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段式”教学法在体育复习课中的应用
2020-07-09刘菲
刘菲
【摘 要】常规的体育复习课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学习动力不足、课堂效益低下等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新四段式”教学法加以改进,通过“重肌肉动员,促神经激活,融项目特点的热身阶段”“重示范精讲,增练习密度,调运动负荷的学练阶段”“重以赛促练,做规则调整,拓练习空间的竞赛阶段”“重拉伸运动,做总结分享,促课外联动的放松阶段”,实现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新四段式”教学法;体育复习课;应用策略
常规的体育复习课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学习动力不足、课堂效益低下等问题。如《队列队形》复习课是小学体育课重要的教学内容,是体育课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该课内容相对简单,较多采用教师示范、学生听口令练习的方式教学。由于学生在新授课中已基本掌握技术动作,且在每節体育课中都会接触立正、稍息等动作和口令,单一的复习形式缺乏新鲜感,导致学生在复习课中普遍出现学习积极性低下、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与“旧四段式”教学法(即开始、准备、基本和结束四个阶段)相比,“新四段式”教学法是基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出的,“将体育课分为热身、学练、竞赛和放松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三个对应的教学关键点,巧妙地将教学目的和教学要点融为一体,科学高效地让学生掌握基础运动技能”[1],从而突破《队列队形》等传统复习课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的困境(见表1)。
[热身阶段 学练阶段 竞赛阶段 放松阶段 肌肉动员 示范精讲 以赛促练 拉伸运动 神经激活 密度增加 规则调整 总结分享 特点融合 负荷适宜 练习拓展 课外联动 ]
一、热身阶段:重肌肉动员,促神经激活,融项目特点
热身阶段主要包括肌肉动员、神经激活、特点融合三个关键点。教师可以运用三个关键点,将学生随机分成四个小组,以游戏串联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渗透团结合作等体育品德类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随机分组,活动肌肉
热身阶段进行一定强度的肌肉运动,可加强肌肉内的代谢过程,使肌肉温度增高,为学练阶段做好身体准备。《队列队形》复习课中,教师让学生在篮球场上自由分散慢走,根据教师发出的口令改变行走速度和小组人数。随着行走速度的加快,小组人数从两人一组增至三人一组,直至将全班学生随机平均分成四组。活动开展前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保证安全,统一节奏,不得触碰其他小组组员;若犯规,该小组全体成员必须原地完成5个深蹲起立后方能继续行走。此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活动了学生肌肉。
(二)运用游戏,刺激神经
研究发现,热身阶段开展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各运动中枢间的神经联系,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以最佳的状态进入体育锻炼。例如,当学生完成随机分组继续行走时,教师自由穿梭在队列中并发出口令,口令内容包括蹲下、趴下、坐下。听到口令后,各小组必须面对教师完成口令的动作,以动作齐、速度快为胜。这样的热身游戏充分刺激了每一个学生的神经,同时还考验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三)充分热身,融合特点
随着游戏的推进,教师逐步将游戏环节中的口令换成立正、稍息和原地踏步走。学生根据教师口令进行相应的动作练习,并尝试做到小组成员动作标准、统一。此时,教师已将《队列队形》复习课的内容无痕融入到热身活动中,并渗透了队列队形“整齐划一”的复习要点,为学练阶段做好了身体和心理准备。
二、学练阶段:重示范精讲,增练习密度,调运动负荷
学练阶段主要包括示范精讲、密度增加、负荷适宜三个关键点。在《队列队形》复习课的学练阶段,教师先结合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进行精要讲解,再巡回指导学生复习队列队形动作的要领及口令要求,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增加练习密度,增强运动负荷,以达到高效巩固学习内容、发展学生体能的目的。
(一)双重示范,复习要领
作为复习课,教师的示范需要精选,主要包括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完整示范时,学生需要边听边记教师的动作和口令,以便对口令及各个技术动作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分解示范则是针对技术难点或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通过示范单个技术动作的要领,进一步强化规范动作。教师可以配合示范做适当的讲解,以提升教师的示范效果。如示范“向右看齐”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向右看齐的目的是标齐排面,准确区别动令和预令才能做到动作规范。这样的示范讲解增加了学生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为正确、有效地进行练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二)合作练习,增加密度
练习密度是指体育课上各种练习活动的时间与教学时间的比,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复习课强调精讲多练,也是为了增加练习密度,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合作练习是体育复习课经常采用的策略。例如,学生在热身阶段已经随机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动作规范、口令正确的口令员,由他带领组员按照完整的队列队形顺序进行练习,并根据小组的练习效果调整内容和次数。教师只在各小组间巡回,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此外,各小组还可以自主开展自测、互测,通过检测数据激励学生提高练习效果,直至达到规定的练习密度。
(三)叠加练习,再增负荷
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运动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体育课只有保持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队列队列》复习课的运动负荷相对较低,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在练习动作时增加齐喊口令的内容。如口令员喊出“立定”后,全体组员边做动作边喊出“1—2”;口令员喊出“原地踏步”后,全体组员边练习踏步动作边齐喊“1—2—1”。这种叠加练习,不但可以增加学生肺部的通气量,达到增加运动负荷、提升体能的目的,还能提高学生练习的专注度,提升练习效果。
三、竞赛阶段:重以赛促练,做规则调整,拓练习空间
竞赛阶段主要包括以赛促练、规则调整、练习拓展三个关键点。教师采用有趣的游戏赛制检验学生的练习效果,通过优化规则增加游戏难度,并拓展学生展示和评价的空间,从中发现不足,在改进中提高学习效果。
(一)引入游戏,以赛促练
竞赛阶段一般处于体育课的后半段,学生开始进入疲劳倦怠期。这时,教师用游戏活动检验练习效果,可以使学生重新回到兴奋点,达到“以赛促练”的目的。例如,《队列队形》复习课设计了赛制独特的展示评比活动:一个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都是评委;评委根据展示小组的表现以掌声的热烈程度进行反馈;小组展示结束后,由教师随机抽取一个评委进行点评和提出建议;优秀的小组能获得奖励,不合格的小组要重新练习。展示评价活动使学生情绪高涨,练习的热情被激发,也激励学生学会小组合作。每个小组在上场前都能主动刻苦练习,虚心请教,最大程度展示小组练习的效果。
(二)规则调整,增加难度
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的练习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多轮次竞赛,通过不断优化规则调整游戏难度,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练习的有效性。例如,初赛结束后,学生在组内进行总结分析,以便找到比赛失利的原因和改进方法,并迅速投入练习加以调整。第二轮比赛将直线行进方阵展示的规则改为弯道行进方阵展示,变相增加了竞赛难度。因为弯道行进方阵展示决定了小组成员技术动作掌握的熟练度、配合的默契度,是对每个小组成员合作精神、综合能力的考验。若展示评比效果好且时间充裕,教师还可以继续加赛,通过优化规则,增加难度,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练习效果。
(三)拓展练习,提升能力
在竞赛阶段,学生的身份是在不断变化的:既是展示者,又是评审员;既是小组成员,又是口令员。多重身份的互换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拓展了空间。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练阶段就宣布小组长不一定担任展示评比的口令员,而是由自己随机抽取组员担任。这一做法既激起学生的学练热情,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还增加了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因为口令员相当于指挥员,是小组成功展示的关键人物。口令员既要掌握规范的动作要领,又要掌握发出口令的技巧。学生就会加倍努力练习,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口令员,从而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放松阶段:重拉伸运动,做总结分享,促课外联动
放松阶段分为拉伸运动、总结分享、课外联动三个关键点。作为体育课的最后环节,教师的表扬总结围绕本课的重、难点进行,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肯定。同时,在拉伸放松中再次融入学习要点,在循序渐进中恢复心率。
(一)拉伸运动,自主选择
拉伸运动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它能使学生由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步转入到相对安静的放松状态,是缓解肌肉酸痛,防止运动损伤,恢复体力,放松身心的重要手段。在放松阶段,教师可提供拉伸运动菜单,由学生自主选择并允许改良,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自主性。以《队列队形》复习课为例,在前三个阶段,学生下肢肌肉运动较多并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产生疲劳,拉伸放松宜针对下肢。教师提供坐位体前屈、侧压腿、弓步压腿和坐姿大腿拉伸等下肢拉伸练习,对其中部分进行基本示范。每个小组从中挑选3种不同形式的拉伸运动,在口令员的指挥下按照统一节奏进行拉伸放松,并继续保持小组合作。当然,学生可以在参考教师动作的基础上,对拉伸运动进行改进,但必须将统一性、团结合作等本课要点融入其中。短暂而有效的拉伸运动能让学生逐渐转入安静放松状态,快速恢复正常心率。
(二)总结分享,促进反思
总结分享是教师在放松阶段为学生搭建的一个交流平台,意在促进学生反思。一般由教师指定1—2个学生主讲,学生用几句话总结自己练习的心得和体会,分享团队合作的感受,提出下节课的奋斗目标。教师要对《队列队形》复习课的要点进行回顾,对表现优秀的团队和个人进行表扬鼓励,还要对总结分享的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在每节课的放松阶段都要安排几分钟的总结分享,长此以往,学生的反思水平和能力必将持续增长。
(三)布置作业,课外联动
任何一项技能的习得都需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和巩固,课堂上学会的运动技能,也需要在课后持续地进行训练,才能巩固和熟练。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相应的体育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团队的形式进行练习。如可以由家长或学生自己喊口令做技术动作,也可以将练习过程拍成小视频,作为作业上交。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大课间、出操、日常集会等活动中运用队列队形技能,发挥课内与课外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技能。
“新四段式”教学法把体育复习課从“教师主体”转变为“学生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学生普遍掌握了正确的技术动作及口令,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此外,小组合作与竞赛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等体育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弥补了常规教学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孙卫华.现代体育课堂的“新四段式”教学法——以《我是体育教师》内蒙古巴林右旗支教展示课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2018(7):9-10.
[2]韩庆敏,陈彬,刘剑.课堂教学求实效 队列队形促执行——基于队列队形规范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策略研究[J].体育教学,2019,39(2):72-73.
[3]王世超.队列队形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6):72-74,78.
[4]袁筱平,高晓君.常用队列队形教学基本策略[J].甘肃高师学报,2017,22(9):68-70.
[5]申克才,李清.例析队列队形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体育教学,2015,35(10):71.
(广东省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 52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