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如何兴利除弊

2020-07-09马骏

中国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集团企业利弊

马骏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国内集团企业里形成了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方式,即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它在集团企业中能够有效地规范财会信息和业务活动,其发挥着信息创新和培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我国现阶段集团企业战略发展的关键点。文中首先概述财务共享中心模式概念及相关内容,并针对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优劣势进行详尽分析,同时也提出了优化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具体策略,希望对提高我国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集团企业  财务共享中心  模式  利弊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a)--02

1 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相关概述

1.1 财务共享中心

财务共享中心,是指企业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将其财务制度和业务流程处理视为依据,期间采取规范管理流程制度、优化组织结构框架,提高企业运营管理的工作效率,进而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支出等。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财务共享中心是一种为企业内部和外部客户提供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服务模式。

1.2 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基本结构

一是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集团企业财务管理要采取标准化的统一流程,首先在集团企业层面提出相关标准守则,再经推敲将规范业务流程作为制度依据,并要求各部门严格执行业务标准。二是财务管理服务共享化。集团企业将服务端口与客户端口分开管理,重新定位其工作目标,再将财会人员集合在一起,实现了多个客户端共享一个财务服务端口,这样,集团企业既形成了分布式管理制度,又实现了资源共享模式。三是财务共享中心数据化。通过数据形成整合企业财务信息,全面实行数据目标化、业务模块化、流程规范化、集成财务信息共享化,以此将财会核算与决策工作分离。四是财务信息共享中心平台化。将企业所有相关的财务信息存放在数据库中,业务流程完全根据平台制度执行,任何人员不能随意改动操作权限,严格执行业务网络传输,防止财会人员出现徇私舞弊等情况。

1.3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特点

(1)共享性:在集团企业内部里,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依靠信息化平台,通过共享信息实现业务流程统一化管理,进而打破了信息化不对称隔离状态。(2)整合性: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将集团企业各部门单一重复的财会工作集中统一财务部门,再设立了一套标准化业务流程体系,这样企业各部门都进行有效的标准化管理。(3)专业性: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将集团企业传统业务模块分离出来,不仅有效地提高企业内部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了服务客户的专业水平,并以专业化业务方式促进了集团企业内部信息整合。(4)规模性: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勢必要将简单且规模大的业务汇集在一起,进而呈现规模化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减少业务消耗的内部成本,有效地提高了集团企业经济效益。

2 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优势分析

2.1 有利于降低集团管理成本

目前,在我国信息化的时代里,财务共享中心模式是集团企业普遍使用的管理模式之一,也是集团企业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手段之一,它既可以减少企业总成本消耗,又能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中降低成本的基本要求,进而减少集团企业不必要的浪费或支出。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标准化管理能够有效利用信息自动化功能使其集团企业减少不必要的工作人员,并且主要是在业务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使得人工成本有效减少,有利于集团企业节约人力资源支出,进而降低集团管理总成本。此外,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梳理调整,既能科学地提高集团企业高效的管理水平和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也能大幅度地降低该企业的约束规制成本和管理成本。

2.2 提升财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有利于集团企业提升财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一方面,财务共享中心模式有利于集团企业财务资金管理,有效盘活了企业闲置或沉淀财务资金,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即通过业务引导方式,实现集团企业灵活管理方式,加强企业内控执行力,倒逼产品计价结算、成本费用等,使得业务核算及时准确,增加商品价值创造,同时,也提高了集团企业的财务质量。另一方面,共享中心模式能够优化重复的工作业务,重新调配和整合集团内部资源,重点专注于企业核心业务上,再将集团企业内部的各个分散业务工作统一整合在一起,通过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实现了对集团企业高质量的管理水平。

3 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劣势分析

3.1 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现阶段,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中仍存在着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共享中心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带,能够辐射全集团或重要部分部门,其中人员构成一般都来自集团财会部门,除了人员结构复杂外,人员素质也呈现参差不齐。尤其是大集团的财务共享中心,其共享模式主要视为财务数据加工厂,根据若干条业务生产线,共享中心的工作人员承担数据信息采集工作,如同流水线上的操作人员,长期重复且机械化地从事录入工作,其工作内容枯燥又乏味。若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且主动学习能力较差,尤其是财务共享中心关键岗位人员又不具备一定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在未来财务管理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人工智能代替财务共享中心里简单基础的财会工作。

3.2 财务共享制度体系不健全

集团企业虽然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但仍有一些制度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导致对企业现有资源整合程度低,甚至有时还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在一个单独的财务共享中心模式里,若财务管理职能没有发挥其相应作用,导致了集团内部子公司和部门无法真正地与财务共享中心进行配合。也有些集团企业对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方式较为松散粗放,这样减少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存在感,降低集团子公司对共享财务的信任度,进而大大降低了子公司与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紧密配合度。此外,集团内部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是形式大于实质,抑或在实施中易遭受阻碍,如员工或领导拒绝执行规章制度,导致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无法真正发挥其效果。

3.3 信息系统缺乏整体性

现阶段,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仍处于落后状态,对于信息系统来说,信息整合还有很大地提升空间。由于完整的信息系统是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根本基础,只要将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融合,才能财务管理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中发挥其作用。但从我国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运用现状来看,信息系统在集团内部也存在着共享力不足等问题,使得共享中心模式中缺乏信息系统整体性,进而影响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未能有效展開。同时,共享中心对数据信息系统的汇总加工存在一定滞后或者数据不全,缺乏对财务管理和其他经营管理的共享中心数据信息产品支持,使得共享中心沦为简单的数据录入汇总,大大削弱其数据与信息服务中心的作用。

3.4 集团运用成本增加

就某种程度来说,共享中心会增加集团企业运用成本费用消耗,客观造成集团企业的效益的下降。共享中心抽离于原来的大财务,有可能由于财务部门内部之间的业务分离从而增加内部沟通成本,降低处理效率,进而影响企业财务关系和数据信息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对于规模较大的财务共享中心模式而言,通过大量数据的财会信息进行综合信息管理的收集、整合和处理等重复操作,而多数的企业相关工作者常常没有调整和把控其自身业务性质变化,未能精准地分配主次工作任务,进而导致集团企业运用成本增加,且核心价值业务存在漏洞等问题,最终影响了集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长期发展,同时也降低了该集团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会为集团企业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不利于集团企业实现的持续化战略发展。

4 优化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策略

4.1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

在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里,只有深刻理解企业生产经营流程与财务管理关系的财务高端优秀人才,企业才能具备持续性地发展能力和发展空间。即使在未来人工核算工作被智能技术取代,集团企业经营运作依然要依靠财务高端管理型人员的专业判断。所以,集团企业想要长期稳步发展,首先,要吸收和引进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进而为企业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其次,集团企业要加强培训财会人员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提高普通财会人员业务水平,使其逐步适应市场的诸多变化对业财一体的要求,并激励财会人员的自我学习能力,从而获得自我职业满足感。

4.2 完善财务共享制度体系

由于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制度体系设置的不合理,除了影响其服务质量和职能的有效作用,甚至也能影响到集团企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完善的制度体系是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基本保证。财务共享中心模式要持续性地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尤其是要贯穿于集团企业的各项操作环节里,既要做好实时跟进调查,第一时间掌握集团的财务信息情况,也要及时做出真实的评估,并及时将财务信息反馈到各个环节,公布最新相关信息,以确保财务服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进而直接提高集团企业财务服务管理质量。

4.3 创建统一信息共享平台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更是突飞猛进,而我国集团企业可以凭借财务共享优势和大数据优势互相吸取优势,并创建统一的信息共享管理平台,其中共享平台还将每级企业与每个业务流程数据进行实时整合、匹配,进而促进我国集团企业的业财融合,与此同时,再将其中的每种数据信息转化为财务信息,这样的转化方式才能合理地运用财务中心共享优势,也能保证集团企业的某个阶段性的胜利。

4.4 加强财务共享技术开发

集团企业财务共享要加强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不断加快完善建设集团云数据库,并加紧赶超智能财务和快智慧财务的步伐,提升集团企业碎片化数据信息的管理方式,使得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高度匹配相互融合,同时也要加强对财务信息管控,以防泄露企业重要信息。一方面财会凭证采取无纸化,在互联网时代里,源头电子化和扫描电子化是互联网信息时代一个重要特征,既可以避免财会处理不当造成会计凭证失真,也可以加强内控减少舞弊现象发生。另一方面,集团内控精准化,集团企业加强信息技术开发,有利于企业执行精准化控制,以快速响应和及时处理的方式,实时掌握集团企业财会信息和业务信息情况。

5 结语

总之,在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作用下,通过财务管理工作的集中整合,势必将其工作内容规范化和精细化,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质量。此外,将财务共享中心模式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首先将财务共享作为依据,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流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最终实现集团企业内部各项运营环节过程中的规范管理。同时,做好全面落实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工作,既为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创造出企业更好的经济效益,又提高了集团企业整体运营管理水平,进而推进了集团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刘继红.集团性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利弊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财务审计,2019(04).

张素华.实施财务共享对财务管理的利弊影响探析[J].管理观察:财经管理,2018(10).

何永利.云计算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中的应用[J].新理财, 2016(02).

田云丽.浅析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金属通报:财务会计,2018(01).

猜你喜欢

财务共享中心集团企业利弊
中日文化词汇在英语中的构词体系对比及利弊分析
出国留学利弊谈
大数据时代集团财务共享问题解析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内控深化与实施
论财务共享中心制度及核心系统的构建
新时期集团型企业如何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初探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当前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中问题与对策
“营改增”对集团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