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7-09吴向平

医疗装备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切线靶区放射治疗

吴向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放疗科 (福建南平 353000)

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女性发病率较高,一旦患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2]。当前,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仍无确切的预防方法。针对该病患者,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配合放疗、化疗等,治疗效果显著。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7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年龄32~65岁,平均(48.51±3.95)岁;左侧16例,右侧20例。试验组年龄31~67岁,平均(49.32±3.87)岁;左侧22例,右侧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化疗1~2周,然后行放射治疗:患者保持仰卧位,使用乳腺托架,患侧手臂向外展开,保持上举,行双螺旋CT定位扫描,上、下界分别为第3颈椎和乳房褶皱下4 cm;在CT图像上描画靶区及主要危及器官,选择6 MV X线,放射剂量以50 Gy/25次为宜,将单周分割次数确定为5次;于胸壁位置放置0.5 cm组织补偿膜,增加放射吸收量,治疗设备采用西门子PRIMUS直线加速器。

对照组采用切线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患者锁骨上淋巴引流区、胸壁交界处应用两切线1/2野,减少射野下的肺组织,衔接单前后方照射的锁骨上野,若靶区深度较大,则另设一个后前野;切线半野中每野2个子野替换楔形板,分别处于皮肤边缘外2 cm和手动调节多叶光栅(multi-leave collimators,MLC)位置,保障靶区的最大剂量均匀度。

试验组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采取美国CMS-XIO计划系统设计放疗方案,物理师将总子野设置逆向调强,保持在35个以下,子野面积在15 cm2以上,子野机器跳数超过15 MU。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的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及接受高剂量20 Gy剂量的体积比(V20)、接受小剂量10 Gy剂量的体积比(V10)等计划靶区剂量参数;(2)比较两组靶区剂量参数与危及肺部的受照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计划靶区剂量参数

试验组HI、V20均低于对照组,C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计划靶区剂量参数比较

2.2 靶区剂量参数与受照体积情况

试验组接受V10的受照体积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接受V20的受照体积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对危及肺部受照体积不会因剂量增加而增大,见表2。

表2 两组靶区剂量参数与受照体积情况比较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乳腺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乳头及乳晕异常、腋窝淋巴结肿等,早期患者症状、体征不明显,常经体检、乳腺癌筛查时发现。近年来,综合治疗方案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较普遍,形成了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并重的治疗模式[3]。临床多依据肿瘤分期、患者身体情况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等多种方式。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是新的治疗方式,产生的肿瘤靶区剂量更加合理,适形较高,在肺部、头部、颈部等肿瘤放射治疗中应用普遍,不仅能够保证靶区剂量科学、合理、均匀,还有助于降低对危及器官的危害。相关研究表明,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尚存在缺陷,如偶尔出现患者病理组织照射剂量低、受照体积过大、影响预后等问题[4]。

乳腺癌根治术后正确的照射区是从胸壁开始弧形偏离身体中心的非规则靶区,常规采用切线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靶区剂量不够合理、均匀,甚至照射范围过大,会将胸壁内侧正常的肺组织划分进照射范围,照射后,出现肺损伤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相关研究指出,乳腺内外侧、上下部、乳头下范围放射剂量较高,甚至达到设置值的120%~125%,或者更高[5]。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过程中,靶区各点位输出剂量按照需求调整,靶区的三维剂量布局更加合理与适形,可降低正常组织受照剂量。

优选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开展治疗工作,使用1个等中心,以免摆位不合理出现接野情况,剂量无冷热点,降低了靶区范围内肺与心脏等危及正常组织的高剂量区域受照体积,有效规避了对放射治疗过程中的组织损伤,改善了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了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该技术使靶区适形度增加,将等剂量线、靶区紧密结合在一起,缩小了常规组织高剂量照射体积。在左侧乳腺癌放射治疗过程中,易危及心脏,以往切线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切线范围内包含心尖部,而调强放射治疗的优势在于明显缩小了正常组织高剂量受照范围,减少不必要的波及和危害[6]。

临床上将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分为正向调强和逆向调强两类,正向调强通常从乳腺切线位置射入,以免心肺受照剂量过大;逆向调强则按照点位,灵活调节射野剂量;对比正、逆向调强技术发现,后者靶区适形度、剂量分布等更加科学、合理。临床上,4野逆向调强技术射野最常用,其从乳腺切线位置小角度弧形射入,不会大范围照射心肺等重要器官。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HI、V20均低于对照组,CI高于对照组,接受小剂量10 Gy剂量的体积比V10的受照体积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10体积比、V20受照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可保障靶区剂量分布更加合理,且危及肺部的受照体积不会因剂量增加而增大。

猜你喜欢

切线靶区放射治疗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圆锥曲线的切线方程及其推广的结论
4D-CT在肺转移瘤个体化精准放疗中的研究
切线在手,函数无忧
文山都龙多金属矿床铜曼采场找矿靶区的确定方法
过圆锥曲线上一点作切线的新方法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