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医师签约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分析

2020-06-22陈璐滢

人人健康 2020年11期
关键词:医师依从性病情

陈璐滢

(南京玄武区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0018)

高血压患者病程较长,需要持续用药才能稳定其病情。然而部分患者对自身病情缺乏认知,医嘱依从性较差,用药行为不规范,再加上不良习惯影响,容易出现病情反复[1]。因此在高血压患者治疗期间需要对其进行一定干预,改善其用药依从性,督促其合理用药,保证药物治疗成效。我社区医院对4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了家庭医师签约模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选入对象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2],收缩压水平超出140mmHg和(或)舒张压水平超出90mmHg。所有患者自愿同意参与此研究。

排除标准: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者;存在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继发性高血压者。

将本社区2018年6月~2019年6月的9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签约组(n=48)以及对照组(n=48)。签约组当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为56~76岁,平均(64.34±5.21)岁,病程为1~9年,平均(5.45±2.31)年;对照组当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为54~77岁,平均(64.72±5.33)岁,病程为1~10年,平均(5.67±2.43)年。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管理,社区医院定期开展高血压专题健康讲座,向患者讲解高血压致病原因、危害性以及日常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饮食、用药、运动锻炼指导以及适当心理疏导。

签约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家庭医师签约模式:(1)签署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家庭医生与患者达成一致意见,签署服务协议,给予患者“一对一”服务。(2)制定健康档案。家庭医生与患者进行主动沟通、交流,了解其血压水平、用药、饮食、睡眠等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整合,生成健康档案,便于持续跟踪患者病情发展。(3)实施“一对一”服务。签约医生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医疗服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拟定个性化饮食食谱,嘱咐患者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尽可能避免食用腌制品、钠含量较高的调味品。让患者多食用富钾食品,如水果、蔬菜、豆类等。为患者拟定个性化运动方案,保持每周3~4次运动频率,以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为主。用药方面,要结合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向患者详细讲解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并要求患者家属给予监督,督促其合理用药。(4)定期随访。通过门诊、社区服务点、上门、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两周至三个月随访1次,掌握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对治疗康复方案进行适当调整。鼓励患者提出问题并解答,继续强调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用药行为以及生活习惯,稳定病情发展。

1.3 观察指标

通过MMAS-8用药依从性问卷对患者用药依从性作出评价,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服药依从性越好[3]。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通过SPSS 17.0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签约组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t=0.770,P=0.443);经过干预,签约组用药依从性评分要高于对照组(t=2.995,P=0.004),见下表1所示。

?

3.讨论

目前高血压尚无根治办法,需要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控制病情发展。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不能做到坚持按照医嘱合理服药,可能会导致病情反复甚至恶化。如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引导、管理是其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研究中,签约组采取了家庭医师签约模式,结果表明经过干预,签约组用药依从性评分要高于对照组(t=2.995,P=0.004),与其他报道结果一致[4],说明应用家庭医师签约模式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家庭医师签约模式遵循“自愿签约,自由服务”的原则。当患者与家庭医师签订服务协议之后,由家庭医师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管理,结合其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5]。通过制定健康档案能够持续跟踪患者病情变化,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对患者进行饮食、用药、运动等针对性护理,督促其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以及生活习惯,有利于稳定其病情;通过定期随访可充分掌握患者病情动态,并及时调整治疗康复方案,进一步提升治疗成效。

综上所述,采取家庭医师签约模式可进一步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利于其配合治疗,稳定病情发展。

猜你喜欢

医师依从性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