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类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
——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土地资源学”为例
2020-07-09赵华甫吴克宁
赵华甫,吴克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在我国高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同时,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正日益严峻并备受关注。生态文明是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方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资源,其资源属性始终具有基础性[1-2],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以土地自然经济综合体为研究对象的土地管理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性质[3],拥有土地资源学、土地生态学、土地利用工程、土壤学等基础支撑课程,具备全面融入生态文明思想的课程资源基础。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变、分类与分布规律、数量与质量评价,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的综合性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土地打开了一扇窗,并提供了解决人地矛盾的理论和方法[4]。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土地资源学科在基础理论、技术方法有了长足的发展[5-7],这为“土地资源学”课程建设提供了丰富素材。“土地资源学”是面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涵盖了土地的基本概念、土地类型,土地调查、评价、保护、利用和分区等重点内容。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基本上靠思想政治课程灌输和团学工作带动,与专业课等其他课程一直存在“两张皮”的现象[8]。当前与“土地资源学”课程建设有关的论文主要围绕课程内容、理论和实践教学和精品课程、共享课程等内容[9-11],很少有将“土地资源学”课程与生态文明相结合的专门研究。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此背景下,剖析生态文明与课程教学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将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深根植于课程内容体系和授课环节中,探讨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课程讲授的路径,提升“土地资源学”课程的思想性、政策性及德育层次,培养珍惜土地、爱护土地的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和示范效应。
一、 “土地资源学”课程发展历史和定位
(一) 发展历史
“土地资源学”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10门核心课之一。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设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来,就将其放在突出的位置,从师资梯队、教材教参、学习实践等方面开展建设工作。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的总目标下,不断加强建设。1999年首次制定“土地资源学”课程本科教学大纲,参编了《土地资源学》教材(刘黎明主编)。2003年吴克宁教授作为副主编编写了全国统编教材《土地资源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土地资源学”专业本科课程、大纲修订,单独设立了综合实习的内容。2005年“土地资源学”网上课程全面建成。2006年“土地资源学”课程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2007年重新修订了综合实习指导,增补了室内实验教学环节。2008年“土地资源学”课程被立项建设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2011年“土地资源学”课程大纲再次修订。2012年“土地资源学”启动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2013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立项,201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同年结合新大纲,优化了课程内容体系,强化了土地调查、评价相关内容,同时设置了为期六周的“土地调查与评价(含认知)”综合实习。经过近20年的建设,“土地资源学”由传统的优质课程,到精品课程,再到构建开放型的课程体系,实现土地资源学课程质量的提升。
(二) 课程定位
土地资源学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是专业基础课,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兼具专业概论课程的特点。围绕土地资源学课程定位,将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模块、方法模块和实践模块三类;理论模块主要为土地资源概念、基础理论及分类和发展三个内容。方法模块包括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利用和保护等内容;实践模块包括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两个内容。通过模块化教学与生态文明的复合设计,不仅教授专业理论知识,还传播先进思想,弘扬传统文化,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自然观和方法论。
二、 生态文明与土地资源的内在关系
(一) 生态文明思想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和开创性。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站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角度,探寻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源泉。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系统阐明生态文明思想的六大原则,集中体现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 、“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 、“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12]。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遵循自然法则、节流开源等,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系统阐述,可以看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着渊深博大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基因[4]。
(二) 衔接思路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承载着万物众生和人类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根据中国社科院刘宗超博士关于全球生态问题的根源的认识(1)引自刘宗超:全球生态安全的根源及其对策,《国际生态与安全》,2006年10月出版。,一类是自然生态安全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太阳黑子周期爆发等引起;另一类是人为生态安全问题,往往有由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如各类工农业污染、生态过载、人工建筑群落等。可以看出,世界范围内的生态问题根源在于人类不当活动,具体体现在人类对大自然,尤其是土地资源不当开发利用上。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在于科学调整人地关系。正如2015年召开的以“土地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上原国土资源部王世元副部长所说的,国土资源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载体,全面节约、高效利用国土资源是绿色发展的核心要素,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修复保护是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要认真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充分认识以绿色发展引领国土资源科学管理的重要意义。2017年11月召开的“土地与未来”上海国际研讨会上,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庄少勤司长也提出,要立足于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作为构成要素多样、地域分异特征明显、不同时空维度上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较强的重要资源,如何科学认识土地资源,摸清其分类体系、评价方法、利用策略和保护状况,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以绿色发展引领土地资源学相关土地调查、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等各个环节教学,培养学生有关国土资源对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支撑作用的意识。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遵循,科学调整人地关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智慧典籍为辅助,经过思辨、融入、创新,对土地资源学的授课内容进行全面更新。关于土地资源概念和特性,结合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深化土地资源自然经济综合体概念和多宜性、整体性、可更新性等特性的认识。关于基础理论,土地资源学课程原本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论和资源经济学为基础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为丰富课程基础理论提供了理论指导,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系统理论的内涵。关于土地分类和发展,可以结合深邃历史观、科学自然观和整体系统观,从历史趋向、整体特征等,把握土地资源类型划分和演化规律。关于土地资源评价,遵循绿色发展观、科学自然观、严密法治观等,鉴定评价目标、评价标准和结果的科学性,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提供价值取向、系统思想和管控规则等指引。关于规划和管理,应遵循整体系统观、严密法治观和共赢全球观等,处理好部分与整体、区域之间、国内国际的关系,以开放的、整体、共赢、严控为原则,规制利用和管理。关于实践模块,通过遵循深邃历史观、科学自然观和基本民生观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为传承生态文明思想,弘扬传统文化提供机会。通过梳理理论、方法和实践教学内容与生态文明思想关联性,逐步使“土地资源学”课程转化为开放的,全面融入生态文明思想的授课体系。
图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土地资源学”模块教学衔接思路
三、 生态文明融入“土地资源学”课程具体路径
当前,生态文明已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写入宪法,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中国由此迈进顺应自然,按照自然法则去利用和改造土地,促进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新时代。正如马克思曾说:“人是土地的利用者与占有者,他们会如同家长一样将改良过的土地传给后代。”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处于经济社会发展供给端的重要位置,坚持绿色发展引领,节约整治与保护并重,立足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管护,对各类资源实施用途管制和统一管理,维护整个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这一时代要求,赋予“土地资源学”以新的使命,即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根植于课程教学之中,培养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自然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努力。
(一) 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土地资源概念及特性界定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结果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1]。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称为土地资源。可以看出,土地资源具有综合性,既带有自然资源的特征,又接受人类活动改造的影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命题。世界人口已经超过70亿,中国是14亿,印度12亿还要多,人口爆炸,城市化工业化推进,使得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程,同时也是技术、工程不断渗透、调控土地资源过程,高强度获取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但是,人们活动越来越受到土地资源固有的特性的影响,比如面积有限性,位置固定性、空间异质性,这直接导致它不仅是稀缺的,在价值上具有上升的趋势。再如,它具有缓冲和消纳废物的能力,但是超出了耐受限度,环境污染就会危及人体和其他生命健康。生态文明语境下,土地资源概念,应该界定在土地资源系统可以承受的技术经济开发条件下的,能够为人类利用,并可持续产出产品和服务,不致造成土地退化风险的土地。土地特性的相关表述,应该更重视土地可更新性是在土地功能可以正常发挥的前提下,它的用途是多宜的,它的环境、经济功能是可持续的。应把习近平关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融入土地综合体的有关表述中,教育学生懂得运用系统观点,将与土地相关联的要素都兼顾起来,维护好祖国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格局。
(二) 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土地资源类型形成演化体系
土地资源是具有三维空间属性的,高度异质性的资源。如何更好地理解土地资源的属性,并科学利用,是整个人类文明史不断求索的命题。土地类型划分是认识土地资源的基础。土地类型研究始于自然景观,正如苏联著名地理学家贝尔格在《苏联景观地理带》(1931)一书中给出了自然景观的定义和实例,指出:“自然景观是这样的地区,在这里地形、气候、植被和土被的特征汇合为一个统一的、和谐的整体,典型地重复出现于地球上的一定地带。”不仅要认识到,在微观视角下,土地是由各种构成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分布及组合规律,综合性质相对均一的单位地域。从较为宏观的角度看,土地资源由于其综合程度高低不同,应该划分出差别性的土地类型。认识土地资源在纵向上作为自然综合体空间地域上存在的区域地球化学和物理联系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土地分级单元的差别,从而开展多尺度的土地资源的形成、发展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又要兼顾到由于景观特征、功能特点相似性所形成的利用现状分类在空间上的差异。新时期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是严格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以尊重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为基础构建形成的全新理论体系。更清晰地理解土地资源状况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才能顺应自然,更科学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 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资源评价是在特定区域,针对一定用途对土地质量进行鉴定的过程。中国土地评价工作自古至今,贯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4200年前的《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具有土地思想萌芽的著作,该著作根据土地自然肥力的差别将九州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为上、中、下三级共九级,并按土地等级规定田赋标准。距今约2500年前的《周礼》,把全国土地划分为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山坡)、原隰(xi,低湿地)五类。2000年前的《管子·地员篇》把全国土地分为三等十八类九十种,确定了土地等级系统,对土地进行了简要评价。中有“凡草土道,各有谷造,或高或下,各有草土,……凡彼草土,有十二衰,各有所归”。“凡草土道,各有谷造”指出了土壤形成分布和土壤植被、作物都有其自然规律;“或高或下,各有草土”说明了土壤在地势上有高有低,土壤性质不同,生长的植物也有差异;“凡彼草土,有十二衰,各有所归”,就是根据“草”“土”的不同情况,划分不同的土地生产力类别,明确各种适宜的植物,从而使人类从事生产实践初步摆脱盲目性。古代土地评价或称土宜有关论述,是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之一,它无处不渗透着遵循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条件高度匹配,开展土地的持续利用的思想。即便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在,有关思想仍然熠熠生辉,泽及后人。将中华文化的优秀成分较好地植入土地资源评价相关内容的讲解,不仅能增进学生对中华文明的了解,也能陶冶学生人文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
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很多典籍中,就有顺应土地特性,进行科学利用和管理论述。《老子》中所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中国古代,利用土地、发展生产和保护自然环境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发展生产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地余于人”或“人余于地”,都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并影响今后的发展,而保护土地、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人类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协天地之胜,是以长久”。而保护环境应从保护耕地资源开始,如宋代以后,人们广泛采用梯田耕作法,有效地减少了山地土地开发带来的山地水土流失问题。另外,将植物和土壤关系看成是一种具有内在关联的整体,体现了古人土地利用上的系统观,以及因地制宜开展土地利用的思想。宋代陈敷(1076年—?)说:“土壤气脉,其类不一,肥沃硗角,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且黑壤之地,信美矣;灰肥爽得宜也。硗角之土信瘠恶矣,然粪壤滋培,即其苗茂盛而实坚栗也。虽土壤异宜,顾治之如何耳。治之得宜,皆可成就”。明确提出了顺应土壤不同类型和适宜性,更科学利用和培肥,就可以增进地利;否则会导致土地退化甚至荒芜。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把土地资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要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像对待生命那样对待环境”。政府官员和学者逐渐意识到耕地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资源要素,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根基,提出必须严格划定、永久保护,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约束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对土地资源开发强度,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变粗放型土地利用为集约型土地利用,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因此,引导学生树立节约用地的意识,鼓励单位和个人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资源,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同时,以国土空间协调、绿色和可持续开发为目标,对土地开发强度设置限度,避免过度开发利用透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采取引领、激励和倒逼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五) 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3]。过去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过于重视经济要素的分析,而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关的气候、土壤、水资源、地貌等自然生态要素考虑不足。其结果是,实施规划,必然会引致土地资产过度开发,而对土地潜在的、非市场的价值,比如环境媒介、环境缓冲、文化载体、代际公平和继承等福利则重视不够,带来环境退化、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的风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客观上要求尊重规律,顺应自然,以土地的适宜性和承载能力为依据,科学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合理控制土地开发的强度,注重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和科学管理,维护并形成多元安全的土地利用模式。生态文明理念要求严格落实土地空间管控制度,有利于形成轴带开发带动全域土地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格局[14]。有人说,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若没有人类,地球生物圈将会更繁荣。然而当人类历史整体进入人类世的当下,世界上几乎没有一块土地人类未曾施加干预的大背景下,以生态文明来统领和规制人类对土地的技术改造和工程、农艺等调控活动,控制和避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要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优化山水林田湖草各类自然资源和各项建设的空间格局,修复自然生态景观,传承中华文明。
(六) 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配合土地资源学课程理论教学推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加深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正确地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和利用方法,领会各类土地构成要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效应等原理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教师安排学生在进行土地资源认知实习过程中,会带同学们来到北京市海淀区山后地区,通过观察白家疃村南洪积扇上部、中部、下部和扇缘乃至冲积平原区等地形地貌、植被覆盖、交通、水系、村庄、产业等情况,让学生对土地利用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关联性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给学生讲述海淀“三山五园”的山水景观格局,讲述过往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稻生产的繁荣景象。分析城市发展、人口膨胀对于农田利用由水耕改为旱作,进而变成城镇的演变历史。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文化的视角,审视当前的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延续历史文脉、保护和复兴乡土文化,恢复原有自然景观的必要性;如何真正顺天时,应地利,建构有利于人和生态环境共存共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含认知)》综合实习,开展为期一周的土地资源野外考察活动,从河北张家口出发,沿京新公路依次看长城内外土地利用变化,昌平区山前暖区的观光园发展,科教基地,温都水城周边的集体土地开发模式,再到史各庄看城中村建设情况;沿途看北京城外扩过程中对绿色隔离区的突破,再到通州新城看行政副中心未来城市的建设情况,及到京冀交界地带了解贴边房产开发乱象,继而奔赴天津调研滨海新区发展状况及滨海地带土地生态问题。通过走一条线,领着学生观察地貌、土壤和土地利用在空间分异特点。理解土地资源资产特性与各类要素的内在关系,理解土地资产实现的制度背景;学习土地立体、低碳开发的可能模式,识别沿途土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土地管理对策,综合提升学生对现实土地资源形成、发展、利用、保护的认知水平,激发守土有责的使命感。
四、 结语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第四种人类文明。新时期生态文明观不仅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包括经济与社会、人口与环境等多方面的协调永续发展[15]。通过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着力建设美丽中国,一定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土地资源学作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交叉融合的综合学科,须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散播到土地资源学教学体系的方方面面,革新授课内容和思想,强化课程的教育性,把价值引领贯穿到理论和实践课讲授活动中,形成课程教学“大思政”的新格局。让学生在理解土地资源概念时,知道技术经济条件是以自然资源可持续性存续为前提的。在进行分类时,要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意识,系统分析,综合分类。在学习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利用和保护过程中,遵循真正认识自然规律,坚持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利用土地获取人类需要的物质和服务,还应修复、建设土地生态,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实现土地永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和生态多赢的目标。在课程实践的环节,引导学生站在更宏观的视角,把土地资源的历史和文化,结合利用现实,发现问题,求证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的真谛。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把课程作为思政活动的载体,从教学目的、内容和过程控制都渗透进思政教育的灵魂,放大课程的育人功能,回答党中央提出的“办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等新时代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