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院建设促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纪念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建院二十周年
2020-07-09董维春
董维春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2000年6月,教育部批准设置了第三批高等学校研究生院,南京农业大学跻身国家批准设置的56所研究生院高校行列,这是南京农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和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笔者于1989年硕士毕业后留在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工作,三十多年的行政管理经历和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领域都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后担任过副处长、副院长、常务副院长、院长,以及党委研究生部副部长和部长,几乎从事过研究生院的所有一线工作。同时,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学术化,促进了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点建设,也在全国形成了一支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南农团队”。
在研究生院建院二十周年之际,简要回顾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在民国时期、实施学位制度后和研究生院建院后三个时期的发展及其对学校整体发展的意义,以及研究生院建院前夕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亲历故事。
一、 中国农科研究生教育的早期拓荒者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素以文明古国著称。世界上最早的博士出现在中国,但中国古代的博士并不等同于欧式的学位制度。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都十分缓慢。洋务派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促进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变革,最终导致了晚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并于1902年“停书院”和1905年“废科举”,以新式学堂为标志的教育制度得以在中国实施,其中作为大学最高层次的“大学院”基本相当于现今的研究生院机构[1]。
一百年前,中国先后兴起了赴日本、美国、法国和苏联的留学潮,不同国家培养出了迥然不同的人才,也产生了不同的救国思想。留美学生是群个性鲜明的读书人,爱好理工科,在人文领域也大放光芒;既称霸大学杏坛,也深入平民学校。他们笃行“工业救国”“科学救国”,把民主与科学带回中国[2]。
南京农业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创办于1914年的金陵大学农科(教会大学),即后来的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和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其中金陵大学于1914年开创了中国四年制农业本科教育的先河,1936年在中国率先开展了农科研究生教育。这两个农学院早期学术领袖主要来自美国著名大学,特别是聚集于康奈尔大学农学院的庚子赔款生,他们打着“欲富强其国,先制造其科学家是也”的口号,参与创办了“中国科学社”,如邹秉文、过探先、秉志等;回国后,他们将美国农业教育、科研与推广“三位一体”的农学院办学模式进行了中国化,并提出了“农科教结合”的办学思想,参与了中国农业教育与科研推广体系的规划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筹备;将现代农业科学引进并传播到中国,创造了很多中国第一,如创办中国大学第一个生物系、第一个农经系,创办中国农学会、植物学会、动物学会、植物病理学会、昆虫学会、畜牧兽医学会和园艺学会,将盘尼西林菌种通过驼峰航线带到中国并命名为“青霉素”,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等。在新中国成立前约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这两所农学院形成了五条重要的办学经验:① 中西融合、三位一体的办学理念;② 文理并重、相对综合的学科结构;③ 世界眼光、中国情怀的学术领袖;④ 国家急需、经世济民的科研选题;⑤ 开放交流、兼容并包的社团文化[3]。 胡适1956年为《沈宗瀚自述》作序时的评价是:民国三年(1914年)以后的中国农业教学和研究的中心是在南京。南京的中心先在金陵大学的农林科,后来加上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农科,这就是后来的金大农学院和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的农学院。这两个农学院初期的领袖人物都是美国几个著名农学院出身的现代农学者。他们都能实行新式教学方法,用活的材料教学生,用中国农业的当前困难问题来做研究[4]。
现代意义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近现代西方高等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产物。国民政府于1927 年公布了《大学组织法》,1934 年公布了《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1935年公布了《学位授予法》《学位分级细则》及《硕士学位考试细则》,这是中国现代学位制度的开端。此后,1940 年还公布过《博士学位评定会组织条例》和《博士学位考试审查及评审细则》,但并未授予过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是此时期事实上的最高教育层次。民国政府教育部共批准了7所大学设立农科类研究所15个,研究所与学系并列主要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中央大学农科类研究所最多,始设于1934年,包括农业经济研究所、农艺研究所、森林学研究所、畜牧兽医学研究所。金陵大学有农科类研究所3个:农艺学研究所、园艺学研究所、农业经济学研究所。1936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金陵大学农学院和中央大学农学院共招收研究生65名,占当时全国128名农科研究生的一半[5]。
相对而言,金陵大学的农科研究生教育在全国7所设有农科类研究所的大学中表现更加突出,累计培养了48名研究生,其中农业经济学研究生22名[6]。受芮思娄(J. H. Reisner, 1916—1928年任金陵大学农林科美方科长)在康奈尔大学发起的“中国研究俱乐部”影响,康奈尔大学农学院毕业生卜凯(John Lossing Buck)1915年来到中国,开始到安徽宿州开展农业改良、推广和乡村调查工作,1921年在金陵大学创办了中国大学第一个农经系,出版的《中国农家经济》《中国土地利用》成为中国农经学科经典文献,1936年在中国率先开始农业经济学研究生培养。其夫人赛珍珠(Pearl S. Buck)将随夫乡村调查采集的素材,于1931年出版了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193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谱写了一段“大学”与“大地”结合的传世佳话。2016年10月20日(校庆日),南京农业大学联合康奈尔大学和国内部分农业院校,举行了“中国农业经济研究生教育80周年纪念座谈会”。当日,笔者赋词一首(《浪淘沙·百年农经》)以示纪念(1)《浪淘沙·百年农经》:衔尾两飞燕,绮梦金陵。宿州挽手访村民。大地大学结伉俪,牯岭姻连。往事已如烟,沧海桑田。神州处处小康延。满眼春风今又是,后浪更前。。
二、 实施学位制度后首批学位授予单位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不大,且以本科为主,没有建立学位制度,少量的研究生以培养师资为主要目标。1950—1964年,南京农学院先后在14个专业招收了67名研究生,如许令姙、许鹏、张孝羲、刘梦筠、陈永萱、王金生、盖钧镒、陆作楣等。“文革”期间,研究生教育一度中断了13年。
改革开放诞生了新中国的学位制度。继1977年恢复高考后,1978年恢复了研究生招生。1980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从198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是我国学位制度的缩影和标志。它参考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学位制度,也吸收了旧中国学位制度的有益方面,更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学位制度的经验,因此内容周全、言简意赅,经得起历史的检验[1]68。
1981年,南京农业大学成为全国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之一,首批博士点4个、博士生导师4人(1993年前博士生导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硕士点13个、硕士生导师53人。学校先后成立了校、院(系)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成立了校研究生工作管理机构(研究生部)。学位评定委员会建立例会制度,负责审查全校学位授予、学科建设、导师遴选、质量监控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工作[7]。
1981年7月,南京农业大学马育华、方中达、史瑞和、刘崧生四位教授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赴京参加全国第一次学科评议组会议。11月,学校决定成立研究生部。樊庆笙院长亲自邀请著名遗传育种学家马育华教授出任研究生部主任,并由马老提名史瑞和、韩正康和鲍世问教授担任副主任,由鲍世问负责日常工作。研究生部成立后,马老约定每周一上午十时为集体办公时间,商议重要事项。在第一次办公会上,明确了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应实行学分制,培养研究生必须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以保证质量。马老以自己所招收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为首,就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与必需选读的学分数、研究课题与论文要求等草拟了几条意见,分发给全校各系和指导教师参考,这成为南京农业大学第一份研究生培养方案,也是全国农科的第一份培养方案。1982年2月,农业部(现在的农业农村部)在郑州召开的研究生工作会议以马育华教授为主导,讨论制定了农科院校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并作为文件发往全国农业院校参照执行[8]。
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至2000年成立研究生院,是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重要的扩展时期。首先,建立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制度,既包括招生选拔、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科学研究和论文规范等培养制度,也包括学位评定委员会和行政管理体系建设等管理制度。其次,实现了单科性农学院向多科性农业大学的转型,经过七批学位授权审核,2000年博士点增加到33个、硕士点增加到50个,除农学门类外,在哲学、经济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等门类的学科点实现了突破或提升,同时以“211工程”建设为主线构建了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第三,研究生教育实现了从小规模向中等规模的跨越,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时,首批硕士生16人,1983年首批博士生仅5人;2000年在校研究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人大关”,达到了1412人,其中博士生422人、硕士生990人。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建设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基础。
三、 研究生院建设促进研究型大学建设
研究型大学是以知识的获取、整合、创造、传播和应用为途径,以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拔尖人才为目标,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的科研教学机构。研究生院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中,在学位制度建设、学科体系建设、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主导作用、标杆作用和引领作用,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拔尖人才的重要基地。事实证明,研究生院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一流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水平,促进了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研究生院群体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研究生院具有内部和外部两重属性。在设置研究生院的大学内部,研究生院是“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高等学校中组织实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管理机构”,是大学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交汇点、教学与科研的接合部;在外部,中国的研究生院大学一直作为中国高等学校中的“精英”,起着领头雁作用,研究生院成为中国“研究型大学”的代名词[9]。
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前,研究生院由国家批准设置,成立研究生院成为高等学校追求的梦想。1985年,南农在校研究生规模不足500人,没有赶上第二批研究生院设置,当时的主管部门农业部(早期为农牧渔业部,后来为农业部,现为农业农村部,下同)于1987年批准设立了研究院,协调研究生处和科研处的工作,这实际上是研究生院的一种过渡形态。1994年,笔者先后陪同盖钧镒校长(兼研究院院长,第一任为刘大钧校长)去京参加教育部博士生指导教师评审制度改革会议,到清华大学参加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立大会和到北京理工大学参加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中心揭牌仪式,盖校长对新增研究生院的进展表示高度关注。1995年,他离任时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努力。
1995年秋,笔者陪同翟虎渠校长去武汉参加第二批试办研究生院转正会议(试办了十年),教育部领导提到在“科教兴国”战略下新增研究生院工作将提上议事日程,但随后的几年并未付诸实施。1999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开始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2000年进行了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并批准了第三批试办研究生院高校(22所,后增补3所,共25所)。南京农业大学榜上有名,圆了全体南农人及几任校长的梦想。作为这项工作的亲历者之一,深感来之不易,也倍加珍惜。
关于研究生院的增列,可谓一波三折、惊心动魄。除了研究生教育基础外,南农“九五”期间三项里程碑式工作形成的“组合拳”,对成功试办研究生院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是“211工程”建设。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中国启动了“211工程”建设,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大的建设工程,即使在今天“211工程”“985工程”已经演变为“双一流”建设,其影响仍然是深远的。“211工程”建设是一项全校性的重点建设工程,它既是奠基性工程,也是示范性工程和效益性工程,要取得建设成效,深化认识是前提,学科建设是重点[10]。 记得1993年5月8日(周六)上午9点,盖钧镒校长把笔者叫到他的办公室,让笔者起草南京农业大学的“211工程”建设申请报告,下周一(10号)上午必须送交江苏省教育厅。此前,党办、教务处、研究生处和科研处负责人组成的4人起草班子已经写了两个月,但校长对稿子不满意,临时决定由笔者来重写,并且把他的校长办公室让给笔者用,校办配2个打字员(四通机)候着。于是,笔者便提着两大包平时收集的学校资料,带着几个面包走进了校长的办公室,伏案连续手写了30多个小时,共3万多字。当周日傍晚盖校长拿着纸扇审稿时,很庆幸地一次通过了。周一上午,校长助理王荣很快把文稿做成了学校文件报送江苏省教育厅。此后,笔者便与“211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前后三期的“211工程”建设可行性报告、管理文件、验收报告等基本都由笔者执笔完成。
第二是本科教学评估。1999年为加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育部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优秀状态试评估,是此后合格性和审核性评估的前期形式。当时,教育部选择上海、天津、南京三个城市各2所大学进行结对评估,且最终得有一所大学不通过,可以说是“机遇”和“风险”并存。现在回忆起来,我们得佩服翟虎渠校长的胆识和远见,6校中有4校是中国顶尖大学,按常理我们排在后2位,但他坚持南农要主动报名参加评估。1999年4月,南京农业大学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优秀评价,是当时我国农林院校中唯一一所通过该项评价的学校。当时,提出的本科培养规格的定位是: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结合,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和素质高的高级农业专门人才。在坚持人才培养质量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与此相衔接的是,1996 年在“211工程”建设的同时,南京农业大学向农业部申请了“生物技术本—硕连读”试点,开展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此后进一步发展为“金善宝实验班”“五年制直博生”和荣誉教育体系,经过20多年的实践,该项教改获得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第三是划转教育部主管。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布局和质量问题等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以1999年为开端的普通高等学校大扩招,是中国政府面对有限资源约束与高等教育发展这一长期制约和矛盾,打破常规作出的一项跨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从1998年到2000年,以国务院机构改革为契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三年内取得了全面性突破发展,打破了部门办学管理体制,基本形成了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11]。 当时,农业部主管18所高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1999年合并时已先行划转教育部主管),可以有2个名额进教育部。第一个名额是中国农业大学毫无悬念,第二个名额的竞争就非常激烈了。1999年12月,笔者陪同翟虎渠校长在北京京西宾馆参加教育部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期间翟校长到主席台台阶上迎着教育部领导,表达南京农业大学希望划转教育部的愿望。得到的意向性答复是,南京林业大学与你们合并一起进教育部。翟校长应答:“好的,我们以前就是一家。”于是,晚上大家非常兴奋,描绘了几个单位合并的“宏伟蓝图”。虽然这个合并“梦想”壮志未酬,但南农还是成功地整建制划转教育部主管。试想,若当时几个单位成功实现了合并,南农的发展将是另外一番光景。2001年初,曾经谋划过与另一所大学合并成立新的金陵大学,亦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个“组合拳”成功砺炼,只等东风了。2000年2月,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后,试办研究生院工作进入议事日程,各种传说如汗牛充栋、纷至沓来。据传,最早的版本是有南京农业大学的,后来让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会员单位在珠海会议上进行征求意见,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具体管理部门的推荐意见。记得,2000年5月份笔者在苏州十全街上遇到苏大同行时交流了相关进展,得知最终入选的基本条件有三条:“211工程”高校、部属高校和十个以上博士学科点。后来,翟校长让笔者以他的名义向教育部写信,陈述农科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南京农业大学的学科优势。2000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南京农业大学为全国兽医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6月,教指委成立大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国务院学位办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得知南京农业大学已经获批试办研究生院,终于有惊无险、尘埃落定,于是群情振奋、万众欢腾。
2000年7月3日,南京农业大学在金陵研究院召开了研究生院成立大会,后来将此次会议编序为研究生院成立后的第一届工作会议。此次会议还进行了研究生院组织建设,翟虎渠校长兼任研究生院院长,陆承平教授担任常务副院长,徐翔、董维春任副院长,研究生院下设培养处、管理处、学位办公室,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与研究生院合署。2003年,增设院长办公室,将管理处改为招生办公室。2004年4月11日,郑小波、曲福田和笔者三人到厦门大学参加了转正答辩,并顺利通过了转正评估。历任研究生院院长为:翟虎渠、郑小波、徐翔、董维春、陈发棣、董维春,历任常务副院长为:陆承平、曲福田、董维春、罗英姿、侯喜林、吴益东,历任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为:刘友良、董维春、刘兆磊、侯喜林、姚志友。
研究生院成立后,南京农业大学先后在不同时期召开了四届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第一届会议召开于2000年7月3日,会议主题为“抓住机遇、积极发展”,以试办研究生院为契机,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第二届会议召开于2003年7月2日,会议主题为“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积极应对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加强以学位论文质量为中心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2]。 第三届会议召开于2007年12月8日,会议主题为“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灵魂”,积极推进全过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3],努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第四届会议召开于2018年4月27日,会议主题为“世界一流、创新驱动”,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这四届工作会议背景鲜明、主题突出、措施精准,在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生院建院的20年,既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提升期,也是学校开展研究型大学建设和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的重要时期。简要总结有以下几点经验。
第一,促进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2009年国内大学排行榜已经将南京农业大学列入研究型大学系列,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进入了US News全球最佳农业科学大学第9位,也就是进入了世界农科前十强。
第二,实现了规模化和多样化培养。目前在校研究生规模已经超过1万人,博士生(含留学生)年度招生规模已达600人左右,始于2000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第三,提高了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Nature、Science、NB、NG、NC、NCC、PNAS、AJAE等国际顶尖刊物论文的第一作者基本都是博士生。
第四,加快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通过CSC及各类项目支持,研究生的国际联合培养、国际访学、合作科研、参加国际会议等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并受邀在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教育国际论坛上作大会报告。与Nature出版集团合作创办的英文期刊Horticulture Research,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
第五,构建了适合中大规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从以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为中心到全过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如招生模式改革、全英文课程建设、科学研究与学术规范、预答辩与双盲评审、学位点与导师队伍建设、学位评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与学部制等。
第六,形成了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南农团队”。2019年,南京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在全国高校中排名20位,研究生教育研究能够进入全国前列,居全国农林高校首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颁发了两届“学术贡献奖”,分别表彰了5人和4人,南京农业大学是全国唯一有2人获奖的高校(董维春、罗英姿)。目前,已有近十位教师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上发表了5篇以上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