区红色革命歌曲的历史背景研究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烛武退兵逞辩舌 弱国终究无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