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鳞状细胞癌58 例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近期疗效及分析
2020-07-08王华伟王涛
王华伟,王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河南 焦作)
0 引言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表现为进行性下咽困难,最终饮水也不能下咽而死亡,其发生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先有正常上皮细胞增生,继之发展为重度增生,继而转变为癌。食管癌最常发生于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部位,尤以中段为多见[1]。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食管癌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采用多野等中心技术,在每个照射野内分为许多子野,子野的照射强度是不一样的,肿瘤病灶内剂量最高,而周围正常组织尽量少受照射[2]。本次研究即选择在本院接受IMRT 治疗的58 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分析IMRT 治疗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本院接受IMRT 治疗的58 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 例,女性24 例,年龄52-98 岁,平均年龄(71.5±8.4)岁,其他资料见表1。
表1 58 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采用热塑体模固定体位,增强薄层扫描(3-5mm),扫描范围自环状软骨下缘至肾上腺水平,获取CT 图像并勾画靶区,计划系统为PHILIPS Classics Planning Pinnacle3。淋巴结预防剂量50Gy/25 次,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根治剂量60Gy/30 次,2.0Gy/次,1 次/d,5 次/W,肿瘤靶区体积(GTV)外扩0.8cm,临床靶区体积(CTV)外扩0.2-0.5cm。危及器官限量:脊髓平均剂量9-12Gy 和0 体积计量≤45Gy/6周;正常肺组织平均剂量≤13Gy,两肺V20≤28%,两肺V30≤20%,同时放化疗者两肺V20≤27%;心脏V40≤40%-50%;术后胸胃V40≤40%-50%(无高剂量点)。
1.3 观察指标
观察全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全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为94.8%(55例),其中完全缓解率81.0%(47 例),部分缓解率13.8%(8例),无缓解率5.2%(3 例),见表2。
表2 58 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近期疗效[n(%)]
2.2 不良反应
全组1、2 级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2.1%、5.2%,1、2、3 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7.2%、6.9%、3.4%,见表3。
表3 58 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急性不良反应[n(%)]
3 讨论
放射治疗食管癌是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IMRT 在靶区剂量覆盖、均匀性和正常组织受量方面均优于常规二维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是更为精确的放疗[4]。其优势表现在:①缩小肿瘤:较晚期的食管癌进行手术治疗或切除困难,但经术前放疗后,多数患者肿瘤缩小,增加手术切除率,术后生存率提高[5];一般不增加手术的难度,不增加吻合口漏等手术并发症;②消除局部残存病灶:姑息性切除的食管癌术后放疗,既消灭残存病灶,又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患者存活率;③适用于不能手术的患者:高位食管癌手术难度大,风险高,采用根治性放疗可达到理想效果;还有些食管癌患者由于体质差或有并发症不能手术也可考虑进行根治性放疗;④消除局部转移病灶:对于那些疾病晚期的食管癌患者,往往存在癌转移引起的骨痛或上腔静脉压迫和癌性出血等症状,放疗往往能很好地减轻症状,并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6];⑤局控率及总生存率均明显优于3D-CRT 组。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食管癌患者采用IMRT 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性,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7-9]。
综上所述,IMRT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治疗中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少,副反应低,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10,11]。但疗效仍未达到让人满意的程度,如何明确肿瘤分期、提高靶区范围的精确度、优化放疗计划、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仍是研究的重点。