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曼《梦幻曲》的风格特点研究

2020-07-09周竹青于青

北方音乐 2020年10期
关键词:曲式和声标题

周竹青 于青

【摘要】《梦幻曲》是浪漫主义德国作曲家舒曼创作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它不仅常作为保留曲目在音乐会单独演奏,还被改编为多种乐器的独奏曲,广为流传。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首作品,本文将对它的风格特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舒曼;梦幻曲;标题;曲式;旋律;节奏;和声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0-0019-02

【本文著录格式】周竹青,于青.舒曼《梦幻曲》的风格特点研究[J].北方音乐,2020,05(10):19-20.

一、生平与创作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欧洲浪漫主义乐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创作极富文学性和自传性,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曲、艺术歌曲、室内乐与管弦乐,如《大卫同盟盟友舞曲》《诗人之恋》《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等。本文以舒曼很有代表性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Kinderscenen Op.15)中流传最广的第七首《梦幻曲》为例,深入分析该曲的风格特点。

二、风格特点

(一)创作背景

《童年情景》Op.15创作于1838年,由13首个性鲜明的小曲组成,分别描绘了许多童年的场景,灵感源自于对妻子和自己儿时的回忆,具有自传性。整部套曲通过调性上的呼应,相邻小曲间和声发展的连续性以及情绪、速度上的对比等严密的构思,形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整体。《梦幻曲》作为其中的第七首作品,一经问世便受到好评,并迅速流传开来。这首作品不论是短小生动的旋律、复杂新颖的和声还是四部和声织体,都饱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幻想性,是舒曼钢琴作品中较为成熟的代表,堪称经典。

(二)风格特点

1.标题

舒曼把这部套曲每个小曲都加了标题,可以把内容更好地提示给听众,通过很形象的文字,使他们在特定的意境中充满了诗意幻想,如第三首《捉迷藏》、第八首《火炉旁》、第九首《竹马游戏》等。而《梦幻曲》也正如它的标题,悠缓抒情的旋律,像是作者内心的独白娓娓道来,用丰富的织体勾勒着如梦似幻的意境。

2.曲式结构

《梦幻曲》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F大调,4/4拍。

A段(第1-第8小节)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4+4方整性结构。a句从F大调弱起开始,旋律富于歌唱性。a1句开始与a句相同,后转为C大调并完满终止;B段(第9小节-第16小节)是A段主题的变化发展,同样是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两个乐句保留了原主题的句型结构,但b句是a2的四度转调模进,增强了中部的表现力和发展的动力。该段调性是F-g-bB-d。a2句g小调色彩的出现使气氛变得紧张,随后很快将全曲推向了b句bB大调的高潮,再由d小调作为过渡,自然地引出再现段A1;A1段(第17-第24小节)简单再现,第一乐句是完全再现,回到F大调,最终在完满终止中结束全曲。

3.旋律

乐曲的旋律乐句比较短小,都是由4小节的乐句组成。旋律声部弱起,由属音进行到主音(D-T)的四度上行的动机展开,该动机统领全曲。紧接着连续上行到最高音f2后,波浪式的下行音调形成呼应,完成这一主题乐句。a1句是a句的变化重复。整首乐曲的旋律具有对称性(见谱例1)。

4.节奏

(1)切分节奏

作品中出现了切分节奏的特点,并且是跨小节的延留切分节奏,即一个音从节拍中的弱位置开始,通过延留音的方式延续到下一小节的强拍,让人产生重拍错位和不安定感。如乐曲弱起后的第1小节(见谱例1),左手和弦采用跨小节切分,完全打乱了乐曲原有的节拍规律,改变了节拍重音,使音乐层层递进,加之右手连续上行的旋律线条将该句推向一个高潮,如梦如幻的意境便渲染弥漫开来。

(2)附点节奏

附点节奏也被较多地运用到了作品中,如乐曲第11至第12小节(见谱例2),以左右手三次共同弹奏附点节奏的形式推进着音乐的发展,并增强了动力感,引出乐句的结尾,富于歌唱性,也耐人寻味。

5.和声

(1)副属和弦

舒曼在和声上充分运用副属和弦、重属和弦及离调和弦等因素,形成了更为新颖多样的和声特色。第6至第7小节运用了大量的副屬和弦,并在D65/TSⅥ上将A段推向高潮,充分发挥了这个不协和和弦的倾向性及紧张感。这两个小节的和声进行是D65/TSⅥ—TSⅥ—S/D—D64—DⅦ65/SⅡ;第8小节重属和弦D7/D的运用造成调性的扩展,音乐的色彩更丰富,使曲调自然过渡到C大调;第23小节D/SⅡ这个离调和弦引起了调性色彩的改变,丰富了终止式内部的和声语言,增强了结尾部分的动力发展。

(2)重属九和弦

第22小节中运用了原位的重属九和弦D9/D,这种高叠和弦是一种具有复合功能特征的和弦形式,包含了属和下属功能,增强了和声音响的表情性和紧张度,给音乐带来了更浓厚的色彩,加之延长记号的配合,勾起听众无限遐想的空间,掀起了高潮,并为接下来的尾声做好情绪上的准备。

6.织体

《梦幻曲》虽是主调音乐,但如弦乐四重奏般的四部和声织体十分突出是其典型特征,主要的旋律在高声部,其他声部相互补充、相互对比,使音乐织体饱满丰富。这种织体既能让听众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梦幻般意境,又增加了作品在整部套曲中的独特性。

(1)和声旋律化

通过加入和弦外音进行旋律性的填充装饰,使一些织体看似旋律,听似旋律,实为和声因素,如乐曲第2至第4小节(见谱例1),在这首作品中广泛运用。内声部的旋律化,加强了声部倾向的动力性来推进和声展开,增加了和声的游离感,同时还可以造成和声色彩的发展变化。

(2)呼应式织体

如乐曲第1小节至第4小节(见谱例1),内声部作为补充副旋律,在主旋律高声部句逗长音和停顿处予以陪衬填充和支持,由此形成声部穿插的浓淡对比,各声部不同时进入和退出,加强了声部的独立性。

三、结语

通过本文对《梦幻曲》音乐本体的分析,展现出了作曲家独特的风格特点,擅用标题性钢琴套曲的形式,旋律短小生动,和声旋律化,主调音乐结合多声部织体,使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舒曼这部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

参考文献

[1][英]斯坦利·萨迪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 (第二版)[Z].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

[2]陈鹭洁.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及其作品《童年情景》的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3]张茜.舒曼钢琴音乐的研究分析[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6.

[4]苏骏文.舒曼《梦幻曲》OP.15 NO.7和声技法研究[J].北方音乐,2015,35(23):63.

[5]张雨琦.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6]许凤.舒曼标题性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分析与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5.

[7]张妍.对舒曼《童年情景》音乐风格及演奏技法的研究[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0.

[8]田笑男.浅析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艺术特点[J].艺术评鉴,2017(19):10-11.

作者简介:周竹青(1991—),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音乐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西方音乐史;于青(1963—),女,山东青岛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曲式和声标题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
故事,让学生语言能力有效提高
浅析新闻标题翻译
《风之谷》配乐作品中和声与画面的融合分析
浅析电子制作MIDI音乐
解析歌曲《大江之歌》的管弦乐配器
门德尔松《春之歌》分析
巧拨千斤解“标题”
“共性写作”时期的非典型曲式中的典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