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模式在玻璃体腔注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
2020-07-08段雪娟
赵 敏 白 玉 徐 丽 张 洁 段雪娟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陕西西安 710032)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眼科常见病,高发于50岁以上患者,其发病率逐渐提高是发达国家老年人致盲的最常见眼病[1。2]。目前玻璃体腔注药术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有效方法[3]。因而玻璃体腔注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年龄在48~76岁,平均年龄在(59.68±4.1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括术前常规检查、术前用药、术后的点眼及注意事项。
(2)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模式:
(1)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患者入院后,生活环境发生改变,再加上患者视力比较低下,生活自理能力减退,情绪往往比较失落。有一部分患者担心疾病的预后,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应耐心讲解有关的疾病知识包括疾病的起因、治疗,手术方式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积极主动地和患者沟通,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查找原因,给予患者针对性的疏导,消除不良的心理情绪。
(2)患者眼位、头位训练。告知患者眼位头位的训练是取得较好手术疗效的可靠保障,是降低手术风险的重要措施[4],训练方法:嘱患者平卧,全身放松,护士持瞳孔笔嘱患者按照瞳孔笔的上下左右转动眼球,然后固定注视,最后根据护士的语言指令转动眼球并固视。
(3)饮食与运动护理的干预:加强患者饮食起居生活护理,嘱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勿食辛辣刺激性强及坚硬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尤其糖尿病患者要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控制血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患者活动的方式,劳逸结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
个性化护理是一个新的理念,是在整体护理的内涵和发展延续,个性化护理模式要求我们把常规的医疗护理工作与病人自身的个性特征相结合,制定出灵活、贴切的有针对性指向的护理服务措施,以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老年性黄斑变性病人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由于患者视力不好,心理负担也比较重,个性化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个性化护理使患者了解更多的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主动性和依从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在玻璃体腔注药患者为手术期的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