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汽车

2020-07-09陈璇

中国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海外并购沃尔沃吉利

陈璇

摘 要:近年来在外部挑战增多和国内市场矛盾叠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仍呈较好的状态,我国具备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条件和完备的工业体系,汽车产业的发展仍有很大的前景。跨国汽车并购成功的案例也越来越多,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公司完成并购且成功整合之后,会直接影响双方公司未来的经营生产状况、资源配置以及发展方向;鉴于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在制订收购方案时,应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就吉利汽车集团而言,在完成并购之前,其主打汽车产品主要针对中低端用户市场,而之前隶属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沃尔沃汽车则一直为高端汽车消费者提供产品。面对早在1937年就因业务扩展从而一跃成为北欧最大汽车生产公司的沃尔沃汽车,吉利集团的并购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并购完成后的发展状况来看,沃尔沃公司的债务得到缓解,吉利集团也得到海外并购带来的好处。这次并购行为具有一定的分析借鉴意义。

关键词:吉利  沃尔沃  海外并购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a)--02

1 并购定义

并购指的是两家或多家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成一家公司,一般情况下是由一家处在优势地位的公司购入一家或多家其他公司。以吸收合并,收购两种方式呈现。二者主要区别在于,主导公司吸收(兼并)被合并公司之后,被吸收方公司原法人需被取消相应的权力;而在收购方式的情况下,主导公司仅对被吸收公司进行控制或产生较大的影响,以一定的资本购买被吸收方名下的股权或其他资产。

2 并购方式

根据在并购过程中收购资金的来源方式,吉利集团采取杠杆并购,在解决收购资金的问题上,吉利集团仅持有收购总价格的一部分资金,成立了三家投资公司(北京吉利凯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嘉尔沃投资有限公司和上海吉利兆圆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收购主体,并以收购之后的沃尔沃汽车,未来的主营业务收入为抵押,以达到融資的目的,同时向上海、成都、大庆政府借款。资金投入完成后,吉利于2010年以27亿美元完成对沃尔沃汽车的收购。

3 公司并购风险

3.1 战略性规划风险

公司在进行收购整合工作时,应提前预估和评测所属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本公司未来的发展。还要适应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及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在进行海外并购时,还应考虑相应国家的并购法律法规及行业法规政策,避免宏观经济因素,如国家政策变化和法律法规的限制,影响并购的成功率。

3.2 选择目标公司风险

在选择目标公司时,所需承担的相关风险主要包括选择目标公司的失误,对目标公司相关披露信息、相关外部环境信息等虚假、判断失误;海外并购中对当地宏观经济政策、本行业在当地的发展趋势的判断失误等。因此,主导公司对经过综合考察之后所选择的目标公司资产重组之后,将对本公司的利润、市场竞争能力等有正面影响。

4 公司背景

4.1 吉利汽车集团简介

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6年,主营业务为汽车及相关汽车零配件的生产及销售。多年来,凭借灵活的管理方式和不断地自主创新,实现了迅速发展,连续六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2003年将业务扩展至海外,于2005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正式进入全球汽车工业市场。至今,吉利汽车集团在国内拥有超过800家品牌4S店、近千个服务网点。

4.2 沃尔沃汽车公司简介

该汽车品牌由古斯塔夫·拉尔森、阿瑟·格布尔森二人于1927年创建于瑞典哥德堡,多年来以安全技术发展为主战略,拥有先进的设备研发实验室及多项技术专利。1999年,沃尔沃轿车业务被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收购,后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对各行业的冲击,被吉利汽车收购前夕,盈利能力已大不如前,并有着较高的负债率。

5 案例基本介绍

5.1 并购背景

(1)宏观经济形势及行业发展趋势

由于2007年8月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从华尔街引爆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房地产经济崩溃;次级信贷危机爆发,投资者失去投资兴趣,证券市场资金流动性能下降。鉴于美国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此次金融危机迅速从全美国性金融危机扩散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及实体经济产业。虽然各国的中央银行采取紧急措施,向市场注入资金,以增加市场流动性,但收效甚微。

但在金融危机期间,为共同渡过金融危机的目标,国际间各经济体的金融合作和经济一体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2)汽车业发展背景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各国的实业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汽车制造销售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之一,也无法幸免于难,相关财务数据显示,2007年金融危机期间,全球汽车销量同比接连下降。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许多具有实力的汽车公司也无力抵抗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利润下降。

5.2 并购前公司状况

(1)吉利汽车集团

吉利汽车于1986年成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台州、宁波、湘潭、成都等地建立了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吉利汽车集团在杭州设立了研究院,具备了整车、发动机、变速器和汽车电子电器的开发能力,同时在上海、哥德堡等地设立了多家汽车造型设计中心,构建了完善的全球造型设计体系。2001年,吉利汽车集团当选全国500强企业之一,跻身中国汽车十强企业之列。吉利汽车自创建以来专注于实业,2009年底,吉利汽车公司不仅在国内多地建立多个完整的一条龙汽车制造基地,并建立了完善的海内外分销体系和服务网络,包括600多家独立特许经营店,在34个国家设立独家销售代理商和近300个销售服务点。

(2)沃尔沃汽车

沃尔沃于1927年在瑞典创立,以其出色的安全性能闻名于全球。沃尔沃集团自创立起就主打高安全性能,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用于研发安全产品,在1950年,沃尔沃成立属于自己的汽车安全研发工作部门,拥有多项安全技术专利。1999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收购沃尔沃汽车集团,但其盈利能力却开始走下坡路,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亏损进一步加剧,2009年全球销量仅为33.48万台,全年销售量连续下跌至十年来最低点,市场份额严重萎缩,仅为7.2%。当它于1999年被福特汽车公司收购时,市场份额仅为12.6%。

5.3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动机

(1)提高市场占有率

在国内,吉利汽车作为一个仅有30多年发展历程的汽车公司,从一方面看有着较为强大的竞争对手,在其产品主要面对的中低端汽车消费市场,有来自比亚迪、奇瑞、长安等品牌的竞争压力。而在国际市场上,其品牌认可度较低,产品竞争优势较弱,销售渠道受到很大限制。而沃尔沃汽车公司拥有独一无二的专利技术,其产品主要针对中高端汽车消费市场,可帮助提升吉利汽车的产品性能,扩大市场领域;从另一方面来看,沃尔沃汽车所具有的较高的海外知名度、海外市场认可度,吉利汽车可以运用沃尔沃公司成熟的海外销售渠道,增加吉利汽车的海外销售量,帮助吉利汽车集团全面打开海外市场。

(2)获取新的核心技术

早在2007年,吉利汽车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决定进行战略转型,即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品牌形象的提升,让吉利汽车从“打价格”战,转向技术和性能的竞争,力争进入中高端汽车消费市场。吉利的高层管理人员深知汽车产业为技术密集产业,对技术的积累和创新度有着较高的要求。鉴于吉利汽车成立时间较短,在许多有关汽车的高精尖技术的研发上,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难题,短期内实现完全自主研发较为困难。沃尔沃汽车作为一个拥有80多年发展历史的高端汽车品牌,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技术部门,积累了大量行业先进技术,研发团队也更加成熟。收购沃尔沃有助于吉利汽车的技术研发与突破。

5.4 吉利并购成功所带来的改变

(1)偿债能力变化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1年间,吉利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52.89%~63.22%,有上升的趋势,吉利公司在这3年内的长期偿债能力有一定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吉利公司为收购沃尔沃汽车,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一直在进行债务融资,以提供并购资金。所以在这一阶段,吉利汽车公司需要承担较为厚重的长期债务。当并购整合结束后,吉利公司开始盈利,偿债能力逐渐上升,2012年时,吉利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逐渐降至60%,近年来一直稳定在51.7%~60%。

(2)盈利能力变化

从吉利汽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走势图如图1所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现增加的趋势,2010年完成并购之后,吉利汽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2014年吉利汽车高层宣布公司进行重大改革,资产进行重组。之后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便呈现飞跃式急速增长。

6 结语

本文阐述了吉利汽车集团在吸收沃尔沃汽车过程中所采用的并购方式、浅析所面临的收购风险。分别分析了在并购重组之前吉利汽车公司和沃尔沃汽车的发展现状、品牌优势等。结果表明,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可更大程度发挥双方的优势,吉利可利用沃尔沃汽车成熟的海外销售市场,完备的生产研究条线,以达到扩大海外市场份额的目的。获取沃尔沃汽车先进且完整的研发体系,帮助吉利汽车加快自主研发进程。有了收购资金的注入,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债务危机也会得到一定缓解。

参考文献

李琪.企业合并后财务整合问题的研究[D].大連:东北财经大学,2018.

许凯.企业海外并购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J].经营与管理,2014(06).

猜你喜欢

海外并购沃尔沃吉利
《故宫日历》虎年上新
沃尔沃C40
V90 Cross Country4月上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代理问题与治理机制
吉利汽车的发展战略及财务分析
浅议海外并购后的整合管理
美国发行猴年“吉利钱”
沃尔沃收购POLESTAR公司打造高性能车
不吉利的“红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