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3 例颈源性视觉障碍患者的中医按摩推拿疗效观察

2020-07-09冯建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过性颈源视物

冯建辉

《灵枢·大惑论》[1]认为颈项受损则五脏六腑之精气不能上注于目,因而损及视觉功能,由此可见颈椎病与眼存在密切的关联。近年来随着颈椎疾病发病率的快速上升,由颈椎病引发的眼部症状(颈源性视觉障碍)越来越被临床医生重视。其概念是由于颈部疾病(颈椎病、颈部软组织损伤等)致使视疲劳、间歇性视物模糊、眼胀痛、一过性黑矇、复视等眼部症状。其发病机制与高位颈椎错位紊乱造成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密切相关。颈椎病导致的眼部症状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也容易误诊,其患病约占颈椎病的2.1%[2]。本文对213 例颈椎病导致的眼部症状的患者进行数据整理及分析,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8 年1 月—2016 年12 月在利津县中心医院就诊的颈源性视觉障碍患者213 例,其中男性98 例,女性115 例,平均年龄(44.13±14.54)岁,平均病程(5.25±4.75)年,其中伴眼胀痛者174 例、伴间歇性视物模糊者81 例、伴视疲劳者188 例、伴一过性黑矇者77 例、伴复视者43 例。

1.2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2.1 颈椎病诊断标准[3]临床症状:以颈背部疼痛、恶心、眩晕等;体格检查:前屈旋颈试验以及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X 线检查:正位及侧位检查,可发现颈椎移位、退化以及椎间隙狭窄。(1)临床症状和体征与影像检查结果相符合者,可以确诊;(2)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影像检查结果正常者,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可确诊;(3)影像学检查结果异常而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者,不可确诊。

1.2.2 颈源性视觉障碍诊断标准[4-5]:(1)眼部临床表现症状包括间歇性视物模糊、眼胀痛,一过性黑矇、视野减小等;(2)眼部临床表现症状与头颈姿势的改变密切相关;(3)按摩颈项部穴位,眼部临床症状会有所缓解,甚至出现暂时性消失;(4)单纯眼部治疗,其疗效不明显;(5)辅助检查可知,颈椎CT 颈椎病有改变,颅脑CT 显示颅脑无器质性改变,以及眼科相关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入选病例必须符合以上条件。

1.2.3 纳入标准:(1)符合颈椎病及颈源性视觉障碍诊断标准;(2)无眼部器质性病变;(3)全身无占位性病变;(4)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4 排除标准:(1)眼部有器质性病变;(2)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3)有颈椎骨折、脱位以及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者。

1.3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行中医按摩推拿法治疗: 患者取坐位,用揉法松解颈部督脉、双侧足太阳膀胱经三线,点按风池→肩井、风府→大椎,以酸胀为度,冈上肌以及背部竖脊肌。一指禅偏峰推印堂→神庭、前额至左右太阳穴。大鱼际揉前额以及左右太阳穴。大拇指按印堂→百会,分按前额。扫散法施于头部两侧颞部,分、合推前额。直擦颈项部项韧带以及两侧肌肉,以透热为度。每日1 次,每次30 min。10 d 为1 个疗程,治疗3 个疗程,并随访1 年。

1.4 观察指标及检查方法

采用眼部症状积分法,对每个症状进行主观打分,各症状得分之和记为最后的得分。

眼部症状积分法:(1)眼胀痛 无症状记0 分,偶尔发生记1 分,经常发生记2 分,总是发生记3 分;(2)视疲劳 无症状记0 分,偶尔发生记1 分,经常发生记2 分,总是发生记3 分;(3)一过性黑矇 无症状记0 分,偶尔发生记1 分,经常发生记2 分,总是发生记3 分;(4) 复视 无症状记0 分,偶尔发生记1分,有时发生记2 分,经常发生记3 分;(5)间歇性视物模糊 无症状记0 分,偶尔发生记1 分,有时发生记2 分,经常发生记3 分。

1.5 疗效标准

(1)显效:眼部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5 分,1年内未复发;(2)有效:眼部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2~5 分,且6 个月后复发,但治疗后仍可控制者;(3)无效:眼部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2 分,且6 个月后复发,治疗后仍不缓解者。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例数/患者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眼部症状比较

治疗前眼部症状积分为(8.81±3.09)分,治疗后眼部症状积分为(2.18±1.06)分,治疗前后比较,t=29.62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各分值的分布情况如表1,可见视疲劳症状缓解最明显,其次为眼胀痛、一过性黑矇、间歇性视物模糊,缓解程度最小的是复视。

表1 治疗前后眼部症状各分值的分布情况(例)

2.2 总有效率分析

213 例患者,经过3 个疗程的治疗及随访1 年后,显效157 例,有效56 例,无效0 例,总有效率100%。治疗前后各分数段的分布情况如表2。

表2 治疗前后各分数段的分布情况[例(%),n=213]

3 讨论

1977 年Jackson 在《颈椎综合症》[6]中提到颈椎病或者颈部软组织损伤后,可引发眼部一系列不适症状,包括间歇性视力模糊、眼胀痛、畏光、流泪、视野缩小等,此病症又被学者称为“颈源性眼病”“颈性视觉障碍”“颈性视力异常”“颈椎性视觉障碍”等[2,7]。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智能化,越来越多“低头族”加入颈椎病的行列,研究证实颈椎病的患病率正逐年增加[8],因此,颈椎病引起眼部症状在临床中应越来越引起医生的重视。当患者出现间歇性模糊、眼胀、眼痛、畏光流泪、眼睑下垂、复视等症状,眼科医师无法找到相应的解释时,可考虑颈椎病诱发的可能性。因此颈椎病所致眼部症状成为眼科领域研究的新课题。

颈椎与眼在解剖结构中密切相关,为此,颈椎病与眼部疾病的发生越发引起关注及重视。现代医学研究[9]证实,椎动脉为脑干和枕叶视觉中枢提供血供,而椎动脉是由锁骨下动脉发出,于前斜角肌和颈长肌之间上行,于C6 横突孔向后经过寰椎后弓上的椎动脉沟,在枕骨大孔与对侧椎动脉汇成基底动脉。颈上交感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分布于眼部和颈动脉丛,主要调节眼部血液循环、瞳孔括约肌以及眼睑肌肉,因此颈动脉丛和椎动脉的损伤均可导致眼底血液循环的破坏,从而引发视力损伤[10-12]。研究[13]证实,由于椎间盘的退变、关节错位等因素使椎动脉受到牵扯、刺激,使之发生痉挛,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眼部不适症状。轻者出现一过性黑矇或一过性幻视,重者可突然失明。另,颈部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还可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对交感神经产生刺激,有研究[14]证实眼部血液循环以及瞳孔括约肌、眼睑肌(眼轮匝肌)由颈上交感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神经纤维调节,而椎间盘的退变可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从而引起眼部不适症状,可出现眼胀痛、干涩、视物模糊、视疲劳、瞳孔扩大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也可出现流泪、眼睑下垂和瞳孔缩小等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临床中颈椎病的治疗形形色色,以针灸、推拿、介入以及口服药物等疗法常见。张长江[15]研究证实中医正骨推拿对改善颈椎病致使眼部不适症状效果显著,按压风池穴、风府穴及周围的区域,可使颈动脉波幅均值总的变化趋势增大,激发经络系统的信息传递,使气达病所,有效的改善眼底血液供应,从而提高视力。本研究证实,通过对穴位推拿按摩治疗,可显著改善眼部症状及提高总有效率。由于穴位推拿按摩能够改善患者颈椎状况及眼底血供,使得眼部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由此可见,通过对颈椎病原发病的治疗,眼部症状可得到有效的缓解甚至治愈,为颈源性视觉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过性颈源视物
鲜为人知的一过性骨质疏松症
一例牛一过性荨麻疹疾病的调查报告
以“四天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验案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哪些眼病会引起视物变形
不可思议的奇人异事
看电视别摘老花镜
眼药水混用致一过性全盲一例
看电视别摘老花镜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